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每個月還要母親貼錢幫忙付貨款;
- 嘉義有位表弟退伍后,原本可以先參加基層警員特考(我舅舅是警察,可以加分的樣子),但是他說看不起警
察,堅持一定要補習考調查局,所以搬到台北租房子,在北部的補習費用、三餐費用、住宿費用,這些都是
家裡在支付,他的女友也在北部,所以還有約會費用,他的弟第有樣學樣,最近大學剛畢業,也因為女友在
北部,所以也堅持上北部"打拼",舅舅最近申請退休(可以領月退俸),然后再去水泥廠上班,這樣可以有
二份薪水,舅媽在百貨公司上班12小時,一個月二天假,薪水三萬五;
- 親戚朋友同年紀上下的都還是住家裡,結婚生子一樣都是家裡幫忙,有創業的也都是家裡幫忙(幾個創業的
到現在十多年沒有一個成功),有買房子的也是家裡出錢幫忙,我看到的狀況基本全部都是父母從子女成年
結婚生子、成家立業,無所不幫,但是也沒有聽到過有人被指責不孝、啃老,反倒對我的嫌言嫌語特別多,我自從退伍后到現在,不管是娶妻、生子、作月子、照顧小孩、買房,沒有花過父母一毛錢,父母住的房子被拍賣,也是我買回來,父親過世后,我有試著讓母親搬來與妻子同住,但是生活習慣及觀念相差太大,所以我就讓母親回去嘉義與外公同住(外公有二個女兒、二個兒子,除了我母親也沒有人願意照顧,所以也因為這個問題順勢讓母親搬回嘉義),我母親自己有存款,要花用也有,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我也有面對妻子的壓力(有結婚過的就知道),簡單說,我沒有讓父母負擔、擔心這樣還不夠嗎? 上述的親戚朋友沒有去想想他們自己的處境卻反過來私下對我嫌言嫌語,作人真難;
懂得自我檢討反省的人
時時刻刻都在懺悔
會永遠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多不夠好
時時刻刻都在想還能為家庭付出什麼
但不懂思考反省者
認為自己有給一點家用
足足就夠了
板主會問這個問題就是在思考
我相信在家庭部分
你付出的絕對比你口中說得還要多
像我就非常敬佩明金城導演
他說自己是個不孝的人
只照顧行動不便的父親2~3年
他說自己幫長輩把屎把尿幾年
最後自己承受不住才請印傭幫忙做看護
他一直責怪自己為什麼不能一直做下去
他認為他從孩提時爸爸也幫他把屎把尿
卻從不埋怨
為何自己做幾年就承受不住
我認為他已經很了不起了
起碼願意親身去做
看著他在電視上一直哭
我是真的認為他的孝順是發自內心的
永遠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多的人
會因愧疚感反而付出得更多
覺得自己做得夠足的人
做得少還會誇自己做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