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keller wrote:你認爲二戰內,中日問題只是“局部衝突”。那我是完全不能同意你的觀點,二戰中日本根本就是對中國發動了全面的侵略戰爭,並且造成大量中國軍民的傷亡和國家財産損失。日本軍隊對中國百姓進行非人道的屠殺和欺辱。
這些都已經在國際上被蓋棺定論的事實。
當然我也不想就這個問題和你爭論,因爲我知道無法說服你去改變你的想法。而這些問題在國際上早也已經有了定論且有了大量事實作佐證。日本政府都也已經承認,所以就不再和你去討論這個問題了。...(恕刪)
這是兩回事吧 .
沒有宣戰 , 傷亡人數可以很多 .
正式宣戰 , 也可能不出幾天就結束了 , 無什傷亡 .
樓主並沒有否定有大量軍民的傷亡啊 .
最近一次停權時間-->說明:您已被停權至2010-09-04 。
累計停權次數-->10次
dearjohn wrote:
是局部衝突沒錯.因為...(恕刪)
蔣介石不與日本宣戰,是因為他深知國軍不是日軍對手,如果以卵擊石,只怕整個國家會早日邁向滅亡。
原先日本的戰略不是先攻中國,而是計畫先把蘇聯給瓦解,並與德國會師。史達林擔心這樣腹背受敵一定招架不住,便千方百計慫恿中國境內的共產黨進行抗日的宣傳。
張學良在後來的回憶裡面,有清楚的說明,他那時年輕不懂事,又太過於衝動。對於西安事變逼的國府宣布對日抗戰,導致中國生靈塗炭,他覺得愧對中國百姓。
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蔣介石把共產黨看成最有立即威脅的對手,因為以當時中國的政經條件,是很適合共產主義滋生的。所以他才把剿共當成第一要務。他當時打的算盤,就是希望日本先跟蘇聯火拼,中國好得以休養生息,他才有時間來收拾共產黨。
日本最終會戰敗,最大的原因還是在資源與管理。憑藉日本本國的資源,絕對無法與列強作戰,所以才會拼命想佔領中國,但野心太大,其實只要佔領東三省,其資源就相當足夠了。而且日本在東北與朝鮮的管理模式,過於殘暴不仁,所以當地人恨死日本人,這樣的佔領模式,很難長久。
反觀台灣,很多老一輩的台灣人,還以當皇民為榮,在大陸人與朝鮮人眼裡,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這就是日本在台灣管理與宣傳得當,才能收服民心。
我個人對日本侵華,一向沒有好感,不過這都是歷史了,還是不要戰爭吧,大家好好過日子最重要。
jiuanwenbaobai wrote:
那是日據時代 , 一...(恕刪)
閣下有算過光那幾年原住民就死了多少嗎
閣下認為原住民很多
死不完嗎
這也比從不抵抗的台灣人好多了
黨朝勝:日本殖民者對臺灣原住民抗擊活動的鎮壓手段日益殘忍。他們一方面以“以蕃制蕃”手段,在原住民中挑撥離間,脅迫不同部落的原住民相互殘殺,削減原住民各部落之反抗力,同時,通過收買個別告密者,以達到監視原住民的目的。另一方面,則是直接鎮壓殺戮。據日本殖民機構臺灣總督府公布資料顯示,1895年至1920年共討伐生蕃(住在山區的原住民)138次,殺死7080人,傷4123人。在日本侵佔臺灣期間,共發動了160余次所謂的“剿蕃戰役”,對原住民實施“殺光、搶光、燒光”的“三光”政策,原住民族部落遭逢了近乎滅絕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