我兒子的數學乘法運算邏輯跟我不同,到底誰對???

ivanf878 wrote:
小犬目前國小四年級,...(恕刪)


B看起來不錯耶!由上而下乘的!排列數少且很整齊!

先用個位數的9乘391

再用十位數的6乘391

由下而上乘比較不會出錯且小數目要放下面而大數目要放上面!!
都錯!
應該是 70 x 391 - 400 + 9 才對,心算可得。

...我是來亂的
新聞與時事版 = 謊言、偏見與反指標版
ivanf878 wrote:
小犬目前國小四年級,...(恕刪)


只不過是乘數和被乖數對調而已

B式算式排版看起來比較簡潔 邏輯上也成立 只是算式中沒有先交待乘數與被乘數對調而已
A式的意義是 : 69 x ( 300 + 90 + 1 ) , 主角是69 , 所以69沒分割處理 !

B式的意義是 : ( 60 + 9 ) x 391 , 主角是391 , 所以391沒分割處理 !

單純數學運算的話是還好 , 兩式差不多 ,

但是如果是應用題 , A式的邏輯觀念較完整 , 先寫的69是主角 , 後寫的391表示倍數 .

例如 ,若一個班級有69人 , 則391班有幾個人 ,

A式就是 69人/班 x ( 300 + 90 + 1 )班

B式就是 (60+9)人/班 x 391班 ,

B式的邏輯觀念就會變成要把69人/班先拆成 60人/班 + 9人/班 去思考 !

很奇怪哩 !






在我當小學生的年代,A算式才是正確的,但是我不鳥老師那套,硬是要用B算式,屢勸不聽的結果是讓老師對我的不受教態度很感冒,而我從此對數學不感興趣

我的下場是差點因為數學一科過低而進不了大學~

jly wrote:
例如 ,若一個班級有69人 , 則391班有幾個人 ,

A式就是 69人/班 x ( 300 + 90 + 1 )班

B式就是 (60+9)人/班 x 391班 ,

B式的邏輯觀念就會變成要把69人/班先拆成 60人/班 + 9人/班 去思考 !

很奇怪哩 !


沒有甚麼奇怪的啦,對於某部分已經知道兩者結果一樣的學生而言,他根本就是太清楚所謂乘數被乘數的概念而打算跳過了,對這類學生來講,算式純粹是計算工具的公示外觀,寫兩行比寫三行節省時間又節省筆墨,如此而已,知道蹲馬步發力的道理,不代表和人打架都要力從地起從紮馬開始吧?快點打到人比較重要啊~


不過當年我的老師拒絕接受我的說法,所以我只好假裝服氣,省得囉嗦.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計算真的有很多方法的 這沒有對錯
只要求得答案就行 這只是一般數學
當你發現學到很多專業科目的課時如財務管理等
同樣的答案求得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計算

老師說 要活用變通 而不是只是一成不變

這也是培養多元及批判性想法的學習
ivanf878 wrote:
小犬目前國小四年級,...(恕刪)

小時後交的算法是A
倒楣的老師

不用a方法,被家長說老師亂教
強制a方法,長大小孩說我被老師扼殺數學興趣

千對萬對都是家長學生對
千錯萬錯都是老師錯

家長學生都專業
老師最不專業
我是現役大學生
我也是教改跟建構式數學教出來的
我只想說 既然答案都是一樣的 而且算法也沒有問題 只不過順序有些不同 那又何妨呢?
唯一的問題只有老師不該否定原po的做法A

ivanf878 wrote:
小犬目前國小四年級,...(恕刪)


有年紀的用A

少年的用B


天那~我有年紀了
迷之音:把阿嬤還給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