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師是以前麻醉護士出來跑江湖(在外面診所作麻醉)因為不合法,又要取信於病人而衍生的詞彙。麻醉醫師也是七年醫學院畢業,四年專科醫師訓練出來的。
每一個科別的薪水本來就因為醫院大小規模不同,所處地區偏遠與否,有無學術壓力,公立私立,有無公務人員職缺(退休金)而有不同。你願意去人力缺乏的地方,兩個人去扛一個月的班,當然就有高薪。要留在台北市,人力充足又有公務人員祇缺薪水就相對少很多。
PPF,醫院的黑箱,通常先分主任再分主治,有的還要衝過一定的金額才會分得多,但要做到那個金額不如休息可能可以活久一點。
如果出來跑江湖,就看你的人脈,合作的診所有多少,命有多硬。月薪曲線可能跟雲霄飛車一樣。
臺灣的麻醉醫師薪水在世界水平來說是低的。地位也低。但保險登記是"戊"等,最高級(只有婦產和麻醉),保險費是乙等的兩三倍,薪水卻比乙等還低。
覺得麻醉醫生好賺的歡迎加入。麻醉醫師們真心歡迎您跳入火坑。
以上〜
chiels wrote:
不要再叫麻醉醫師麻醉...(恕刪)
推!本版最佳解答
年輕的台灣醫師薪資,已經和一般大眾想像的不同了
您如果願意星期假日耗在醫院照顧患者,值班時看著患者發燒,可是家裡的兩小也燒個不停但是卻回不了家
連上16小時甚或16小時站著聽患者的心跳
每每作一個決策就要想,2111萬追著跑(http://morpheus.typepad.com/iait/2004/09/2111.html)
您想想這樣的生活狀態是先熬過水深火熱的實習醫師,住院醫師(幾乎都待在醫院,回家就是睡覺而已,還要找時間唸書),然後主治醫師也是不斷生活在壓力鍋內
台灣的醫療,已經被形容成服務業了,真是可悲,可悲的醫師,可悲的尊嚴
這也難怪越來越多年輕一輩的醫師不想幹這種活了
持續地待在重症系,只是希望盡些社會責任罷了...
醫師娘不好幹,值班時兩個小孩輪流哭,一個感冒,第二個一定接力,老大送學校後老二送保母,然後去上班,上班完後一個一個接回來再煮飯,哪來的時間逛百貨,我想有一個強而有力的老爸或老媽,可能比一個麻醉醫師強100倍
E3 leica digilux3;ZD 7-14mm F4, ZD 28mm F2.8, ZD 12-60mm F2.8-4.0; LP 25mm F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