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在7-11停售了...

7-11停售就停售阿
最好以後都不賣商業週刊
反正又不是只有7-11有在賣

自從塑化劑之後
從每個月去30次以上
到現在2~3個月去不到一次

現在連網購,都選擇全家店到店
長的抱歉又怎樣 wrote:
其實在上架之前
大智通有張通知單比周刊還要提前到
通知單上面寫著 "不上架" ...(恕刪)

有誇張到...

===== ===== ===== ===== ===== ===== ===== ===== ===== =====

【最新】上7-11夜班的工讀生網友公佈真相了!!!!!

「旅行不是為了孩子會記得這趟旅程,而是我們旅程的回憶裡有他們。」 - 網友分享
一些個人的感想:

1. 就郭總編的公開信,個人有點意見。7-11不賣商周,恐怕無涉新聞自由。如商周與7-11間有合約,大可以訴訟解決,這是商業行為。
2. 如果您能自主思考,當初看到徐重仁離開的消息,應該就要知道背後必有文章。
3. 我佩服徐重仁非自願離開後,不出惡言的風度。
4. 7-11的不上架操作,傷到的必然是自己的形象。
5. 徐重仁的離開,在政策面對7-11不一定是壞事,但對人心的浮動造成的傷害不易抹平。
6. 我是訂戶,但不太喜歡商周目前的總編,眼光不夠廣。

以上純個人意見。

iisguagua wrote:
有誇張到... =...(恕刪)

吃相還真難看
WetBridge wrote:
6. 我是訂戶,但不太喜歡商周目前的總編,眼光不夠廣。


昨天看到總編輯的PO文,我還以為是哪個員工PO的
看到最後竟然是總編輯PO的有點詫異
處理這件事情的方式非常粗操
能幹到總編輯的人少說社會歷練應該也足夠(這件是感覺總編輯是個初入社會的白紙)
這樣的事情以自己的頭銜也夠格直接找統一的高層協調甚至找商周的老闆出面就可以有個圓滿的結果
硬要在網路上稿的沸沸揚揚
最後連商周、總編輯自己都會受傷
就商周:合約到期後商周不用在7-11通路上架了
就總編輯:行事莽撞日後沒有媒體敢找他當總編輯了

商業社會就是這樣,這件事只是冰山一角
廣告主才是媒體的衣食父母,若媒體得罪廣告主被撤廣告也是一種手段
各位要因此而抵制7-11也大可不必
就好像之前某汽車雜誌揭露TOYOTA ALTIS引擎漏油,從此TOYOTA不再購買該雜誌廣告
大家有因此而抵制TOYOYTA?還不是照開TOYOTA,讓其市佔率節節高升


yoyo_mmc wrote:
就好像之前某汽車雜誌揭露TOYOTA ALTIS引擎漏油,從此TOYOTA不再購買該雜誌廣告
大家有因此而抵制TOYOYTA?還不是照開TOYOTA,讓其市佔率節節高昇...(恕刪)


這個比喻不太好,
如果是出自職業道德良心,
提醒消費者車子的狀況(而且不是特例),
這是值得鼓勵的。
我是有訂商業週刊,這幾期沒注意到有啥跟711的報導,

有人能說明一下為何統一要這要做嗎?在哪一期裡有?
E見鍾情,獨E無二,The Best or Nothing, Only Mercedes-Benz!
看完商周報導統一的那篇文章,
假如沒人提,
我可能沒注意就翻過去了,
其實只有短短的半頁內容,
看完後還真的不痛不養,
感覺統一還真是小鼻子小眼睛,
雖然有時覺得記者常常目中無人,
自以為是皇帝,
但我還蠻支持商周的處理方式,
有時就要用「衝撞體制」的方式去處理,
私下去和解,
最後只有屈服於統一罷了,
最後閱讀大眾都看不到統一的負面新聞,
媒體全面的歌功頌德,
我相信這不是讀者要的,
媒體的好處就是有自己的發聲管道,
可以號召群眾,
否則統一在這件事哪裡可能那麼快處理解決

企業形象是經年累月,
因許多事件發生慢慢形成的,
早期統一的形象感覺還不錯,
但說真的我也忘記是哪些事情造成的,
但這幾年發生一些負面事情,
及發生後的危機處理,
統一處理的好像都不是很好,
所以這幾年我對統一的觀感,
已經從正面轉為負面的
外人來猜徐總會走人的原因:
1.功高震主.
2.做人太正直,檔住老闆家人的人事佈局,讓老闆不爽.
我是人,我反咳!
7-11的冷氣不錯強

7-11的工讀生妹妹要找她聊天

啊 我沒消費耶
為人民服務?? 為人民幣服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