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oma77224 wrote:
要怎麼寄給我?我等你...(恕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神屍齊
您我感官與標準不同,判斷自然也不同。
我可以寫出我的感受,您也可以寫出您的感受。
您如果覺得我寫的傷了您的心,您大可體提出反駁嘛!
問題是,指責是很簡單的,推論卻是不容易啊。
寫評論,不是寫新聞,很難說中立不中立。
要評論一件事情,作者通常都會有自己的看法、判斷和結論;
有了看法判斷和結論,還算不算“中立”,這是見仁見智,無需爭辯。
再說,一百個人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看事情的切入點都會不同。
如果您的切入點和我的不同,我不能因為您寫的不符合我的主觀喜好,就說您不“中立”。
所以,我覺得寫評論,最重要的是內容要符合客觀事實,不能是主觀想象。
符合了這個前提,解讀及評述方式可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EQ是沒有分高不高尚的。
網路世界,虛虛實實,哪在意得了那麽多。
不同觀點,不是問題;
要反駁別人的觀點,也不是問題;
如果只有找渣,卻無法提出論據,那就有點小問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靈修大師只不過是你內心的幻覺和投影而已,
【沒有什麽靈性導師,真正的靈性導師就是你自己,
別人的說法是幫助,如果他有益於你的靈性,那就對了!
人生的路需要你自己去體會,學習,直到死亡........】
【當你是痛苦的,別傻傻地杵在那兒不動就行了,
也不要鑽進鼠動裡,這才是應關註的,
如果克氏的話幫助了你,那它是什麽師還是重要的嗎?】
我們都願用生命進行崇拜嗎? 管他!
我真的飽腹過嗎? 我自己清楚.
人家真的飽腹過嗎? 人家自己清楚.
還有其他事嗎?
說一下我的看法,看到這些對克的指控,很驚訝
我也驚覺到一件事,自己是否也把克當成偶像來崇拜
但他絕對是個另類思考的"訊息傳達者",而且對我很有幫助
至少不再無來由的恐懼憤怒焦躁
他是不是聖人?我不應該關心,但他教導的東西,對我而言
太實用了.沒有一大堆花樣,只有思想的對治
自問,聖人是什麽?.....我心裡的一個完美想像?
審視這個我塑造的形象有何意義?讓我增添對克的幻想嗎?
看到網路上,很多人都拿經的用詞和境界,來比較批判,
還一再引經據典,頭頭是道,問題是,自身是否已經證得?
孰不知,不斷提醒名相及文字不可執著.....
如此浪費口水批評,也不會令自己開悟,徒增煩惱罷了
其實,不論真偽,能看到這件醜聞,對我幫助蠻大的
導師只是傳達訊息者,
只有自己能幫自己解脫,自己才是問題的關鍵.
我還是會繼續閱讀克的教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超越恐懼發現愛
生活的目的就是自我发展。我们这儿每个人都在追求完善地认识自己的天性。 作者: 奥斯卡·王尔
如果真理可以讓我們完全自由,那要到何處去找尋真理?根據克里希那穆提所言,【我們無法從社會或其機構當中找到,也沒有辦法在有組織的宗教和教義中找到,更不可能在任何自助的精神導師或外在的精神「權威」身上尋獲,真理與永恆自由的希望無法來自某個教你做什麼、或相信什麼的人,只能透過你自己創造性的自覺獲得。】
在這本克里希那穆提的文章和演講選集當中,他帶領讀者對大眾普遍的關注做大範圍的探索,像是受苦與恐懼、愛與性、生命的意義和個人的轉化等,也談論精神導師、心靈的平靜、國家主義、當今危機,從頭到尾均與純粹真理和完美自由的基本追求息息相關。
整本書是當代一個有關人類基本問題的清楚論述,透過密集的自我察覺和正確的思考,親力親為,我們便活在自由——真正的自由,完全的自由,最初與最後的自由——之中。
自我關切與恐懼
在繼續這番談話之前讓我先問你:你生活中最基本而始終關切的事是什麼﹖如果撇開那些拐彎抹角的答案,直接了當地面對這個問題時,你會怎麼回答﹖
難道答案不是「我自己」嗎﹖如果我們夠誠實的話,大部份人都會如此回答。我關心我的發展、我的事業、我的家庭、我所住的那一小塊天地,我想要爭取較好的職位、享有更好的特權等等。我們大部份人主要的興趣都在自己身上,這個假設應該是非常合乎邏輯的。
也許有些人會認為我們不該對自己有那麼大的興趣,我卻看不出有什麼不對,只是我們很少有人敢誠實地承認而已。即使我們敢承認,仍然難免帶有幾分愧疚之情。總而言之,一個人基本上是關心自己的,因為各種傳統或觀念上的理念,卻又認為不該如此。但是一個人怎麼「想」並不是關鍵所在,它只不過是一個概念和想法而已,事實真相是,人在基本上永遠是對自己最感興趣的。
【只有經過格的試驗和實驗──理清他人說的是真是偽──我們才能夠自行發現真理。他認為,其他評估實相的方式,例如依賴權威或聖經經文,不過是把我們轉變成「二等人」。】
針對本書最後一個問題,【克氏很清楚地表示,他拒絕成為眾人的「典範」。】他在一九八二年的一次談話中說道:【【「演說者是為自己演說,不是為別人演說。他可能正在欺騙自己,他可能正試圖假裝成某樣東西。他可能有許多想法,而你並不知道。所以,要抱持相當的懷疑態:懷疑、發問……」】】
【他不僅拒絕擔任這類角色,同時極力主張,
不論在他身上或別人身上尋求任何形式的「典範」,都是心理上的殘缺。】
【藉著仰賴另一種權威,創造出一種孩子般的依賴、服從,
以及一種暫時但終究虛偽的安全感,這種做法「使腦子萎縮」。】
【它使宗教分裂,也往往使政治分裂,因為這類「眾人典範」的擴散,
無可避見地在「他們」和「我們」之間製造出「忠誠」的藩籬。】
【而這種麻木不仁的屈從,就好比內在衝突,徒然浪費能。
原本,實相不斷變化,而能量就是用來以不同的方式探索和回應實相──也就是生命的本質。】
我朋友剛好住在台南,會到01總部去查找你的IP,
會直接去找你發言的位置,記得不要躲哦。
他就是看不爽你挖別人以前的大做文章和言語輕浮囂張,
希望能讓你知道發言是針對文章而不是針對個人的。
後續的發展會通過私人信息聯絡,
告不告成無所謂,要你請假跑法庭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