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字那麼好,不過不知道有沒有計畫也做些簡化,
以常學的英語來說,
experience果然很有經驗,
easy很容易,difficult果然很困難,
convenient真的不太方便,
................

中文再怎麼簡化,讀寫一個字就是一個字.
英語簡化可以縮短文章長度與書的厚度,
也有節能減碳的效果,
並可減少學習時間,節省通訊時間之類的好處,
個人認為現在的英語還不夠精準簡約,

另外那些老外,難道不知道,外國人(本人)背英文單字背的很累嗎 ??

cchangg wrote:
春秋和三國那些時代是根本不會理你懂不懂文字的。...(恕刪)


孔子有教無類,門徒3千人。
再加上春秋戰國,百家爭鳴,
寒門弟子讀書變成貴族比比皆是。

除了秦始皇焚書坑儒外,
中國各朝代都是推廣儒家的,
在地方設立學校,是政績的指標之一。

人類的發展是先有語言....過了很久很久..才有文字.
所以文字的演化是依附在語言的特性上.

東亞語系的特性是同聲字(同音同調), 類聲字(同音不同調)非常多.
國語(普通話)只剩四種聲調已經算少的, 各地的方言, 有七八種聲調以上的比比皆是(如閔南語).

在這種條件下演化的文字, 就不可能是拼音體系, 因為"傳實性"會很差.

中文是非常高階的語言文字, 可以用極少的內容產生極大的意象..
如: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這同時傳達了畫面及感觸..腦袋處理這幾個字就帶來重大的活動..只有中文做得到, 這是聰明的民族使用的文字. 是真正先進的字, 因為在小面積內蘊含較多的資訊.

拼音體系文字, 就非常lousy..所以通常會產生一大堆縮寫字, 有單字的(abbreviation), 也有多字字頭的(acronym), 但重覆性很高, 是一種相對落後的文字.


pingyingtu wrote:
孔子有教無類,門徒3千人。
再加上春秋戰國,百家爭鳴,
寒門弟子讀書變成貴族比比皆是。

除了秦始皇焚書坑儒外,
中國各朝代都是推廣儒家的,
在地方設立學校,是政績的指標之一。


先生,你童話看太多了。

各朝都是儒皮法骨的在玩。
孔子是思想家。治國理念上他基本上是畫大餅。
連跟子貢辯玉都能講出一篇散文,
卻整個忽視經濟學的真理。

他就只是一個道德派的思想家。
-= 散仙 =-

lonewolf10000 wrote:
今天看了let it..

真是佩服中華民族的祖先,同樣是人類,為什麼我們能發展出這麼與眾不同的文化,以歷史的角度可以怎麼解釋呢?
.(恕刪)
因為我們是全世界第二聰明的民族,德國第一,
不是我說的,是書說的,以前就有這報告.
我覺得中文是長度壓縮過的文字,以文言文來說,簡單幾個字,用英文卻要寫一長串,如"言簡意賅"、"有教無類"若翻成英文絕對落落長,打字打半天。中文簡單幾個字就能表達出很複雜的意思。

要說減碳省紙,大家應該都用文言文,而且輸入注音符號轉換成字,壓縮率最糟是1:1,最佳是3:1,算是很優的了吧!比起拼音文字,更節能省碳。中文字也沒有英文斷行斷字的問題,要斷行隨時都行,不用補上'-',也不用在意是否要把短字如"is"切開成"i-s"。

中文應該是比拼音文字更進步的文字,不懂為何很多人說它不如拼音文字。說真的,打起字來,以按鍵數來說,真的會比較慢嗎?英文會比較好記好學嗎?考過GRE的人就知道很多英文字也是很難背的。

RICE 1502 wrote:
因為我們是全世界第二聰明的民族,德國第一,


那以色列人呢~

以色列人排第幾???
Irene1058 wrote:
那以色列人呢~......(恕刪)


智慧力無法測量

就跟四小龍裡沒日本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流浪2千年 因為地球人怕猶太人會出現超級猶太人
尤其是弗力特勒更是對猶太人趕盡殺絕

但是 當然 該出現的還是出現了
逃出弗力特勒滅族計畫的

出手就送給弗力特勒的盟友日本兩顆原子彈

lonewolf10000 wrote:
今天看了let it...(恕刪)


之前有看過文章 中華文字是以型慢慢發展過來的 看古文可以發現某個字像某樣東西的型

跟歐洲以拼音發展不同
說下科舉制度.
隋朝開始的科舉制度,不管後來中間有多少不公和黑暗.但總之為出生平凡的百姓提供了一個跨越階級的機會.而同時期的世界其他國家出生一般就決定了一切.
這可能是中國封建社會能維持一千多年的根本原因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