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c122480 wrote:
現在你們是好朋友, 是兄弟,,,

不要到最後連朋友都沒得當,, 有太多太多這樣子的例子了..


要看股票夠不夠多
不夠多那就只是幫人家家族打工
要多到別人踢不走
那就可以試試看
強者我朋友
36歲單獨出國,留妻小在台灣
10年後,在台買間豪宅,養老金也備好
現在準退休狀態 

如果能這樣的話拼下去就值得

kcc122480 wrote:
還有一點你要考慮的....(恕刪)

說的很讚,本人在十多年前就是經歷過這樣子例子,當初稱兄道弟,然後都說得很好聽,坐起來以後開連鎖,還分一個店給你勒,還要把賺的錢讓我買房子,話誰都會講,做得到做不到另當別論,我是真的建議,即使是自己的好朋友拜把兄弟找你去一起去闖,我建議還是不要
建議樓主真的要聽其他網友說的話,

該有的權利義務都要說的清清楚楚,最好是白紙黑字寫下來,

不要認為你們現在很『馬吉』,不用計較...

等到真的變成上下屬的關係時,

該說的沒說,該要的沒要,到時候你要怎麼辦?

翻臉? 求情? 打回家哭訴?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josh0209 wrote:
先說目前的生活情況我...(恕刪)


我現在就是在國外幫親戚管理公司,
我很直白的跟你說,有關係,很多事情會很方便沒錯,

但是相對的你有沒有得到充分的授權?
還是只是當個"影武者"?

因為你提供的訊息不夠充分,目前只能想到這兩點來問你.

josh0209 wrote:
我的個性不是那種甚麼都要與人爭利, 出風頭的那種


上海不錯,但是你這樣的個性可能不適合在大陸當總經理,比較適合當幕僚。
不建議夫妻在同一間公司工作,不只分散風險的問題,其他人會質疑公平性。
如果你的好朋友沒有在公司裡有職位,純出資,情況也許好一點,
如果你的好朋友是你的上司,就不建議。
可以先問明是過渡時期的工作還是長期性的工作。
接受挑戰吧

好幾個朋友都去上海了

不少人都待了五年以上

雖然可能還不能習慣

但他們都說回不來了

有更好的機會為什麼不去呢?

不可說 wrote:
我現在就是在國外幫親...(恕刪)



目前就他就是口頭問我而已, 我還沒跟他討論細節, 我應該會找個機會跟他詳談
白紙黑字我是一定會要有的, 畢竟這是關係到我的職業生涯及全家人的生活
樓主如果您留在在台灣可能是安穩且平淡的生活

去上海想必不是驚滔駭浪也會波折不斷

人生沒有二全

只有相較好

如果你想以家庭為主就留台灣

想以事業為主就去上海

當初也有去大陸的機會

為了家我留了下來

每天看到小孩的笑很滿足了

錢~~夠用就好

不過要多少才夠

就是你自己要取決的

josh0209 wrote:
先說目前的生活情況我...(恕刪)

我就說話比較直接,樓主勿怪

樓主應該知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乍一看樓主沒有小孩,房子也買了,收入可以收支平衡,但是,以後年齡大了,職業壓力大怎麼辦?孩子有了怎麼辦?

而且夫妻年薪加起來150萬台幣,說真的,自己用還可以,付房貸+養小孩鎮的緊巴巴,萬一小孩讀個書什麼的,就不夠用了

況且樓主現在不去的話,35歲之後,年齡大了,再想去都沒機會了

如果樓主有雄厚經濟基礎倒是無所謂去闖盪,人還是多享受一點比較現實,但是如果沒有,那就要考慮遠一些了

到上海機會很多,熟悉了上海之後,創業機會也多,還可以到各個省份去旅遊,而且不管是大陸還是上海,都還在發展中期,以後還會有很大進步空間,跟隨一個地區一起進步,可以享受發展紅利

台灣的發展紅利已經被你們的6年級生7年級生享受過了,到了你們這一代紅利應該說沒有了,大陸的發展紅利按照各地發展階段不同,年限也不一樣,但是10年以上紅利期還是有的

尤其上海和大陸其他城市不一樣,有發達的製造業,如造船業,港機,汽車,通信,大飛機等都是國際先進水準

金融業務也是世界級別的金融城市

現在又有自貿區

上海去年人均GDP好像是1.5萬美元左右,比台灣都低,但是以後憑借上海的政策優勢,和產業基礎,地理位置等優勢,發展到3萬美元以上根本沒有問題,有翻倍的紅利發展機會,能去為什麼不去?

而且上海有100萬台灣人,台灣品牌,台灣餐飲遍地都是,根本不會感到陌生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