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美國大學招生文宣

既然開版了,就多留一些資料供人參考。

學校好像真的有差,手邊資料有喬治亞理工 (Georgia Tech),一個南方的學校,在亞特南大 (Atlanta) ,沒去過,感覺很 “南方”。

他電腦系排名很好,算是 MIT ,Carnegie Mellon,UC Berkeley ,Stanford 之後的第二梯隊。

整個系大學生有 4200 多人,畢業後有 98% 找到工作,聽說這學校跟 USC 一樣,在業界很會拉拔自己人,不知道真假,中間薪水為 $101,000。

emeryville
4200也太多人了吧?這樣怎麼兼顧教學品質?
Buzz_Cookie
我也不知道收那麼多人後學校怎麼教,不過現在學校都這樣,UMD 的 CS 也有 3700 人,之前一年還收1000 轉學/系生,但是今年改成只收 100 人。
fkang2 wrote:
我們聽的消息是現在的州立學校都盡量的收國外和外州的學生來賺錢,反而壓縮到本州學生的名額。

統計數字顯示
公立學校外州及國際生比例遠低於私立學校
越好的比例越低
現在私立學校國際生比例大約是25%
Buzz_Cookie
查了一下,就以喬治亞理工為例,近十年間,國際生比例從 4% 上升到目前的 11%。
fkang2wrote:
這世界上怪物真的不少,知道一個北大畢業念電腦的,不知道哪根筋不對,為了幫自己房子加蓋,跑去考了3個執照,自己動手,花了幾年的時間,硬生生的他的房子加了一層。


我是覺得還好。 我媽媽住的那附近,我表妹同學的父母,也是理工(可能是台大的),很久以前也是自己擴建,讓原來的小房子擴張一倍不止。 我爸爸去世前,也試著教我怎麼和水泥,鋪水泥,還有木工,修洗衣機等。

上一代長輩,有兩個理工系的,一個是美國博士,一個是德國博士。 美國博士工作十幾二十年後,去考了房地產執照,然後律師執照,後來做律師。 我阿姨高中男友,台大電機,來美國後念醫科,做醫生。 德國博士長輩,被政府邀請回台,為台灣貢獻了第一(台灣第一個XXX工廠,後來我才知道他還有台灣XXX之父的稱號),做到總經理,被天下雜誌評鑑為管理最好的公司之一,會計要報告財務時,長輩還會用自己算的結果拿出來跟會計對。

前幾年大學同學會,我電腦系,包括我,六個人聊起來,竟然有兩個有律師執照。 兩個都是因為工作對法律有興趣所以去唸了法律學位,考了執照。 另外一個大一同宿舍的,國際關係畢業後,竟然去國際知名大學念電腦AI碩士還是博士。 所以我認識很多多才多藝的人。

您對美國教育有興趣,我之前跟人有討論過美國教育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32&t=4237221&p=4#54101779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32&t=4237221&p=3#54095827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51&t=4232099&p=3#54048243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51&t=4232099&p=4#54077124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4712221&p=4#59276515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5056556&p=2#63226970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5056556&p=6#63253580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5056556&p=6#63259251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5056556&p=7#63263445
justdreamer
2015年一月的文章。 時間過得真快,好的大學還是很難進。 2015年那時候應該就是用common app了。 只是那時候還有所謂的SAT II (我那時候叫Achievement Test)
Buzz_Cookie
common app 一直都有,只不過加入的學校愈來愈多。查了一下,1990 年有9%的高中生申請超過7間大學,到了2015就增加到36%,近幾年的數據不知道,但是一定是更多。
伊達希瑪申 wrote:
GO HARVARD!

GO HARVARD! BEAT YALE!

看到沒有MIT,補一下今年的MIT(麻省理工)的招生廣告。 之前MIT只寄明信片或是一兩頁的信,這次比較可愛,不一樣。 收件人去年和今年考了SAT,ACT各一次。 就有一個達到1600/36的分數,運氣好。 然後各種名校的招生廣告就越來越多。

家族裡下一代有四個念大學,一個UPenn,三個UC(加州大學)。 UC的吸引力太大了,便宜又不差。 其中一個念電腦的,之前兩年參加Berkeley舉辦的hackathon,今年夏天沒去,忙著跟女友約會。 聽他說他申請了Stanford等學校的computer science master program。 祝他好運,看進不進得去。 以下就是他弟弟,SAT/ACT考到滿分,收到的最新MIT招生廣告。 MIT廣告他們多少學生不必付學費,學雜費,2024年87%的畢業生沒有欠債等。































AndyCandy wrote:
有意思,申請都電子化了,沒想到紙本文宣竟然還活著


我想紙本文宣有可能考慮到家長,畢竟美國大學不便宜,需要家長掏腰包。 現在美國大學比我這輩當年還難進去了。 那時候UC常常是我們的"backup school"。
justdreamer wrote:
我想紙本文宣有可能考慮到家長,畢竟美國大學不便宜,需要家長掏腰包。 現在美國大學比我這輩當年還難進去了。 那時候UC常常是我們的"backup school"。

十幾二十年前跟現在沒法比,尤其是 Common App 普及後,申請大學是一年比一年難。

現在連進幾個大科技公司也比十年前難多了。

MIT 的文宣很“理工”,就是一步一步地告訴你要如何申請,沒什麼校園生活介紹,特別是沒有去找一些不同族裔的學生拍照,結果進去後才發現都不一樣。

加州的學生很幸福了好嗎?不但有兩個非常好的公立大學,其他的 UC 的分校排名都不差。本州學生幾乎都可以上 UC 的分校,大不了去 Community College 念兩年免費,成績不差的話直接升,雖然保送 UCLA 和 UC Berk 的名額很少。

Princeton 是對學生最大方的,今年才宣布家庭收入低於 $250K 的免學費,問題是要能進的去。

MIT 的 hackathon 就是這週末,是為數不多會補助機票的,所以就有人報名去波士頓找朋友玩了。
Buzz_Cookie wrote:
十幾二十年前跟現在沒法比,尤其是 Common App 普及後,申請大學是一年比一年難。

現在連進幾個大科技公司也比十年前難多了。

MIT 的文宣很“理工”,就是一步一步地告訴你要如何申請,沒什麼校園生活介紹,特別是沒有去找一些不同族裔的學生拍照,結果進去後才發現都不一樣。

加州的學生很幸福了好嗎?不但有兩個非常好的公立大學,其他的 UC 的分校排名都不差。本州學生幾乎都可以上 UC 的分校,大不了去 Community College 念兩年免費,成績不差的話直接升,雖然保送 UCLA 和 UC Berk 的名額很少。

Princeton 是對學生最大方的,今年才宣布家庭收入低於 $250K 的免學費,問題是要能進的去。

MIT 的 hackathon 就是這週末,是為數不多會補助機票的,所以就有人報名去波士頓找朋友玩了。


人老了,不免會想當年。

我大學前,有去史丹佛大學上微積分後的數學課機會。 不過家裡沒錢,學費太貴沒去。 高中時我有去排名前幾名的UC上過幾堂課,化學,數學,和哲學課。 美國教育很靈活,程度夠,可以超前念,程度不行就降級(就像我剛到美國不會英文,就降級唸英文。 兩年後追上程度,然後超過一般美國人的英文程度。

UC那時候除了UC Berkeley EECS等較難進的系,一般是還算容易進的,至少在我周圍是這樣,一堆念哈佛,MIT,加州理工,耶魯,史丹佛等學校的同學。 現在不一樣了。 那時候因為比賽,遊戲,認識一些念書很厲害的"天才"。 像一個排名加州數學第一名的女孩子,可惜她對我沒興趣 好幾個16歲或更小就去史丹佛,加州理工,哈佛等學校上課的人。 最厲害的是一個12歲進Stanford的男生。

三年前,我對AI好奇,有去UC Berkeley的 AI hackathon參觀。 Open AI was one of the main sponsor of the event。 看到一堆大學生和研究生帶著睡袋等排隊等進場,讓我想起年輕的時候被理工課逼得以實驗室為家的日子。 除了吃飯,上廁所才會離開。

您公子滿上進的,還會主動去報名hackathon。 比一些小孩子整天只想玩手機,遊戲強多了。

Princeton以前數學滿厲害的。 現在就難說了。 一個大學朋友的女兒申請到U Chicago的honor math program。 大一的數學課就夠難的。 UCLA有Terence Tao(陶哲軒)的加入,數學排名可望一直升高。
justdreamer wrote:
您公子滿上進的,還會主動去報名hackathon。 比一些小孩子整天只想玩手機,遊戲強多了。

他之前還滿積極的,不過他說上學期有一天半夜他從 hackathon 會場看出去,看到一群學生笑笑跳跳的從樓下走過,他再看看自己的電腦螢幕還有前面吃剩的 pizza。。。。。他就決定以後不幹了。

現在是美國公司第一波在大學招明年暑假工讀生的時間,有些公司像 Bloomberg 的工讀生前前後後要面試四次。。。。。真的有點誇張。


不過他給的有到 faang 的水準,$7,000 房租補助,$2,000 旅費,工資有點忘了,好像是 $50 還是 $60 一個小時。

很多公司像 google 的要先考試,Capital One 的工讀滿爽的,給的不少,第一個禮拜還有一天是去 Six Flags 玩一天。

再提供一些資料,前一陣子 MIT 的 hackathon 長這樣,我家小的有去,不過他基本上是去騙機票找朋友玩。













都是一些黑頭髮的在相愛相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