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上次買唱片是多久之前嗎

已經想不起來
應該超過5年了,可能現在線上音樂軟體收聽太方便了,不像以前還會想收藏個實體的CD,或許很喜歡的藝人出一套大合輯會考慮看看吧
只可意會 wrote:
買CD是Y2K以前的(恕刪)


其實還好,

我比較喜歡之前有一段時間CD改成記憶卡的時期,

以前CD時代很常買到會跳針的瑕疵品,

有些品質比較差的買一個月後才出現,

根本無法退換貨了。

所以當年我買的CD都會先拷貝一兩分,

後來Windows Media Player可以複製音樂後我就把我手上的CD全都copy到隨身硬碟上了
程伯老師 wrote:
現在那麼多聽歌app 歌曲庫也很豐富
除非是歌迷粉絲或是家裡有不錯的音響設備
才會去買專輯唱片什麼的吧

唱片業界主要還是靠流行音樂撐起來的
後面隨著很多歌手都淡出歌壇
不然就是沒有新作品 就是靠商演 演唱會來賺錢
一些還在線上的歌手 發片頻率也是隔好久才有新作品

我還是有買CD,聽起來真的有差
我先生音響系統是我包的,他曾想訂蘋果app,受不了音質差放棄了
但其實不用花很多錢買昂貴音響,買古老二手飛利浦擴大機+敏感度高的國產久禮桌上型喇叭就聽得出差別。重點在於挑對機器,要挑音質纖細的(網路發燒友都喜歡推薦音質粗的,很奇怪)

我沒聽流行,我先生有聽,他說流行歌手錄音很差,經紀公司都很省,所以會聽不出CD與MP3的差別,要自主性比較高藝術創作型歌手,才會注意錄音品質

古典音樂樂迷比較重視音質,品質平均水準比較高

如果是近代錄又肯好好錄,音質很讓人陶醉,像"一個巨星的誕生"原聲帶音質棒透了!

買太多CD都忘記,現在發現與其買CD,不如先把塵封的CD櫃重新整理,很多想聽的曲目就這樣免費冒出來

買回家也如樓上Windows Media Player立刻燒成微軟無損WMA檔,用電腦聽比放CD方便太多
買啊,買來收藏的
allmymemory wrote:
如果你在1985-1990年收藏了不少華語黑膠,那真的要恭喜你,發大財了!

看紀錄片介紹黑膠唱片工廠故事也滿神奇

過了潮流黑膠工廠一家一家接著倒,有家東歐工廠因為國營所以撐得比較久,剩下最後一家時突然黑膠又紅了,他就翻身了而且是獨佔市場
十幾年前了
為什麼你的論文沒有教授肯簽名背書呢?
話說那些cd專輯(卡帶因為年代久遠 都沒有保留下來)
如果在多放幾年會升值嗎?
很多年前我有把幾張專輯拿到專收二手唱片賣掉
不過收購價遠低我當初的購買價格

我那些cd專輯 保存的相當好
那時候我買來就是先轉檔成mp3
或是燒錄複製一片
原版的就收藏起來

黑膠唱片的愛好者一直都在啊
各種音樂載體 各有優劣

聽黑膠要多一點耐心
調整與唱片保養 都要多費功夫

當然如果屬於音樂一放
內心自然有樂章的人
那就更可悠閒進入黑膠世界
哇已經不知道幾年了...
現在還會買唱片的多半是收藏用吧?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