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jaytin wrote:
我在澳洲.為什麼國外..為什麼國外的系統可以時速100通過(甚至120加送一張罰單)
台灣卻限速60.還會有扣款不成功的...(恕刪)
----------------------------------------------------------------------------------------------
小弟是個職業駕駛~~~
關於通過收費站的限速
我想是因為安全因素才設為60的吧!!!(大車收費道限好像為40)
我常常以時速80以上通過ETC專用車道..
到如今也沒收過一張紅單(有存在危險..請勿輕易模仿)
只記得在初期時曾在南二高見過一.二次
在ETC道擺上測速照相機
到如今還沒見過第三次
倒是好幾次80以上通過專用車道...
感覺....
(1)很擔心撞到收費站旁邊的水泥柱或ETC鐵架
(2)有過差點撞上旁邊切換車道的來車
國外的收費站的寬度...是否都比台灣的還寬很多呢???
emerson1226 wrote:
國外的收費站的寬度...是否都比台灣的還寬很多呢???
我大概一個星期跑一趟高速公路。所以還算划算。
國外收費站設計跟台灣有些是一樣,主要還是看當初的規劃系統。
使用澳洲的E-Tag 是無線電波RF-ID 。只要設計一個可以包圍的框架類似道路指示牌可跨越數個車道。直接可以使用。
缺點這個一定要跟信用卡或搭郵寄帳單或預開帳號等。
無法即時瞭解自己累積的金額需要負擔的款項。有扣款無扣款無法立刻得知。
國外好像有帳單費用的問題。有些人沒有信用卡也是麻煩。
每一種系統各有好處。
日本、義大利的收費站跟台灣很接近。不過大都是在接近出口才收費。
美國是沒有收費站,不過只有兩條路有收費。
橋樑收費站我只有去故金門大橋那邊有一個。
人人有綠卡、戶戶十八趴、家家住帝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