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在台北生活,有覺得台北會禮讓行人嗎?


Youshouldreborn wrote:
呵呵呵!現代人也真...(恕刪)


電梯好像一般是會等,
但是上下班的時候常有人進去之後如果對方還沒有走到但快了的時候就會在裡面拼命按關門
而且如果是排在後面有老弱婦孺的時候,不太會有人先給他們上電梯除非對方是輪椅

我覺得喜歡比較的風氣開端是台灣人先引起的,他們剛改革開放的時候的確比較落後,
我們的確會有人去嘲笑他們,誰真的是聖人能有這麼高水準的雅量去包容阿,
所以就互相開始吐口水,慢說兩岸了有些人連北高都要比了...

也許宋朝文人相輕的毛病
完完全全融合在兩岸人的骨子裡了...
大陆大部分城市都是不怎么礼让行人,除了杭州,因为杭州不让人会被罚款扣分
這種東西是比較級的。
印象中,禮讓行人日本這塊是大勝,
港、澳在我印象裡跟台北差不多,
澳洲柏斯,或者我是黃種人的關係,除了公車以外,駕駛總是沒甚麼耐心,我歸類是跟新北、桃園差不多,行人要多看路。
吉隆坡市區,交通就更亂了,要隨時集中精神才能應付。
最厲害是雅加達了,到了雅加達才感嘆,我活了幾十年,連個馬路都不會過。
天天在台北行走的我
禮讓行人?
想太多!
斑馬線照著燈號走照樣有車硬是要轉
走在人行道上還會被機車吧腳踏車叮咧
我在上海住了七年,來之前在台北市住了八年。剛來上海的時候最不習慣的就是路上的喇叭聲以及完全不讓人的車子。當時記得很清楚,在上海(市中心,不是外圍區域)馬路邊站10分鐘聽到的喇叭聲輕鬆超過在台北待一整天能聽到的次數。後來第一次放假回台灣的時候我還特別注意去計算每天在路上聽到的喇叭聲,那時回台待了十天,總共收集到的喇叭聲音不超過20次(當然不是整天站在馬路邊,就是正常生活十天能聽到的次數)。

說到車讓人,我已經不記得有幾次在上海過馬路的時候被那些硬要轉彎的車輛嚇到。剛來的時候我真覺得這輩子老天給我罵髒話的額度恐怕都在上海十字路口用光了。台北敦化忠孝路口那種行人過馬路然後轉彎車輛等著行人過去等到下一個紅燈都要亮了,這種情景我可以明白告訴你在上海我從來不曾看到過,而且我相信在我沒看到的地方估計也沒發生過。上海的車子在紅綠燈路口真的不讓人的,駕駛人從心態上就壓根沒覺得他們應該要讓行人,而行人也習慣了先讓車子過去。當然你可以說在台北也有轉彎時不讓行人的車,但是我的經驗是90%都會讓,司機們覺得讓是應該的,沒讓是因為人群有了比較明顯的間距可以過去,後面的人群這時就會放慢讓車子先過去。然而在上海,雖然這七年來狀況感覺有點改善,但是我敢說2017年的現在你仍然最多有10%的機會你會「感覺到」轉彎的司機有要讓你先過去。雪上加霜的是在上海,紅燈是可以右轉的,過馬路的行人得面對兩個方向的轉彎車輛。

「做為一位文明行人,我以過馬路時能禮讓車輛為榮」。我後來不得不這樣催眠自己,否則這日子沒法過了。現在我已經能跟路口的車輛和平共存了。

台北市比較會禮讓行人~

我有個同事是道地台北市人,
台北她過巷子類、雙向大小的馬路(台北市市區巷子車也很多),
從來不看有無車子都是直接過!!!

好幾次跟她走,快被她嚇死.....
她從沒被撞過…不知是幸運還是台北市車子都很乖

路上交通上,我覺得是台北交通比較嚴,形成大家被罰怕了
有乖很多

而中南部…真的交通比較不嚴,大家都隨性管了

大陸哦~
主要是人口太多了,什麼樣的品質都有吧~
還有他們也真的進步太快,公民教育早期來不及跟上吧~
想想我們台灣30~10年前,從小進行公民有禮貌教育已30年了,
經歷二代以上人口,而大陸才教育一代人口
但…這幾年台灣公民道德教育好像已廢了
所以現在酸民屁孩一堆啊!!!

不過台灣也有少數機車沒禮的人囉~
我也曾在中部休息站排隊廁所,也被自已台灣一群大媽插隊…
想想之前報導火車上『不要碰我肩膀、有穿守貞衣那位大姐』

大陸多我們數十幾倍人,這樣的極品應該也乘十倍吧!!!

marinne wrote:
我在上海住了七年,...(恕刪)


好吧,可能我太高標準了
我想是我才從日本回來不以還沒習慣,從剛開始到日本下意識地等車過去直到發現根本不需要,走就對了
好不容易習慣了以後回來,我的老天爺,綠燈就過去是找死阿!!喇叭吃沒完,差點跟駕駛吵起來,被罵說是不會看車阿...
才想到對喔...是台灣
跟日本自然是不能比。在日本過馬路要是停下來讓一下車子,馬上就被看穿是觀光客 但是這方面至少在台北市真的也不錯了。
我開車在台北新北兩邊跑,
我一定讓,
我看到大部份的人會讓.

但常常看到有的行人走超慢還邊滑手機 ,
就讓得有點不爽.
cccdt419 wrote:
我開車在台北新北兩邊...(恕刪)

對!滑手機這種真的很討厭,不過我自己以前是走路很慢不自知⋯⋯直到出國以後發現自己真的走超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