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燄赤子 wrote:
就是不要去信----計較和比較


偏偏這又是女人的劣根性
三姑六婆聚在一起就開始比較
從衣服鞋子比到兒子不孝 老公無能
hch3duserv2 wrote:
偏偏這又是女人的劣根...(恕刪)


你引用的是烈子的母親講的一句話, 是一位女性講的
你得到的感想卻是女人的劣根性
為什麼呢
也許沒見過男人在比晉升, 車子, 房子, 老婆吧
以上消費都比衣服高出許多
夢想家, 夢想家, 我想要當夢想家
我是傳說中的"一腳族" wrote:
已經有了吧!!
我記得上次有個官夫人好像是針對物價的飛漲叫我們改吃地瓜...(恕刪)


印象中那時是風災過後葉菜類飛漲
記者問行政院長夫人有沒有感受到菜變貴了
她的回答是這段期間她會改買地瓜

也許有些小朋友不曉得
地瓜,羅蔔, 菜頭 屬於根莖類植物, 保存期間久
價格穩定, 營養價值高
而且大眾若不隨著菜商的哄抬去追逐高菜價
其價格也較容易平穩下來
等十五二十天復耕期的蔬菜出來了
在採購葉菜類

這種做法我覺得是正解
也符合烈子發文的目的, 隨著時勢來調整自己的行為,合時合宜
不要盲目的追求一個被哄抬炒作出來的虛偽價值
夢想家, 夢想家, 我想要當夢想家
avelox wrote:
印象中那時是風災過後葉菜類飛漲
記者問行政院長夫人有沒有感受到菜變貴了
她的回答是這段期間她會改買地瓜
...(恕刪)


原文是這樣的嗎???

我節錄一段新聞內容給您看:
行政院長張俊雄夫人朱阿英,出席行政院親子日的活動,抱起小「貝比」,逗逗小朋友開心,透露想當阿嬤的心情,對於現在麵粉價格,硬是上漲一倍,朱阿英幫另一半想對策。行政院長張俊雄夫人朱阿英:「我是想說,麵粉在貴的時候,我就改吃地瓜。」

我自己在想
如果麵包跟麵條有辦法用蕃薯粉做出來的話,那這意見還蠻有用的


順便回應一下樓主的文章

今天自由時報的頭條 不知樓主看到否??

沒錢買鋼琴 自助人助 苦學奪3冠

當這種頭條上報紙的次數越來越多的時候
我們身為這個社會的一份子,是該高興還是該憂慮??
亦或我們該指著這個高中生的鼻子對他說:你怎麼不知足一點??沒錢想學啥鋼琴??
同時,在開源難度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生活成本的提高,並不會僅僅只是物慾問題而已

抱歉,看了一下標題,忍不住要回一下!
首先,請不要舉「晉惠帝」當例子,他只是個可憐的皇帝
他並沒有這麼昏庸,他是個孩子,「何不食肉糜」只是
他經驗下的當下反應,就像我的孩子無法想像我的小時候
吃過醬油拌飯一樣

人無法逃脫經驗,就像赤子一樣,有人覺得消防隊員不就是拿個水柱將火熄滅嗎?
這工作又不危險,但事實上,他不能想像,一間被火舌包圍的建築物,當消防
人員進入時,他幾乎是看不到前方三十公分外的視線,你不知道下一刻會有什麼狀
況發生,雖然這樣的經驗不是常發生,但一次的失手就讓你抱撼終生
你自己知道情況的危險,但別人不知道;同樣晉惠帝也面臨這樣的問題,他沒有
足夠的經驗體驗別人的困難,因為他只是個孩子,而且深處宮中,他並不愚眛
只是缺乏經驗

再者舉「人生不要計較與比較」,說實話,自己非常厭惡聽到這句話
因為我以前在警專受訓時,那時的隊長就是不斷在強調這點(在警專小小
的分數很重要),不過最愛計較與比較的就是隊長本人,常有比賽輸了,隊
長的臉比我們還臭,還集合大家訓話

人生常是計較與比較
舉例來說,你上網購物搜尋時,東西一樣時,你會去找一間賣貴來買,還是便宜的
薪資高與低,也是比較而來的,七萬元的薪資高嗎?你問台灣人,大多數都會同意
但問紐約人,他的答案是否定的,在紐約,薪資沒有十二萬台幣是無法過正常的生

若你沒有比較,怎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我想只有「丁丁」才不會計較與比較

我常看到一些蛋頭調查,覺得很有趣
如您所舉的「菲律賓人亞洲最快樂」,你若有機會去菲律賓旅行時就知道了
我一個警察朋友去那裡旅行,被人用槍指著行搶,那種感覺畢生難忘
他華僑朋友叫他不用報案了,這種事情在那常發生,有時候警察也會
兼差做這種事,因為低所得與失業率高,加上菲律賓人天生懶散(所以特別
容易快樂?),你希望台灣和菲律賓相同嗎?

一萬九的薪資真的低了些,現在要在北台灣買房子
隨便找間像樣點的,都要八百萬起跳
我和女王薪資加起來約十一萬(稅前),購屋壓力仍是很大
我就在想,到底這些房子是要賣給誰?

「知足常樂」這句話常聽人掛在嘴邊,但實踐上卻很難
因為我們身處的,是現代社會,而非農牧社會
沒有需求就創造需求,不然,這經濟如何支撐


我想「不滿足」和「知足」兩者間,不能傾向於任一極端,而是兩者取一平衡。
有些事可以「滿足」,而有些事必須「不滿足」。
什麼事可以「知足常樂」呢?
例如我們的物質生活,簡單的過也能很快樂。
那什麼事必須「不滿足」呢?
例如一個學生,你會希望他在求學時,有「我只要能混畢業就滿足了,其他的書我不想看」這樣的想法嗎?
又例如有關人命的醫療,你會希望「我們的醫學技術到此就可以了,那些醫不好的絕症病患就請認命!」嗎?
還有很多的事不能滿足,這裡小小舉出二例。
什麼事可以「不計較」呢?
例如家裡有老邁的父母需扶養,這時就是眾子女的責任,誰付出多一點,誰付出少一點,又有什麼好計較的?
又什麼事必須「計較到底」呢?
例如自已的家人受他人欺負傷害,難道你會跟對方說「我不計較,你走吧!」嗎?
綜合以上所說,回到開題的第一句,任何事不能傾向於任一極端。
沒有野心
就沒有動力

家人也是永遠不滿足小孩的成績XD
如果覺得錢夠了就很快樂......這樣身價永遠是到這邊
社會很現實,大多都是靠金錢來衡量=3=
反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期許和夢想

永遠不知足
但是也要很快樂~~
HaHaSue wrote:
原文是這樣的嗎???...(恕刪)

To HaHaSue
對於
沒錢買鋼琴 自助人助 苦學奪3冠

我覺得沒有啥了不起的,這種頭條不看也罷
小弟以前在媒體說的台灣最富足的時候家裡很窮
老姐國中就去打工
高中念不起私立去念夜校白天打工...
當時水電費是有專人挨家挨戶的收
我們是聽到要收錢要把燈關起來假裝沒人在等有錢了再繳
不過我想當時也沒有任何頭條會寫類似這樣的事吧
現在在國外發現有在國外最top的學校有人因為沒有獎學金可能要打包回府

這些新聞都沒有報導,我想在以前或是現在天天都有再發生
學"鋼琴"??
我不認為在世界上每個地方都是人人可以"學鋼琴的"
如果把鋼琴的價格去比照國民所得(不管是現在或是以前或是其他國家)
那到是很有趣的

人生很現實,有怎樣的錢做怎樣的事...





lpp wrote:
現在要在北台灣買房子
隨便找間像樣點的,都要八百萬起跳
我和女王薪資加起來約十一萬(稅前),購屋壓力仍是很大
我就在想,到底這些房子是要賣給誰?

其實在這,就看出了個人價值觀的不同,像樣點的要八百萬起跳?對不起,您的門檻真高。有很多在仲介公司的個案從200萬起跳,到幾千萬都有。也不見得都不像樣啊?
我住在台北的房子也只是您所謂"像樣一點的"的半價而已。莫非我的房子不像樣?其實不是,只是您的眼光高的多,當然,您的收入也高的多。反正我住在這裡快樂舒適就好了。哪天我多了錢,我也不想再投資在自己住的房子,因為我覺得這樣就好了。
所以,我覺得可以比較。因為有比較才知道我們和其他的人、事、物之間的差異,這樣才有知識、技能等等的進步和眼界的寬闊。
但是不要計較,因為即使兩人內在能力條件相同,外在的時運、人際關係等等無形的東西也不盡然相同;更何況世界上沒有兩個相同的人呢?所以計較是徒增困擾而已。
好吃,所以好胖!
怎麼覺得版主開板才是有何不食肉糜的味道
什麼漲價? 什麼跌價?
一堆民生必需品一直漲,
一堆 3C 產品一直跌,
這個喜報的出來嗎?
對於月薪有 19000的授薪階級來說,
你對他說 液晶電視降到 3萬 是怎麼的感覺.
這是閃光文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