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開車的你們 有裝遠通的ETC嗎 閑聊遠通ETC對我的生活模式的影響

除非是天天上高速公路的重度使用者,才真的有方便跟不方便的感覺。
像我這種一個月最多上高速公路一兩次的人來說,對裝 ETC 一點興趣都沒有。
反正也買得到一張 38 元的回數票。

對一般人來說,應該不會去精細到計算一個月賺了幾十塊還是虧了幾十塊。
而是看感覺來決定要不要辦。

當初 ETC 鬧的一堆新聞,就讓我對 ETC 感覺打了很大的折扣嚕。
加上自己又不是重度使用者,所以完全不考慮辦。

jayjaytin wrote:
我在澳洲.為什麼國外..為什麼國外的系統可以時速100通過(甚至120加送一張罰單)

台灣卻限速60.還會有扣款不成功的...(恕刪)

----------------------------------------------------------------------------------------------

小弟是個職業駕駛~~~

關於通過收費站的限速

我想是因為安全因素才設為60的吧!!!(大車收費道限好像為40)
我常常以時速80以上通過ETC專用車道..
到如今也沒收過一張紅單(有存在危險..請勿輕易模仿)

只記得在初期時曾在南二高見過一.二次
在ETC道擺上測速照相機
到如今還沒見過第三次

倒是好幾次80以上通過專用車道...
感覺....
(1)很擔心撞到收費站旁邊的水泥柱或ETC鐵架
(2)有過差點撞上旁邊切換車道的來車

國外的收費站的寬度...是否都比台灣的還寬很多呢???

emerson1226 wrote:
國外的收費站的寬度...是否都比台灣的還寬很多呢???


我大概一個星期跑一趟高速公路。所以還算划算。

國外收費站設計跟台灣有些是一樣,主要還是看當初的規劃系統。
使用澳洲的E-Tag 是無線電波RF-ID 。只要設計一個可以包圍的框架類似道路指示牌可跨越數個車道。直接可以使用。
缺點這個一定要跟信用卡或搭郵寄帳單或預開帳號等。
無法即時瞭解自己累積的金額需要負擔的款項。有扣款無扣款無法立刻得知。
國外好像有帳單費用的問題。有些人沒有信用卡也是麻煩。
每一種系統各有好處。

日本、義大利的收費站跟台灣很接近。不過大都是在接近出口才收費。
美國是沒有收費站,不過只有兩條路有收費。
橋樑收費站我只有去故金門大橋那邊有一個。
人人有綠卡、戶戶十八趴、家家住帝寶
樓主好一個冷飯熱炒的話題..................

EASON170 wrote:於是我退了手邊用的遠傳門號
停了在用的遠東商銀信用卡
再也不去大遠百或是愛買採購
買內衣褲時也要確認不是遠東紡織出品
呵呵!!
acer wrote:一般是什麼原因會發生扣款失敗?這種問題常發生嗎?
喜歡貼前檔隔熱紙,機器喜歡放在駕駛中控臺上,感應不好~難免

如果未貼隔熱紙,黏在後視鏡上方,斜45度........實測~高速通過,每一站都會扣款成功
robert258 wrote:
我大概一個星期跑一趟...(恕刪)

呃,美國有收費站
只是你沒去過
我家附近就有一個..
當然,一般人每天在走的,都免費
不過美國當然是免費,因爲他們的城市規劃跟我們不一樣..
每天大家都要利用高速公路上班...如果收費還得了

jayjaytin wrote:
我在澳洲.為什麼國外...(恕刪)


我記得澳洲是用 micro wave 系統,非紅外線

所以並不會有限制車道與車速的 "stupid" 規定,然後也只要一個跟 BB call 般大小的東西就可以

只是覺得台灣的用路人真的還滿可憐的。
真的對遠通的ETC很反感,儘管這電子收費是便民的措施.

因為"聽說"遠通使用的技術(紅外線)是比較舊的技術,所以才會有速度的限制跟高錯誤辨別率的發生.

當然,這一切都是"聽說"的,但是卻讓我有很大的排斥心理,花錢安裝舊的技術產品? 我可感覺不划算呢.
小弟裝支架放ETC 時速150 還是一樣扣款扣的到阿
不要被政府嚇傻了......她是希望你開慢點.......
ETC最終目的應該要改成上下匝道收費

這樣才符合公平正義原則
樓主說的對, 不高興就不用, 這就是自由的社會

但我還是裝了ETC, 因為過收費站時不用停車繳費實在好處多多(至少不用浪費紙張)

且常常遇到在路上拼命超車的車子, 遇到收費站後還是乖乖的排隊繳錢

出了收費站後還得重頭再超我車子一次, 那種時間差距的感覺就出來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