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0819 wrote:這就是文言文的由來,用毛筆寫白話文太費事了,怎麼考舉 我的感覺是有其他因素1. 紙不便宜 - 即使現代,能買一堆白紙給學子寫字(練習),計算(數學),書寫(念書)也不是每位家長能大量使用以前我老爸是買那種一元好幾張的有點透明的紙2. 墨不便宜 - 墨.......就不多說了,3. 保存不容易 - 想像一句話就能解決的,寫了四五張紙,丟失一張就很難猜意思,現在的文物可能丟失一堆4. 炫耀 - 就像寫程式,別人要寫幾百行,有人就可以弄成一行
Elizabeth chloe wrote:怎不說用英文寫字很崩潰用拉丁文?...葡萄牙文???我們的文字,它很美,為什麼要崩潰???...(恕刪) +1繁體字,真的很美很有內涵。可是,現代人,選擇走向「淺薄化」,唉,「繁體字」就像是「龍困淺灘」。
1. 不少筆劃較多如博疆健康之類並沒有簡,有些筆劃不多卻還硬要簡,如果可以訂例如10劃以上才簡,或許較能在簡化與維持傳統間取得平衡點,2. 真要節能減碳,該簡化的其實是英文之類拼音字,中文繁簡都是一格,長度不會改變,英文很多單字落落長,如果能簡化到例如最多8-10個字母,就可以減少文章長度與書本厚度,而且更好記好背,不過似乎沒聽說要簡化,3. 書寫方式只是習慣而已,也會雖時間改變演進,但不應該強制性惡搞,史上最讓人崩潰的方塊字當然是西夏文,聽說還翻譯過不少詩書佛經,政府要硬推,人民就會適應,
lumin1986 wrote:為了入鄉隨俗,我也用繁體輸入法打字,但是我無法想象手寫的時候用繁體字是什麼感覺,那麼多筆畫,會不會累死? 如果你知道以前從國小到高中是用毛筆小楷寫繁體字作文會昏倒嗎?哇哈哈
lumin1986 wrote:為了入鄉隨俗,我也用繁體輸入法打字,但是我無法想象手寫的時候用繁體字是什麼感覺,那麼多筆畫,會不會累死? lumin1986 wrote:我們的方塊字充滿魅力和美感,而他國的注音文字卻是單調而又枯燥(可能效率更高吧) 這算不算是一種精神錯亂?為了效率把充滿魅力和美感的方塊字很多搞的四不像,然後又緬懷充滿魅力和美感的方塊字?自己習慣的生活,自己開心就好,不喜歡別人誤解自己,就不要自己為是的看他人,完全是以自己為中心旋轉的思考.或許自我檢討完全是廢物吧,爭權奪利,賺取便宜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