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大學學歷門檻,對國家及個人的影響

c1026yz wrote:
我也認為學歷是重要的...(恕刪)


不曉得您的制度是指哪方面??

但我覺得這是大環境使然
而非降低大學學歷門檻
因為學校越來越多,科系也越來越多
但考生卻沒有增加反而更少,且又沒有設最低錄取標準
導致錄取率是高的嚇人
學校方面又幾乎是很少當人的
因而導致大學生素質越來越差

所以好像有報導說要推最低入學門檻什麼的

我覺得sisuznyokua大大說的很好
求學為了就是增進知識涵養,自己有所成長突破,就是最大的收穫了
真是不能同意您再多


大學生程度在下降是沒錯的
研究所也一直在增加
但人數遠遠不及大學畢業生
況且也不是每個人去念研究所都可以畢業的
因此研究所這個部分到是不用太擔心
至於博士以上的更是不用太擔心

小弟我今年才剛從研究所畢業
雖然不敢說是拼了老命,但是好歹也是得寫個好幾萬字的論文
找一堆中英資料
洋文也得K不少才能夠寫出還OK的論文
大學只要學分修完都可以畢業
但研究所以上,除了修課還要有論文或展演(藝術相關科系)才能畢業
因此有些人論文寫不出來的、寫到一半荒廢不了了之的也都有聽過

所以研究所以上的應該還不用太擔心
畢竟要多念兩年書,對於毫無興趣只想混學歷的人而言比較難過關(碩士以上必須通過口試獲資格考,大學則不用)
至少不至於向大學一樣氾濫啦
c1026yz wrote:
有時候我也會這麼認為,不過不管有沒有用,最後大家都要買單~
還好現在平均是落在學士學位,如果是落在碩士學位的話,又是一筆了無法計算的帳了。

試想如果90%的學生都唸到碩士,那各位朋友,您會願意讓您的孩子輸別人嗎? 但是是門檻降低,而不是真的提升程度喔? 再多投入二年,晚二年進入職場,會有什麼影響??
...(恕刪)


有沒有影響是因人而異的

如果一個人工作生命是20年

那...22年跟20年是差異不大的
sapdavid wrote:
有沒有影響是因人而異...(恕刪)

如果對個人影響不大,那對國家總體計算下來呢??
BensenYang wrote:
不曉得您的制度是指哪方面??..(恕刪)

例如部份私立學校升格至學院或大學,也許是為了取得更多的教育資源,但素質提昇卻有限
我認為只要有人願意收學費教學
有人願意付學費就學
兩相情願
其中不存在任何強迫與欺騙
其它任何人不該以任何理由妨礙別人的自由
即使以「國家民族大義」也不行
(如果我們還當自己是崇尚自由民主,重視人權的國家的話…如果有人是崇尚極權專制,那就另當別論了)

而在職場上
自由競爭,市場機制
自會決定你的價值 (薪水啦)

像前一陣子搞的風風火火的所謂"假考部隊"
即是以自以為是的"道德"、"正義"
來進行打壓他人自由的活生生例子
我能想到的就是,學歷泡沫化.
或許20幾年前比較正常,好好讀大學畢業後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
但現在大學畢業幾乎等同於以前的高中畢業.
大學甚至碩士畢業生變多了,
可是我們這一代的人能力與工作態度有比20幾年前的人強嗎?
這點大家自己心知肚明.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c1026yz wrote:
假設現在門檻繼續放低到連博士都零分可以上,每個人程度都沒有進步,卻多花更多的錢和時間,那算不算是浪費~
我的想法是,求學問是自己的事情
高等教育根本就不該透過聯合考試進行分配
應該由個人判斷自己的需求,想念就去申請
而學校也會依據辦學的理念,而決定要如何招收學生,招收哪種學生
學校是給你學習與成長的地方,並不需要負責讓學生能有一個完美的未來(包括就業與生活)

如果有人想花時間,花錢去念博士,我也不覺得不妥
時間是他的,金錢是他的,選擇也是他的
只要他覺得這個選擇是他要的,就沒有浪費的問題

話說回來,博士又沒有聯招,每個博士入學門檻都不同
零分是怎麼定義的呢?
一個中文,各自表述
Hans Cheng wrote:
可是我們這一代的人能力與工作態度有比20幾年前的人強嗎?
這點大家自己心知肚明.
...(恕刪)


態度或許是沒像過去的人好(不過...這是認知上的問題)

能力我不認為有比較差
ptx wrote:
我的想法是,求學問是...(恕刪)

求學問是個人的事,以個人來論沒有錯,但是無論公私立的學校學費高低,每個學生都有我們沒有看到的教育資源投入。以社會需求而言,教育程度高固然好,但是如果只是門檻降低,而程度沒有差異,那就沒意義了~


話說回來,博士又沒有聯招,每個博士入學門檻都不同
零分是怎麼定義的呢? 零分的定義是報名就可以唸

二十年前讀大學的人,應該不會想到現在大學是如此,而現在博士和未來十年後的博士,我們也不能保證不會有相同結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