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_m3 wrote:
總感覺制度有些不對,醫師知道哪些藥物可以治哪些病,
藥師知道嗎?如果藥師也知道,那這部分重複,表示醫師
只需要某些科別,例如外科,類似這個意思.
台灣人背多分教育就是對權威盲目服從,但在國外,家裡有一本藥典是必備的。
醫師看病人只有五分鐘,你覺得這樣很仔細,包治百病?最近看一本書Side-Effects:Death,就說醫師用的看診軟體,輸入症狀就列出藥方,醫師想改自己想用的藥方都不行,其實醫師已被去技術化變成藥廠業代。也因為這樣,才能看病五分鐘迅速賺錢。
實際上人各別差異很大,根本不應該用工廠流水線方式看病。所以藥典或藥師的功用就在於此,稍微改善一點點,可以複核這藥有無問題。家母有次就是吃了藥血糖急升,我妹妹去查發現是藥物副作用,去看診時跟醫師反應,醫師本來不相信,但還是換了藥,換藥就解決了。
還有看診時,醫師根本不管病人有沒有看別的門診,如果老人多種疾病,往往吃藥數量驚人,不但重複也會有交互作用,可能生病原因是吃太多藥而非老化。如果這時集中由一名藥師來看,也可適時提出建議。
但矛盾點又來了,藥師靠賣藥賺錢,會建議病人不要吃那麼多藥嗎?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