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很殘酷又很真實的一篇文章

恕刪恕刪恕刪恕刪恕刪恕刪恕刪恕刪恕刪
上面的, 你看到的"醫生"叫做"Rx"(住院醫/總醫)好嗎?
如果說主治, 主任也都這樣操的話, 醫生這行業就真的
"沒人"能幹了. (因為都掛了吧, 我想)

根據我個人的觀察 (碰巧我真的有一堆醫師親戚), 35歲
上下的年齡層裡, 相對"快樂"的醫生還真不少呢! 二十幾
歲的話, 的確是很累沒錯.

以前的醫生賺錢比較容易, 所以從業者受得了一開始
入行期的剝削. 等到出師後就變成熬成婆的小媳婦,
剝削起另一批新人來了. 這情況到現在大致沒變, 變的
只有健保把醫生收費的市場機制給卡住, 導致收入沒有
從前那麼"理想"罷了...

寫那篇文的"賤保工人", 他的心態其實可以套用到任何
行業. 就像以前有一篇"36歲竹科工程師的心聲"作者給
我的感覺一樣: 這些人都是多年來台灣功利主義之下,
教育失敗的實際案例.
呵呵~~
看來搞不好這一個討論很快就會被封鎖
因為爭議性太大啦.
的確,當醫生的很辛苦,
背負的是"人命"

可是~~哪一行不是呢?
賣雞排的怕食物中毒,
工人怕工殤,
銀樓怕搶劫,
就連超商的工讀生都會被砍死,

而我這一行,
土木類的工程師,
背負的可不只一條人命.
醫生~~真這麼"了不起"?

我只能說,
工作跟賺錢不一定能畫上完全的等號,
有時候
工作是在賺自己 賺興趣 賺尊重 賺生活 賺下輩子的福氣

有專業 有能力 有良知 有道德 這些不等於 有錢

不過~~
至少我很幸運
遇到的醫生都不錯啦!
都是"好"醫生~~
如果轉載的"健保工人"要這麼說的話
那他乾脆去開公司擺小攤算了
一切以錢為重?那這2樣做的好月入十萬百萬不是問題啊?

我覺得他把所謂的醫師金錢化了
雖然不是說不行
但他有沒想過社會上其他人過的生活是怎樣的?
一個月賺不到2萬還要花大錢看醫生的比比皆是
不能因為大家一定要看醫生就要坐地起價阿

醫生很辛苦...那其他行業何嘗不是?
更別說一天工作16小時薪水還沒他一半...
難道我們大家賺錢國家稅收都是為了醫生而存在?
這句話有點重...但我覺得那位工人的心態可議...
漫步在火坑
哎唷,小弟我真是感到很抱歉,
由於我轉載了這篇文章引起各位前輩熱烈的討論,
大家所說真的都很有道理,
也讓我看了不少、想了不少、學了不少,

我一開始是認為這篇文章說出了當醫生苦的地方,
所以只是單純的想要讓大家多看看醫生辛苦的一面,

嗯,我必須要承認有部份原因是因為覺得自己在這方面很有共鳴,

看到別系的同學在考完試後一群一群的跑出去玩,
自己只能繼續坐回書桌,因為下個禮拜還要考試,下下個禮拜也要,下下下個禮拜也要,
要pass當然很容易,但是想到現在的每字每句或許都是之後關係到另一個人的一生,
就沒辦法讓自己馬虎過去,

聽到別系的同學說了去過哪裡玩、辦過哪些活動、做過哪些瘋狂的事情,
雖然我很幸運自己並沒有在這方面落後別人太多,
但是要兼顧玩樂與壓死人的課業,真的要付出許多努力,

這些,讓我對那篇文章有了共鳴,

至於收入方面,說真的,
其實並不是我一開始看的重點,
(這或許跟我個人的價值觀有關吧,有興趣可以參考小弟很久之前的文章)
所以我的確是沒有對那方面有深刻的思考,

有許多前輩說得真的都很對,

本來就不應該拿以前的情況來當作理所當然,
所以每位背著白袍的人都應該要去面對現在的情況,
不應該再一直"緬懷過去"

一直對於目前的情況自怨自艾,不會自己去找出路,
這點本來就不值得同情,
就像敗家怪醫前輩所說的"與其詛咒四週黑暗,不如點亮一根蠟燭。"

只是小弟也覺得,
沒必要一直去focus在收入這個問題上面,
畢竟那牽扯到個人價值觀、而且完全是因人而異的,

同樣是醫師,
當然有人是有著大把鈔票,月入百萬,
但也有人是領著微薄的死薪水,在偏遠地區服務,(當然哪個比較幸福就不一定囉:D)
就像同樣念商科,
有人可以進外商公司當高級主管,
但也有人為了兩三萬的月薪拼得要死,
每個你看到的個案,它畢竟都是個案,
它都是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經由不同的過程所做出的不同結果,
所以沒有必要比來比去,不是嗎?

唉,我好像讓大家更對醫生感到反感了....
真的感到很抱歉,不論是對各位前輩還是那位寫文章的學長,我都得說聲對不起~
大家要相信很多醫生還是很熱心助人的、很多醫生都會為了病人的微笑打從心底感到高興,真的。
小弟我不是有錢人家的小孩,我也不唸醫學系!

不過我覺得醫生本來就應該領取高額的薪資收入!


一般科系大學唸四年,醫學院卻要唸七年!
他們所投入的精神及金錢都比一般人來的多!
而且醫學是很專業的一門學問!
醫生們所接觸的事物都跟人命有關,這是不容許有一絲差錯的!
他們投入的這麼多承受的這麼多,為什麼不能有高薪呢?

再來我知道有很多人覺得醫生不該把金錢擺在第一!
我想請問現在社會上哪個行業不是以營利為目的呢?
台灣叫做資本主義社會,講白一點就是"有錢是老大"
如果說醫生不應該賺這麼多錢,那我覺的各行各業都不該賺這麼多錢!
因為各行各業也都攸關大家的生活!

讀書在我眼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以後可以找個好工作!能讓自己的薪水增加!
跟我說是為了培養品德跟修身養性,我覺得這種說法很奇怪!
請問會計學可以培養品德嗎?經濟學可以修身養性嗎?

全民健保我覺得根本一點都不好
像我這種一年生沒幾次病的人,幹嘛繳這麼多的健保費!
說是為了以後年老著想,在這種時代,政府政策朝令夕改,我倒覺得買個醫療保險比較實在!
那說是幫助貧苦的同胞,我覺得這就更奇怪了!
政府可以設立公立醫院,以便宜的收費來照顧這些弱勢族群,這應該是由政府來做的,但卻搞個全民健保,要全民買單!

很多人覺得現在醫生素質不好,看一個病人收那一點點錢,你要他品質要多好呢?醫生也是人,他也有家要養!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中,本來就該由市場機制來決定價錢!現在強制的限制醫生的收入,不就跟共產主義一樣嗎?大家都領一樣的薪水,那我幹嘛要做更多呢?細心看完10個病人也是這樣的錢,隨便看完10個病人也是一樣的錢,幹嘛不多看幾個病人多收錢!




發現那篇文章還真好套用!
剛稍微試了一下!
套成我的本科跟學習過程!
哈哈!!可以寫的比醫生更慘!!!(為了尊重原作!不便po出來!)


我高中死黨在當醫生!
常聽他醫界的一些黑幕!真的是個白色巨塔
我預言他會從一個熱血青年被磨成一個盡力就好的冷血醫生
這之間的轉變也就是當初我預言看透後沒立志當個救人的熱血青年的原因
生死的工作那種心靈的壓力不是很好承受的
我不反對醫生拿高薪!專業通常就該有基本物質上的肯定
但以錢的出發點來醫人!真的太可怕了!!
其實我一點也不意外, 有很多的醫師在抱怨
全民健保對他們的應得酬勞所造成的傷害.
但我比較意外的是, 這麼多優秀的頭腦, 這
麼多勤奮的心靈, 竟然找不出一個解法...

不只一次我聽過不同的醫師把全民健保比喻
作共產主義. 的確, 就結果而言它就是這樣子
的烏托邦. 而且我想不必多說, 大家都可以預
見它破產的一天. 現在就已經捉襟見肘, 寅吃
卯糧了, 更何況是三五年後?

那麼, 我就要問了. 在這可預見的三五年間,
我們這些優秀又勤奮的醫師們, 將做些什麼來
挽救台灣的醫療體系與醫病關係呢?

我猜想, 從健保工人的新聞台裡, 還會看到更
多的抱怨, 而那看不到的部份, 不外就是在這
尚未完全破產的健保補貼下, 搾取(比別的醫師)
更多的所得吧...
Aquila wrote:
undefined

既然Aquila您提到了健保,以及醫師對健保改革的無力,
就讓小弟來說些有關健保的事實吧。

健保之所以會有現在這個情況,
早在一開始推出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一開始的定價明顯過低,而且在沒有完善規劃下就急著推出,
(至於為什麼要這樣草草推行,對那段時間有記憶的人應該了解為什麼,
尊重mobile01的板規,恕小弟無法明確指出)
所以導致現在健保的財務窘況,
因此會有保費的調漲,以及後來的調整藥費、調整部份負擔、總額給付,
這些林林總總讓人看了像是在亡羊補牢的政策,
它的確是在亡羊補牢,因為一開始的政策就有明顯錯誤。

還有另外一個重點,
就是大醫院的蠶食鯨吞。

大家都知道健保局一直在推行小病去小診所、大病才去大醫院,
也就是所謂的轉診制度,
為的就是想要讓醫療資源可以物盡其用、不浪費,
讓真正有需要去大醫院的人可以有完善的照顧,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大醫院永遠都沒有病房、做檢查永遠都要排隊排很久、大醫院比菜市場熱鬧。

一般而言,
大醫院的主要收入來源應該是以病房收入為主,(也就是以住院為主要營業項目)
但是在台灣,很反常的每間大醫院的主要收入都是以門診收入為主,(也就是以看病為主要營業項目)
看看台灣各大醫院的門診每天爆滿的情況,
不難想像門診收入為大醫院帶來多少大把大把的鈔票,
要它們放棄這美味可口的肥肉?別傻了
所以掌管大醫院的各大財團進行杯葛,
硬是擋下了健保局原先的轉診制度計畫,改成對它們有利的方案

這邊補充說明一下有關轉診制度規劃,
要建立轉診制度主要是要先訂定民眾自行負擔部份的差價,
讓民眾自行去做出應當的選擇,
比如說同樣是看感冒,如果到大醫院看一次要花一千塊,到隔壁小診所看只要花一百塊,
這樣民眾大多都會選擇去小診所看就好,
而在財團的杯葛之下,成了現在的模樣,
到大醫院看或許只比去小診所看多個五十、一百的,
所以民眾就會紛紛選擇跑向大醫院,
而大醫院有了許多的門診民眾,就可以做更多檢查,向健保局撈更多的錢。

也就是說,現在健保所支出的錢,
有許多部份並不是真正的到了工作的醫師手上,
而是到了那些大醫院大財團大老闆們的手上,

因此,健保會有現在這副可笑的情況,
就是因為「一開始的策略錯誤」以及「大醫院的蠶食鯨吞」

對於這個情況,每個當醫師的當然都很了解,
畢竟是直接關係到自己的生計問題,當然需要去了解,
但是,了解後又能做些什麼呢?
對於那些既得利益的在上位者,醫師以一介平民又能做些什麼呢?
健保改革的問題牽涉到的層面太廣了,尤其是在什麼都攸關政治的台灣....

儘管如此,醫師們還是想要做些什麼,
於是醫師們走上了街頭,抗議目前健保策略的錯誤,
不過由於媒體只看到它們想看的、只報導容易炒作的,
大家又都只看到媒體所報導的,
所以就成了一場所謂「一群不知足醫師在喊窮」的遊行,
沒有人去關心醫師的訴求到底是什麼,
只在乎那些醫師是否太貪心

嗯,我必須要說,
雖然我上一段講得那麼熱血,
但不能否認還是有些醫師真的是為了喊窮跑出去的....唉

最後要說個小弟個人的見解,
健保這個制度在台灣是永遠都不會倒的,
原因很簡單,
民眾需要健保,政治人物需要民眾,
誰讓它倒誰就會被罵得狗血淋頭,誰就沒選票,
所以不會有人讓它倒。

SIG wrote:
那說是幫助貧苦的同胞,我覺得這就更奇怪了!
政府可以設立公立醫院,以便宜的收費來照顧這些弱勢族群,這應該是由政府來做的,但卻搞個全民健保,要全民買單!


這裡要說明一下,目前台灣的健保到底是商業保險或是社會保險這是未定論的。他期待以社會保險的費率還達成商業保險的水準,這個在目前是還行不太通的。

公立醫院收治弱勢族群,在米國就是這樣的,不過米國的郡立醫院或榮民醫院,跟有商業健康保險的醫院比起來服務差別甚鉅,這本來就是經濟運作的常態,但是要是這種差距發生在台灣,會有兩種事情跟著來。

其一,媒體會說資深名醫『都』只爲有錢人服務,老病殘只分的到『實習』醫師,事實上在資本主義發達的國家這幾乎是常態。世界頂尖的醫學雜誌主編,都來自史丹福、哈佛、霍普金斯等等名校,醫療水準高超,不過這些私立醫大附設醫院的收費,是台灣健保和醫療版面記者無法想像的,住個小院掉瓶點滴,沒有一兩萬美金走不出來,所以他們的醫療保險費用極其高昂。

其二,政府虧損的金額比目前更大,這個是因為沒有商業競爭力的公立醫院,其經營績效必定低落。

SIG wrote:
細心看完10個病人也是這樣的錢,隨便看完10個病人也是一樣的錢,幹嘛不多看幾個病人多收錢!

老實說,我寧可少看幾個病人,換取更好的生活品質。
大多數的醫師,不會因為要『多看幾個病人』而隨便看,多半是真的很累了,比如說早診看成夜診那種。


Aquila wrote:
但我比較意外的是, 這麼多優秀的頭腦, 這麼多勤奮的心靈, 竟然找不出一個解法...

解法當然有,只是這種院內事不足為外人道,醫界爭取的是下面這個。
合約簽訂了,買家付款的時候反悔說他只要出八折價,先前預付的九折金額還要還他,在商業社會,這種事情直接上法院解決,事情解決之前雙方都不做對方生意,不過如果買家是健保局,就會變成你還得繼續做下去,錢要還他,說句難聽一點的,那個消失的一折,叫作白嫖還要搶。這個折數每年還要增加,等於是每年利潤要多增加 10%,叫鴻海郭台銘、台塑王永慶來經營好了,事實上就算是長庚醫院,毛利率也掉到個位數了。
文山小藍謅記: http://thomas-lan.blogspot.com 癲癇進修劄記: http://nyepilepsy.blogspot.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