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宗教]五蘊皆空如何照見?

淨西 wrote:
印順法師 對極樂世界有不同的看法。 六祖壇經第二篇 也有對西方極樂的另類說法。佛意難解。信願難得。 一轉眼又要生死輪迴。

可以多看法師們的講經說法,對於了解佛意會有很大的幫助。

-----------------------------------------------------------------------------
淨空法師說:我們要記住世尊兩句話,「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這兩句話太重要!所以佛法一定要師承,老師是關鍵。初學的時候不知道邪正,不知道真假,沒有這個能力來辨別,所以要依靠老師。老師給你選擇,老師給你指路,這個太重要了。東方學術,世出世法沒有不講究師承的,古諺語有所謂「良師出高徒」,世間法亦如是。那我們選擇老師、選擇法門,這個是要智慧。自己沒有能力選,那就親近善知識。老師會給我們提供建議,會教導我們如何斟酌去選擇。他或者提供二、三種,我們自己來做參考。我們選擇之後,看老師同不同意?真正好老師,他有德行,他有修行,他是過來人,他知道,經驗豐富。那我們就少走很多彎路,這比什麼都重要!
Elizabeth chloe
我最近都在跟見輝法師講經[笑]
vegesmile
[拇指向上][拇指向上][拇指向上]
請問
有什麼方法可以照見五蘊皆空。

可問AI大師



所以,到底有沒有空,也只能自說自話無有與我
mioka
靠~最近一波很流行AI,但是我始終不想接觸。但是今天看到AI的回應,還真的很有內涵,至少在這個我知道答案的領域,AI講的雖然沒有到100分,但是也絕對超過80分了....
mioka
至少第一段講的全對,但是所謂五蘊皆空,並非只是一個觀點。而是世界的真相,整個世界本來就是空性中出來。宇宙就是最大的空無,從空無一物的狀態中,出現物質在逐漸演化出來。但是全部的物質背後本質全都相同~
淨空法師: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裡?就在此地!
觀看次數:15,568次 2011年2月23日

《心經》裡面講「照見五蘊皆空」。這句話被現代科學家證明了,五蘊真的是空的,科學家跟我們說出來,說得好!物質是什麼東西?意念累積連續產生的幻相,講得好。

我們從前學唯識,唯識裡面講見分跟相分,見分要見,於是就發生相分出來。這個講法我們就含糊其詞,古人這麼講,我們也這麼講,講不清楚。

見一定要見,見它就有幻相,譬如你瞪著眼睛,空中沒有東西,你一定要見,眼睛瞪久了疲勞,空中真的就出現象出來。用這個方法來講不科學,科學家講的這個好,以後我們講到這個可以用科學家講的方法來講就正確。可見得,古人用這個比喻,他也沒有見性,他也沒見到,他要見到了應該就講清楚,他沒見到。

這個智慧起作用就是聖明。無事不照謂之聖,這個見的能力太廣,遍法界虛空界。所以再講真的,真實的,大乘教講真實,完全是法身菩薩的境界,他們沒有時間,這要知道,絕對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只有當下。不但沒有時間,還沒有空間,空間也不存在;空間不存在,距離就沒有了,空間是距離。

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裡?就在此地;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在哪裡?就在此地。所以跟你講真的,就在當下,十世古今,不離一念,它是一念現的,念念都是當今一念。這給我們講真話,給我們講真相,一念是真的。

所以佛經上開端你看,「如是我聞,一時」,這佛講真話,一時是真的。釋迦牟尼佛講經,講《無量壽經》,在不在?在,一時,我們要到一時就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講經,時間沒有了,什麼三千年前、三千年後沒有了,就在當下,你就看到靈鷲山就在此地。

唐朝時候智者大師念《法華經》,念到「藥王品」他老人家入定了,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講《法華經》他看到,看看還有空座位,他就坐在那裡聽了一堂課,出定之後告訴大家,靈山一會沒散,他參加那裡聽了一堂課。

所以佛常常在經上說,一切諸法不離自性,又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他都是把這個真相透給我們。我們聽不懂,似懂非懂,半信半疑。要真懂,不要緊,不懂沒有關係,天天聽,古人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們比人家笨一點,人家聽一千遍,我聽一萬遍就懂了,為什麼?薰習成種子,薰習成了根,這個根產生力量。長時薰修,要把它薰成我們的習種性,它就起作用,這也是八萬四千法門明心見性的一個方法。

要知道,八萬四千法門統統是明心見性的方法,哪一個方法適合我,我就用哪個方法。廣學多聞也是方法,每個人根性不相同。在現前這個社會,現在是末法,而且是佛法衰微到極處的時候,這個世界普遍的疏忽倫理道德的教育。倫理道德可以說是與自性相應的教育,失掉了,佛門的術語叫稱性,現在就是完全迷失了自性。這個迷幾乎到百分之百這麼嚴重,所以學佛就特別困難。

淨宗這個方法,十方諸佛介紹的,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十方諸佛介紹,在極其困難的環境當中,其他法門都是障礙重重,很難學習,這個法門簡單,甚至於你不需要讀經,就一句佛號。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137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yrq-Vksm20
多看大念處經.阿含經.

「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
 諸識法如幻,日種姓尊說。
 周匝諦思惟,正念善觀察,無實不堅固,無有我我所。
 於此苦陰身,大智分別說:離於三法者,身為成棄物,
 壽暖及諸識,離此餘身分,永棄丘塚間,如木無識想。
 此身常如是,幻偽誘愚夫,如殺如毒刺,無有堅固者。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小笨賢
這屬於 四念處... 不過大小乘都要修學...但是觀法不太一樣... 請看大智度論-四念處品
https://ace0156.pixnet.net
淨西 wrote:
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照...(恕刪)
心經+金剛經 都是 般若經系統, 詳細要看大智度論 或 大品般若經。
般若經是佛母喔。一切佛都是此經出。般若經是大乘經。 菩薩主修[六波羅蜜]。

如何照見五蘊皆空呢?
要觀一切 自性本空, 不常住....
所以...如金剛經所說... 行布施.持戒.忍辱等等, 都要 無四相(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以此空慧 與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相印, 六度 才能掛上 波羅蜜之名。 不然只能稱人天之 六度。

包含 你我他 眾生.天人.菩薩.佛等 都是自性本空, 連果位.涅槃.佛一切智 等等也是空 不可得。只有假名.無實義。
vegesmile wrote:
想要閉關,那要有很大的福報,要有人幫忙護關,其他雜事小至倒垃圾、繳納水、電、瓦斯、管理費等都要有人打理,我們一般人比較適合黃打鐵的做法,一邊工作,一邊念佛。

👍👍👍
感謝 好好聽的故事 在日常生活修行

一、黃鐵匠:叮叮噹噹,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

明朝初年,湖南潭州有一黃鐵匠,以打鐵為生,人皆呼為黃打鐵。那時正是朱洪武興兵作戰的時候,需要很多兵器,黃打鐵奉命趕製兵器,日夜不休息。

有一天,某僧經過他家,從之乞食,黃施飯,僧吃畢,謂曰:「今承布施,無以為報,有一言相贈。」黃請說之。

僧曰:「你何不修行呢?」

黃曰:「修行雖是好事,無奈我終日忙忙碌碌,怎能修呢?」

僧曰:「有一念佛法門,雖在忙碌中還是一樣修,你能打一錘鐵,念一聲佛,抽一下風箱,也念一聲佛,長期如此,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他日命終,必生西方極樂世界。」

黃打鐵遂依僧教,一面打鐵,一面念佛,終日打鐵,終日念佛,不覺疲勞,反覺輕安自在,日久功深,不念自念,漸有悟入,後將命終,預知時至,遍向親友辭別,自言往生西方去也。到時把家務交代了,沐浴更衣,在鐵爐邊打鐵數下,

即說偈曰:「叮叮噹噹,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

泊然化去。當時異香滿室,天樂鳴空,遠近聞見,無不感化。

-----虛雲老和尚1955年雲居山方便開示
我心匪石不可轉 我心匪席不可卷
淨西 wrote:
五蘊皆空是否就是無我的境界? 達到無我的境界是否表示不再生死輪迴? 是否就是所謂的滅盡定?

以前「我」記得某師有 ( 罵人 ) 說過 ...

前面的達不到,就不應當問後面的了



A 達不到,問 A 是否就是 B、問 B 是否表示 C、問是否就是所謂的 D ... ?

『天才』才有這種問法

「我」比較笨,「我」念佛去

— — — 分隔線 — — —

手上拿到的第一本經,其實最有緣

達不到怎麼辦?

「我」不知道怎麼辦

古人用的辦法:一字一拜

現代人白話文:

用誠心跟它拼了,不拼不行了

A 達不到,再問 B、C、D ...

不是對不起 A ...

而是對不起自己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Shirley6790 wrote:
感謝 好好聽的故事 在日常生活修行

最近看到一個星雲法師講的真人真事,一位癱瘓了的退役軍人誠心念佛,念到可以走到星雲法師面前向他頂禮,還可以跟大家一起繞佛......


談談我所見聞的靈感──不可不信的靈感

星雲法師

一件奇異的靈感

當我執筆寫此文時,心中湧起無限的慚愧,我應該向諸佛菩薩懺悔:過去,每逢弘法講演時,我很少講說靈感的事蹟;每在寫文時,我也很少敘述奇異的故事。

現在,我將報導一件千真萬確的奇蹟,這完全是佛菩薩的靈感。

曾昭煊其人

讓我先來把這位蒙阿彌陀佛慈悲加被的主角介紹一下:

曾昭煊,是一位殘廢了的退役軍人,今年四十二歲,出生在江西省的贛縣。那是民國三十八年中秋節前,他隨部隊撤退來台,先是駐防新竹湖口,後遷台北林口,三十九年的五月,不幸患了嚴重的風濕症,不兩月,就完全癱瘓,不能站立,更不能行走。

從三十九年(一九五〇)至今,他經過很多醫院的治療,什麼野戰醫院、五十六醫院、六十二醫院、五十四醫院,可是一個癱瘓了的人,醫藥對他始終罔效。

醫藥治不好他,主治他的醫官告訴他不要再浪費國家的醫藥費;睡在床上吃吃東西等死好了。因此,民國四十四年(一九五五),他進入宜蘭員山內城村收容大隊,後改榮民之家,他每天不是坐著就是睡著,大家都一致認為他沒有恢復走路的可能了。

他選擇了信仰

曾昭煊,等於被宣判了等死的徒刑。醫院裡經常有牧師布教,但民族自尊心,以及善根不泯的他,在很多的物質利誘下,他沒有出賣他聖潔的信仰。後來,在民國四十一年(一九五二),由台中李炳南居士介紹,他皈依了佛教,禮拜南亭老法師為三皈證明師。

從此,曾昭煊皈投到佛陀的懷抱,信仰了佛教。他很安心,把一切都放下了,生死榮辱、人我、是非,他一切都不計較了。雖然如此,並不是他真的睡在床上等死,相反的,他更積極精進了,悲心、道心,與日俱增,他要與他的命運奮鬥,他要掙脫罪業的枷鎖。

他是一個堅強的人

民國四十四年(一九五五),他到了宜蘭,隨後就參加宜蘭念佛會為會員,四十五年(一九五六)的春夏之交的時候,芙瑞達颱風過境,他住的克難房子被吹倒了,三輪車把他拉到念佛會,他要我為他住處設法。

我想到離念佛會約數十步的同興廟,我就叫人把他送去那邊暫時居住,他的人緣真好,不幾天,左右四鄰都對他具有好感,雖然言語不通,但大家並不討厭他是一個殘廢了的人。

每日三餐,他要自燒自煮,取水,拿碗,很大的不便。當我知道時,就教他自己不要燒煮,我招呼雷音寺念佛會的住眾,每日在吃飯時,按時將飯菜送去給他吃。

宜蘭念佛會每星期三和星期六,以及初一、十五,都有定時的聚會共修,曾昭煊自從參加後,無論什麼風雨的晨昏,他從來沒有缺席過一次。他兩腿雖然失去知覺,不能走路,但坐在兩個小竹椅上,前後移動,再用兩個手幫忙搬動腿子。可憐的曾昭煊,他雖患了不治的病症,但他的精神確是一個堅強的人!

有時候,念佛聽經完畢,蘭陽的雨水是頂有名的,他無法打傘或穿雨衣,總是由念佛會有力的男蓮友揹著他,把他送回住的地方。

一切奉獻給佛教

時光就在曾昭煊誠誠懇懇的信心中過去,曾昭煊真的把一切都奉獻給佛教了。每逢到菩薩的法會,曾昭煊出功德或是供養總是比人多,每個月繳納會員費,別人總是兩塊錢,他要納五塊錢;印經書,他出錢的名字總是寫在前面;他雖然吃雷音寺念佛會的,但每過一個時期,他總是一包米、二包麵粉的送去。其實,他每個月的殘廢養老金,只有一百三十餘元。我常對他講:你充什麼闊老?為什麼自己不留兩個錢零用,總是要把他花去?

我這麼說,他聽了,起初總翻大著兩個眼睛望著我,最後他微微的一笑,他不回答我什麼,他總是照著他的意思去做。

早晨三時起來念佛

宜蘭念佛會每年在救主阿彌陀佛的聖誕時,總是舉行彌陀佛七,從十一月十一日至十七日,專心持名七日,四十五年(一九五六)的彌陀佛七曾昭煊參加了,四十六年(一九五七)的彌陀佛七他也參加了,他因不能起立走路,在佛堂裡的旁邊,放著一個拜墊,給他坐在那兒念佛。

佛七期中,每天念佛六枝香,中午還要上供,曾昭煊不動的坐在那兒,一坐就是幾點鐘,這是常事。

我們早晨第一枝香開始,是在五點半,可是曾昭煊,每天三點鐘他就來坐在那兒念佛禮拜了。

不可思議的靈感

十七日是阿彌陀佛的聖誕,也是彌陀佛七的圓滿日,早晨第一枝香,不可思議的感應奇蹟就發生了。

這天早晨,鐘聲鼓聲特別響亮,大家唱讚後坐下來誦念《阿彌陀經》,唱讚佛偈後起立行走繞佛,就在那大家起立的時候,不可思議的曾昭煊,走來到我的面前,向我頂禮,我看他滿面紅光,慚愧,當時我竟給他嚇了一跳!我像做夢似的,心想,大概曾昭煊死了,這一定是他的魂靈,對曾昭煊我真抱歉萬分,在我的心中,以為曾昭煊這一生是殘廢定了,他永不可能起立行走了。

現在向我頂禮的曾昭煊明明的站在我的面前,我不相信的回過頭來朝曾昭煊坐的地方看看,坐在那兒的曾昭煊沒有了,我一時歡喜感動,我知道站在我面前頂禮的曾昭煊是真的了。我趕緊招呼他一拜,他說,今天一定要三拜。他說話時,氣色跟平時不一樣,光彩奕奕,姿勢威威。

他頂禮後,李覺愍居士想去扶著他,他搖搖手,就這樣跟在大眾中間繞佛了。

第一枝香念佛後,過堂吃飯。佛七期中,每餐參加過堂吃飯的人總有兩百人左右,每天晚上的一枝香念佛,大人小孩參加念佛的總有千人左右。

早餐後,我請曾昭煊講話。我對他說:

「真為你歡喜,你今天可以走路了。」

「是的,這該感謝阿彌陀佛的慈悲,以及你法師和大眾蓮友們的願力加被!」他很歡喜的誠懇的回答。

「你把怎麼好的經過說一下!」

「這個,我想你法師會知道……」他莊嚴的安詳的說:「這幾年來,我已不希望醫藥的治療,甚至我已不希望能好了,我把一切放下,除了一心念佛以外,沒有再想其他!」

「這我知道,你說,你怎麼忽然會好的?」

曾昭煊很興奮的,很感動的又說道:

「今天早上,我照往常一樣,兩點鐘起來,三點鐘來此念佛禮拜,當我坐著禮拜到五點鐘的時候,全身的骨節都像動起來了,我流了滿身大汗,想站起來,但未能如願。五點鐘了,蓮友們陸續的前來,我只得移坐到原位去,唱香讚時,你法師進來,我想站起來,又未能如願。念《彌陀經》時,我懇切的發願,到要繞佛的時候,就感覺一身輕鬆,腿子像有了感覺,增加了力量,我就忽然一站站起來了。這是受你指導修持的法益,才蒙阿彌陀佛給我再生的恩惠!」

我聽了後,內心對阿彌陀佛的感激和歡喜,真無法形容。曾昭煊的內心當然更有勝過我了。

向阿彌陀佛感恩

這件阿彌陀佛靈感的事蹟,給男女蓮友們不知流了多少歡喜的眼淚。這是科學和醫藥遺棄了的人,但阿彌陀佛不捨棄眾生,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無論什麼苦難的人都可蒙受他的慈恩。

平常,我們只知道稱念阿彌陀的聖號是為了百年後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其實,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臨終時固可接引往生,就是現實的病痛苦難,一心持名的人,一樣的可以承受阿彌陀佛的救濟。曾昭煊是很好的證明。

不兩天這件事傳遍了蘭陽地區,礁溪、羅東,各地都有人來看他。曾昭煊感激佛恩,這兩天正拿著佛菩薩的聖像,各處去分發,勸人接受佛教的信仰。

一九五八年二月八日刊於《菩提樹》
http://books.masterhsingyun.org/ArticleDetail/artcle15371
ariocarpus
先說我沒特定信仰或任何其他意思。把故事中的「阿彌陀佛」更換成「主」或「耶穌基督」或「安拉」,似乎也講得通。[XD]
vegesmile
也是,也講得通。
負責來打字一些叛逆的話

一直贊成,悉達多原本的想法 - -
想來想去,真的,不要講比較好。
不講,不知道可不可以〔只〕留下身教。

現在?
大概言教與身教 ... 反正「我」不知道

五蘊皆空如何照見?
身體力行去做。
舉例:
是我願意掃地。沒有人逼我,也沒有人會稱讚我。
掃哪裡也是我決定,沒有人規定,沒有人劃界線。
有啊?
這裡是保護區、那裡是私人土地 ...

那請問,劃界線的這種行為,色受想行識,算行蘊。
劃界線的這種行為,空,還是不空?

我明知本來是空性空相。然後 ....
一下進入保護區、一下進入私人土地 ...
這樣真的能行 ... 嗎

我明知本來是空性空相。
然,我依循對方的不空而做事。
此則〔深〕波羅密多

深知本來沒有界線。
國界也是人為劃定出來的。
但是依循對方的不空而做事。
是真實語。

深知本來沒有界線。
悉達多的淨土在哪裡?
我的眼界有制限。
我自己內心劃定很多界線。所以看不見。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