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lo1011 wrote:品質如何?當時只要拿到大學文憑都算是精英。
重視教育? 最好是啦
過去台灣人口大幅增加時期
公立高中職與大專院校卻沒有跟著廣設
每年聯考總是擠破頭
國中小更不用說,一班5-60人很正常
超過5000人的學校一堆,萬人的都有
這種品質你覺得如何?
沒上大學的人,也把時間花在工作創業上,這樣有甚麼不好?
哪像現在,很大比例的大學與碩士生實力都不堪檢驗。
渾渾噩噩的多讀了好幾年書,出社會後高不成、低不就,
真是浪費了年輕人的青春歲月。
Loompster wrote:你要不要去做個統計,你講的情形,如穿越馬路、違規駕駛,
現在會看到很多老的,他們會自以為自己還活在以前農村時代,像穿越馬路,他老大隨便走,馬路當他家。騎機車騎超慢,還卡路中間,是要別人用飛過去的就對了,還要停就停,要迴轉就迴轉,似乎不把後面的車當一回事。
以前的老一輩是活在任性...
是老年人多還是年輕人多?我個人是看不出有年齡的差異。
老年人騎車或許比較慢一點,但是很多年輕人真的騎得太快了,你覺得這樣有比較好嗎?
arlo1011 wrote:
我年紀很小? 我是1978...(恕刪)
1978年生?
那你念書一定唸過十大建設
在那個困頓的年代,當然是以國家整體發展為優先
誰還管得上地方建設啊?
不也是因為國家建設完成,才能帶動經濟起步,也才能帶動地方建設
一開始就要求地方建設,本來就是不可能的事
生吃都不夠了,還有可以曬乾?
人民素養也一天兩天的事
1978年生?那推行禮貌運動也不過是你小時候才開始的事
那年頭也沒有人在排隊
能要求大家馬上就很有文化素養嗎?
以目前的生活素質批判過去,很沒意義
戒嚴時期的禮貌運動、保密宣導、衛教宣導…每個電視台都會有廣告
雖然非常洗腦,但至少對人民素質、環境整潔注意…都是有所提升的
現在除了反毒,大概沒有任何其他的教育宣導廣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