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真那麼好玩?值得我們花大把時間在那裡滑嗎?


PSIR wrote:
一家咖啡館的牌子上寫...(恕刪)


因為現在的人都不會用嘴巴聊天
都改用手指頭聊天丫

PSIR wrote:
手機真那麼好玩?值得我們花大把時間在那裡滑嗎?
(恕刪)


當然值得啊!

看到認識的人滑手機,開場白就可以說:「換新機囉?」「破到第幾關?」

免去見面生疏,可收破題之效。



再者跟現代人喜歡搞神秘有關吧,

低頭撥弄也不知道在變什麼碗糕,

等人湊近好奇時再瞬間切換 "實踐理性批判"假掰一下,

讓人有深不可測的感覺?

賭俠中阿星和龍五對話:「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

可謂在進行木遁之術的低頭一族做了極佳的註腳!



我出門除非人家 line 我,不然我幾乎也不滑手機

一天用電腦已經10幾個小時,好不容易出門當然就不碰手機了

不過自己在外吃飯時,倒是會用來看下新聞,不然還跟別人搶報紙><

除此之前出門還真少用手機

倒是我爸媽可能剛接觸手機,真的滑不停

見面跟叔父他們也都在聊手機怎樣怎樣@@
glasshavenofish wrote:
當然值得啊!

看到認識的人滑手機,開場白就可以說:「換新機囉?」「破到第幾關?」
免去見面生疏,可收破題之效。

...(恕刪)

原來現在人免去生疏破題只能聊這些???
如果人家沒換新機也沒在手機上玩game呢? 這種人可是大有人在
所以這樣的思考層面真是狹隘的可以
LoveTraveling wrote:
因為現在的人都不會用...(恕刪)


+1


公司辦聚餐
一桌全是熟人
只要是女的,有九成在滑手機
剩下那一成是不能手機上網的

大家都是這樣滑手機,等菜來,吃飽走人
跟陌生人坐一桌沒啥差別

重點是平常這些同事上班也滑吃飯也滑
手機防水的
不知道洗澡的時候是不是也邊滑邊洗
真是太扯了

extremefang wrote:
真要是情侶吵架面對面...(恕刪)


"人類社會將走入更加冷漠無情的機器世代"

這只是你"個人"認為

世界的變化依然會有所改變,在還沒有智慧型手機出現前,人們依然沒什麼改變

但當出現時,是否真的不去接受

我相信可以,但也不得不接受

世界的變化就是這樣

你要用你的角度去看,說真的那是你個人想法

那是你的主觀意識,你覺得不好,不代表真的不好

如同你現今習慣的事物,當要回過頭10年前,是否真的可以?

我相信可以,但很多事情就是無法像以前了

況且我再次的強調,那只是每個人選擇的不同

你硬要用你主觀的角度去看是你個人的觀點,但並不代表就一定會如你所說及所想...
teddy60000 wrote:
真的...我同...(恕刪)

手機遊戲也是社交的觸媒.
你同學彼此靠這交流互動.
手機已成為社交聯絡網.
花仔公 wrote:
你說的是單一表面
但最重要的是這"表面"的真實情況是如何呢?
如同家人給小孩ipad玩,試問有想過這小孩可能就是講不聽很愛吵?

首先,我有兩個小孩,一男一女,兩個都是我與妻子親手帶起來的,所以在六歲兒之前的孩童教育與學習方面,我至少有相當的經驗。

重點是,小孩會吵鬧,很大的問題是出自於父母。 然而現在大部份的新手父母無法面對自己無力/無耐性/無法教育自己的孩子,所以用3C道具還安撫小孩成為"逃避"的最好管道。

你可以想像的,這段期間內,小孩會忽然安靜下來,大人也可以喘口氣,甚至有時間繼續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是嗎?

問題是,如果小孩已經出現講不聽愛吵的跡象,而父母又只能用平板/電視去安撫,那無異是飲鳩止渴。 這種借助於外力的安撫,只是暫時的,治標不治本。

所以,如同你所說的,"表面"的安撫,是無法處理孩子吵鬧的"真實"問題根源。
當然,或許你的"真實面"與我們所看到的不同...


我們兩個小孩,自小都沒有接觸任何手機,電腦與平板,就連電視都沒得看。
家裡60吋的電視曾經因為這樣而積塵將近五年...

換來的是,四歲後讓她看巧虎,30分鐘後小朋友"自動""親自"關掉電視去玩別的東西。

因為她說"電視很無聊"...





花仔公 wrote:
情侶出去各自在滑手機,是否當時在吵架卻在用line跟對方溝通?
單看表面,真的互動真的少了,但真相卻不一定一定是那樣的

你真的相信這個論點嗎?

兩人同行,然後用line溝通... 那兩個人根本不需要一起出去,不是嗎?

況且,兩個"人"的互動,沒有聲音與身體語言,沒有情緒與表情,沒有完整的句子與語法,甚至沒有"專心",在心理學上,其實是沒有真正溝通的效力的。

這方面,建議可以閱讀一些基礎心理學,這樣對這方面會有所助益。



當然,你也可以將心比心,媽媽用line與你溝通,但是當你"心不在焉"時,或是"剛好"正與提他人用line聊天,你知道的,她不見得看得到,所以這樣的溝通有意義嗎?

這裡的"媽媽"兩字,可以代入任何其他人的稱號與名字...




花仔公 wrote:
如同版大的標題"值得花大把時間在那裡滑嗎?"
如果這是學生用來唸書做筆記,這不值得嗎?
如果這是是商人在做生意買賣,這不值得嗎?
如果這是家人與家人無法面對面溝通的一種橋樑,這不值得嗎?

相信版主所謂的"值得花大把時間在那裡滑嗎?",並不是針對這些問題。

根據在台灣的經驗,捷運與公車上使用平板與手機滑來滑去的年輕人,十個裡面有七個在玩遊戲/對話,兩個在看文章/email,一個在玩相機。

你鮮少會看到有人在通勤時用平板與手機在看書做筆記。 原因無他,台灣有多少課程已經平板化? 目前台灣只有少數,約17所左右,的明星高中將某些課程"實驗性"的平板化。 就連美國,課程平板化也才剛起步幾年,也是面臨各式各樣的挑戰,更何況教育體系混亂的台灣?

再者,你會見到很多學生用電腦與手機做筆記,但是很少數的學生會用平板來做筆記,尤其是遇到需要英打的課程。 原因很簡單,你可以親自用平板打字,或許你就會了解為什麼。

當然,如果閣下是屬於少數的能人異士,可以在平板上輕易的完成長時間的英打或拼音,那只能恭喜你。 但是也要提醒你,不是每個人都能習慣在平板上打字。


花仔公 wrote:
我個人認為凡事就是有取捨,本來就有好壞之分,只看自己的定義與選擇而已...

這不是我先前說的話嗎?
我對其他LINE 非死不可那些到還好

最大疑問在手機遊戲

除了打發時間外

銀幕小 我22吋銀幕都覺得很小(跟網咖那些28 32的比

內存不大就代表著遊戲本身就很速食 沒內涵 要不是有跟人互動 是真的遊戲本身超無聊的

顯示的問題 不管動畫 畫質 全部都無法跟桌上的相比

但是結果 人們選擇把桌上電腦丟一邊 回家就是滑
為人民服務?? 為人民幣服務!!!

Molonlabe wrote:
首先,我有兩個小孩,...(恕刪)


你會針對我的論點講了這麼多內容

但我依然還是說,那只是彼此個人的主觀論點不同罷了

你會說到你的生活事物,沒錯,那只是你的生活,也是你最真實的生活

但我就強調了,那只是每個人的選擇不同罷了


"兩人同行,然後用line溝通... 那兩個人根本不需要一起出去,不是嗎?"
你提到這一點可能對此句有些誤解
我表達的意思是說,在有些部份,不見得二人真的面對面是會說出口的
如同一個不知道如何面對對方時怎麼開口,有些透過line反而是很好的
你可以想想為何line這種東西會普及?真的只是單純的連線傳文字嗎?
況且,情侶出去時並不是每對情侶都會找地方一整天坐著玩手機好嗎?


"據在台灣的經驗,捷運與公車上使用平板與手機滑來滑去的年輕人,十個裡面有七個在玩遊戲/對話,兩個在看文章/email,一個在玩相機。

你鮮少會看到有人在通勤時用平板與手機在看書做筆記。 原因無他,台灣有多少課程已經平板化? 目前台灣只有少數,約17所左右,的明星高中將某些課程"實驗性"的平板化。 就連美國,課程平板化也才剛起步幾年,也是面臨各式各樣的挑戰,更何況教育體系混亂的台灣?

再者,你會見到很多學生用電腦與手機做筆記,但是很少數的學生會用平板來做筆記,尤其是遇到需要英打的課程。 原因很簡單,你可以親自用平板打字,或許你就會了解為什麼。

當然,如果閣下是屬於少數的能人異士,可以在平板上輕易的完成長時間的英打或拼音,那只能恭喜你。 但是也要提醒你,不是每個人都能習慣在平板上打字。"


台灣的經驗的確是如此,但請不要用台灣的角度去看待3c產品
國外的體驗比台灣好太多了,如同智慧型手機的功能,台灣很多地方是自身沒有那樣的環境

況且調查歸調查,個人如何選擇是自己的選擇,本來就沒有一定的答案

另一點,用於手機與平版,在可以的情況下,我幾乎都不用手寫了,請多用"說"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