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esar-2017 wrote:其實也要合理例如台灣...(恕刪) 最主要是"放水或下雨"是難以預測的上游一旦放水 一旦人在下游 非常危險至多只有枯水期(約莫11、12月)放水機率才低 其他季節 幾乎無法預測
seatree wrote:網路上就是有一些白癡(恕刪) 退休後又重拾學生時期的釣竿,再也無心力跑得大老遠去尋找大魚,只會在家附近(宜蘭縣)的灌溉溝渠釣遊休閒,在分洪堰公園和武荖坑都有合法公有的露營區好像是一個營帳區500元上下,但從沒見過有人紮營.倒是冬山寒溪吊橋下的羅東溪上游溪床就常看到改裝的休旅車隊奔馳紮營.搞得髒亂不堪.實在不懂喜愛野外露營活動者在想甚麼?
Caesar-2017 wrote:其實也要合理例如台灣非海水域幾乎都插禁止垂釣台灣對戶外風險管理顯然教育不足而且教育中必須加入"風險自負" 一直有人老愛說台灣人愛出國,但是台灣幾乎所有的河川都是掛危險吧,8仙還被弄倒了。
前不久海邊釣魚的也收走好幾個,西太平洋只要颱風,不管是在日本還是在菲律賓,千萬不要去堤岸邊釣魚,海面看似平靜,其實暗伏湧浪,一兩個浪上來就說再見了。還記得2013年11月的海燕颱風嗎?登陸菲律賓後在千里之外的東北角地質公園突然的湧浪一次收走8個,這件事我對侯友宜(當時新北市副市長)未審先判的態度相當不以為然。近年來,四驅車隊常往溪邊河床off road,相當厭惡這種行為,破壞自然環境及污染,自以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