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很難。混雜著各式各樣的想法 + 說法 + 看法。到底是誰的心思摸不著頭緒。到底是哪位佛答的,答不出來。 這件事很難。最終只能定於一尊 ... 的話 ...悉達多可沒答應過要來見我。 最終只能定於一尊 ... 的話 ...只能 ...〔臨命終時。〕〔現在其前。〕的那一尊。其他來相見的 ...變成依別的經去了。
水云 wrote:這件事很難。混雜著各式各樣的想法 + 說法 + 看法。到底是誰的心思摸不著頭緒。到底是哪位佛答的,答不出來 勿以惡小而為之只要我從小惡人,修行到善男子,善女人就會得到快樂自在....至少我比以前更快樂更自在了我願與人分享佛教人要離苦得樂,我這樣就是了我也相信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做個快樂自在的修行人
狼來了的故事牧羊童因為一時好奇好玩說:狼來了,一而再,再而三,那是牧羊童沒有"守好自己的本分"而村里的大人亦沒有"守好自己的本分"去教牧羊童,到最後不相信有狼來了,也不上山去所以,身為人,要守好自己的本分,才能達到"父是父,母是母,子是子,夫是夫,妻是妻"的家庭倫理中生活
【只要你不開口】[閉上嘴是最高的修行!]有一個流浪漢,走進寺廟,看到菩薩坐在蓮花臺上眾人膜拜,非常羡慕。流浪漢:我可以和你換一下嗎?菩薩:只要你不開口。流浪漢坐上了蓮花台。他的眼前整天嘈雜紛亂,要求者眾多。他始終忍著沒開口。一日,來了個富翁。富翁:求菩薩賜給我美德。磕頭,起身,他的錢包掉在了地下。流浪漢剛想開口提醒,他想起了菩薩的話。富翁走後,來的是個窮人。窮人:求菩薩賜給我金錢。家裡人病重,急需錢啊。磕頭,起身,他看到了一個錢包掉在了地下。窮人:菩薩真顯靈了。他拿起錢包就走。流浪漢想開口說不是顯靈,那是人家丟的東西;可他想起了菩薩的話。這時,進來了一個漁民。漁民:求菩薩賜我安全,出海沒有風浪。磕頭,起身,他剛要走,卻被又進來的富翁揪住。為了錢包,兩人扭打起來。富翁認定是漁民揀走了錢包,而漁民覺得受了冤枉無法容忍。流浪漢再也看不下去了,他大喊一聲:「住手!」把一切真相告訴了他們。一場糾紛平息了。[你覺得這樣很正確嗎?]菩薩:你還是去做流浪漢吧。你開口以為自己很公道,但是,窮人因此沒有得到那筆救命錢;富人沒有修來好德行,漁夫出海趕上了風浪葬身海底。要是你不開口,窮人家的命有救了;富人損失了一點錢但幫了別人積了德;而漁夫因為糾纏無法上船,躲過了風雨,至今還活著。流浪漢默默離開了寺廟……許多事情,該怎樣,就怎樣。可面對現實的時候,有誰又知道,事物本身該有的結果是什麼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