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與公務員月退俸比較,真的差這麼多嗎?

特偵組 wrote:
我所謂的30年計算,是指這資金缺口是精算30年需要支付所產生的資金缺口,
算滿30年,是因為大約能撐的過這30年,舊制也差不多結束了!
所以正常來算除30是完全沒問題的
至於通膨因素,你要考慮的前提是,每年預算提撥足額2300億的前提下! 債務不會逐年累積,先拖垮地方財政在考慮!
現在很多地方國小老師排隊等退休,這些人每年退一批,每一批都要月退,10年下來,每年就有10批月退俸資金需求!


"正常來算除30是完全沒問題"?
目前政府預算1300億就足以說明, 除30是完全錯誤的

政府潛在負債計算, 是算30年內所需要支付的金額
這個金額並不是用每年2300億, 總共6.89兆這樣算

而是目前1300億, 逐年因退休人數及公務人員薪資成長, 而擴大到三四千億, 最後再因退休人數逐漸凋零而減少
這樣三十年下來, 總額6.89兆

就算真的要從現在開始提撥未來的經費, 也不需要提撥到每年2300億
基本上錢會滾錢, 前十五年比支出額度多提撥個三五百億當基金滾利息
(例如今年需支付1300億, 提撥1800億, 剩500億就歸入基金)
這樣三十年下來, 錢就夠了, 現階段根本不需要提撥到2300億

再說一次除30是完全錯誤的算法

特偵組 wrote:
公保也包含的醫療給付也不少吧,這部份勞保有些會負擔,有些轉由健保負擔
公保好像是一體承擔下來!
我所謂的人數問題是以資金缺口對照投保戶數,四兆多 vs 一兆多的資金缺口
前者有800萬保戶,後面大概算80萬
單位保戶的缺口只有3/10而已
要靠增提提撥來彌平,應該會比較容易吧!


公保跟退撫基金完全是兩回事, 講退輔基金破產問題扯到公保根本是莫名其妙

此外, 公保雖然也支付退休金, 但目前公保只有一次金, 所以公保虧損問題不大
雖然未來規畫會改採年金
但所得替代率實施之後, 即使公保採用年金制, 受限於替代率, 公保年金替代率將會相當低
甚至可以預期在替代率限制下, 很多人還是會寧願選一次金而不會選年金, 因為不划算

最後再強調一次, 容不容易破產看人數是不對的
人數高固然容易增加提撥, 相對支出也對, 不見得比較容易或不容易破產
基本上還是看破產時程最準
目前估算的破產時程, 退撫新制比勞保能多撐三年, 破產壓力應該是勞保比退撫新制大才對
獅王動力 wrote:
這時的退休公...(恕刪)

我有個想法,22k是新鮮人的薪資,如果3年後,還是領22k然後每天來網路上說人家錢領的多,這不知道要怪誰。我一直認為機會是留給努力的人,是吧!

IBIZA0408 wrote:
"正常來算除30是完全沒問題"?

目前政府預算1300億就足以說明, 除30是完全錯誤的


我們討論的是舊制吧!?

目前提1300億,日後昇到3-4000億? 跟直接除30算出2300億差異很大?

那要弄到這樣精細,我相信現在1300億,理論上應該在10-15年內適用舊制給付的軍公教會達到最大人數,應該是提高到5000億才對,然後隨者舊制適用死亡人數超越新加入人數後,慢慢的降低預算

整各應該是 山 字型的分配!


但是沒必要弄成這樣複雜吧!




退撫的軍職人員部分大概快撐不下去了!

此外


我還是那句話,人數目前才64萬 舊制新制缺口加起來有八九兆,

跟勞保人數的800萬缺4-5兆,相比

最終都會搞到要拿預算來救
難道真的放給他倒,誰倒執政者都會倒楣好吧!

況且有某人拿不到退職金?那其他公保勞保的退休人員肯定是全都搞一次領,不用10年
很快就可以搞垮兩大退休機關的所有基金


但是政府的預算有限,這1-20兆的天文數字缺口要救肯定沒法全救,
遲早要砍福利,總不可能只救公保不鳥勞保或是相反吧!

砍誰?當然是砍肥的!







IBIZA0408 wrote:
至於勞退雖然有可能會發生需要由政府彌補虧損的情況
但是勞退設定的保證收益還蠻低的, 目前平均收益在保證收益的3倍以上
除非台灣未來出現長期的負成長, 不然勞退要虧損到需要由政府彌補的可能性不高(恕刪)


我上勞保局網站查詢

累計提繳年資: 5 年 4 月
截至99年12月31日止,實際收益累計金額:14,918元
估算截至99年12月31日止,保證收益累計金額:8,172元

明明不到兩倍.


另外對於勞工的所得替代率, 我粗略計算如下(假設薪資漲幅, 物價指數, 利率等相同, 餘命23年)

薪資3萬,年資25年,自提12%:
(勞保) 25 * 1.55% + (勞退) 12% * 25 / 23 = 51.79%

薪資5萬,年資25年,自提12%:
(勞保) 49300 / 50000 * 25 * 1.55% + (勞退) 12% * 25 / 23 = 51.25%

薪資7萬,年資25年,自提12%:
(勞保) 49300 / 70000 * 25 * 1.55% + (勞退) 12% * 25 / 23 = 40.33%

不知您所謂的70%有沒有簡單的算式可說明
chou121 wrote:
我上勞保局網站查詢

累計提繳年資: 5 年 4 月
截至99年12月31日止,實際收益累計金額:14,918元
估算截至99年12月31日止,保證收益累計金額:8,172元

明明不到兩倍.


十年勞退平均收益率4.5%, 這是舊制勞退基金的數字
新制才五年而已, 而且開始對外投資只有兩年多
(監理會組織法96年3月才通過, 96年9月基金才開始對外投資, 94年7月到96年9月這段時間都只有銀行利息)
前三年是幾乎沒有收益的, 所以收益率比較低

chou121 wrote:
另外對於勞工的所得替代率, 我粗略計算如下(假設薪資漲幅, 物價指數, 利率等相同, 餘命23年)
薪資3萬,年資25年,自提12%:
(勞保) 25 * 1.55% + (勞退) 12% * 25 / 23 = 51.79%
薪資5萬,年資25年,自提12%:
(勞保) 49300 / 50000 * 25 * 1.55% + (勞退) 12% * 25 / 23 = 51.25%
薪資7萬,年資25年,自提12%:
(勞保) 49300 / 70000 * 25 * 1.55% + (勞退) 12% * 25 / 23 = 40.33%
不知您所謂的70%有沒有簡單的算式可說明


"假設薪資漲幅, 物價指數, 利率等相同"這個假設本身就有問題吧?
而且即使如此, 也不能用25/23這樣算啊

我用起薪30000, 薪資漲幅=利率=4.5%的條件下去跑
得出的結果是25年後薪資86280(加薪24次), 勞退帳戶本利和3238609
用23年餘命去計算每月可領多少, 結果是18856, 替代率是21.85%
25*1.55%+21.85%=60.6%

如果是用30000, 薪資漲幅=3%, 利率=4.5%的條件下去跑(這是一般的算法)
得出的結果是25年後薪資60983(加薪24次), 勞退帳戶本利和2740967
用23年餘命去計算每月可領多少, 結果是15959, 替代率是26.16%
25*1.55%+21.85%=64.91%


特偵組 wrote:
目前提1300億,日後昇到3-4000億? 跟直接除30算出2300億差異很大?
那要弄到這樣精細,我相信現在1300億,理論上應該在10-15年內適用舊制給付的軍公教會達到最大人數,應該是提高到5000億才對,然後隨者舊制適用死亡人數超越新加入人數後,慢慢的降低預算
整各應該是 山 字型的分配!
但是沒必要弄成這樣複雜吧!


差異挺大的咧
以通膨觀點來看, 未來的5000億, 並沒有數字看起來這麼大, 他大概只值現在的三四千億而已
如果照你說的以平均提撥的觀點看, 那差更大了, 提撥會有收益, 所以實際並不需要拿出6.8兆這麼多錢, 可能5兆就夠了

總之, 用平均的方式說"拿民國100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全案原編列1兆7896億2221萬元, 對照,約莫15% 要給舊制退休公務人員請領"
這種講法是絕對不正確的
以今年來講, 佔預算還不到10%, 大概7%而已

跟你估的差了一倍, 還說差異不大嗎?

特偵組 wrote:
我還是那句話,人數目前才64萬 舊制新制缺口加起來有八九兆,
跟勞保人數的800萬缺4-5兆,相比
最終都會搞到要拿預算來救
難道真的放給他倒,誰倒執政者都會倒楣好吧!
況且有某人拿不到退職金?那其他公保勞保的退休人員肯定是全都搞一次領,不用10年
很快就可以搞垮兩大退休機關的所有基金
但是政府的預算有限,這1-20兆的天文數字缺口要救肯定沒法全救,
遲早要砍福利,總不可能只救公保不鳥勞保或是相反吧!
砍誰?當然是砍肥的!


奇怪, 剛剛拿來跟勞保比的不是新制嗎?(新制退撫跟勞保誰破產壓力大)
怎麼現在話鋒一轉, 變成舊制+新制跟勞保比了?

舊制跟新制為什麼不該相加前面就講過了
不要討論到一半又跳針回前面從頭開始好嗎?
這樣討論得完?

勞退與勞保年金新制是這幾年才推出來, 軍公教卻已經享用很久了, 勞退勞保都是資方出錢, 資方經營不善有倒閉風險, 勞工有資遣風險, 此時軍公教人員有甚風險?

政府不是企業, 政府財政破產, 不是收一收不經營就算了, 是要流血的, 在企業裡頭, 永續經營或許只是一個口號, 可以轉手或拋售, 然而永續觀念卻是政府要列為最優先考量的重點, 兩邊邏輯是完全不同的, 除非是執政團隊認為目前政府可以倒閉可以轉手可以拋售..

軍公教的薪福, 必須與國家整體財政一併考量, 軍公教服務國家, 是只共享福不共患難嗎? 戰時, 軍人都跑光了, 這對不對? 道理很明顯的..

企業可以倒, 政府卻有不能倒的堅持, 除非是不打算在目前政府權力範圍內生活, 否則誰都有責任, 尤其是軍公教人員, 更應該要有比一般公民要負擔更大的責任, 不是嗎?

權利與義務是對等的, 國家財政赤字高, 各地方政府財政困難, 軍公教人員有何道理將政府講的好像是外人似的, 他們不就正代表著政府經營與管理團隊嗎?

政府財政, 反應在軍公教各項薪福上, 這有甚不合理? 若有不滿意, 有規定不准軍公教人員離開嗎? 軍公教人員本來就應該要比一般職業要更重視操守與忠誠...

軍公教薪福, 是跟著政府財政走, 不是跟著勞工走, 也不是跟著通膨走, 討論方向完全失焦..

在政府財政困難情況下, 各地方政府債台高築, 最後不就只好印鈔票, 不是嗎?

依目前狀況來看, 軍公教薪福理應縮減, 但同時稅制與各項社福制度也應該一併檢視, 健保二代會失敗, 最大問題就在家庭所得收入的認定, 而這一塊明顯與稅制等種種登記程序有密切關係, 但這一塊卻是政治不可碰觸的禁忌, 因為這會影響到政黨政治的資金來源..

台灣只有財團黨, 沒有基層黨, 否則許多陳年舊病為何不處理呢? 不動產市價登記, 不就是一個明顯例子嗎? 不動產市場這麼活絡, 可去年度課出來的稅, 居然與車稅差不多, 合理嗎? 財團業者找吳先生談一談, 市價登記就立刻喊卡, 不是要改革? 不是一黨獨大, 效率一級棒? 看來也沒甚鳥用..

2012年, 確實是應該要有第三方勢力出來整合藍綠政治對立並解決分配不均的問題, 因為國民黨文化已經重症難醫了, 相信有越來越多人有這樣子的感受, 因為生活體驗是最實際也是最現實的, 受照顧的就去投他們, 廣大不受照顧的, 誰管它是統還是獨? 肚子沒顧好, 佛祖也都沒辦法顧到..



道格吐司 wrote:
勞退與勞保年金新制是...(恕刪)


給你一個讚 . 政府財政問題才是重點 . 希臘政府破產殷鑑不遠 .
政府一直負債卻還要公務人員調漲薪資..............

一家企業負債不裁員才怪.........難怪人家都說政府都養一堆米蟲...........!!


上班煮火鍋........泡茶的我都看過.............通郎災!!
道格吐司 wrote:
勞退與勞保年金新制是...(恕刪)


不能按贊, 加個分好了. 很中肯的分析.
可惜目前檯面上的兩黨, 藍的不願改, 綠的也提不出什麼好方法, 所以鄉民只能繼續在這裡嘴炮了.


抱歉, 回文後才發現無法對這篇文章加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