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連他們自己系內的人都非常受不了蔣為文這個人..
這個連結是他們系內的教授(不確定職位為何)一篇致給蔣為文老師的公開聲明~
指在每次公開會議中都被蔣亂罵...
還有會議紀錄的DOC檔...
以下節錄公開信的內容
----
給蔣為文老師的公開聲明
賴院長、吳主任、各位老師:
本人簡義明這學期以來,在多次系務會議的場合,被蔣為文老師用非理性的語言咆哮與辱罵。
以致會議無法正常進行,甚至已經影響到系務的正常運作,因而有必要以此公開信的方式向各位說明。
從過去到現在,系上很多老師都被他這樣的發言「指教」過,只要意見相左,只要無法接受「台灣文學
只能是用羅馬字寫的台語文學」的定義,就會被蔣老師扣上「中國奴才」的帽子。
但是台灣文學應該走向這樣排他性的界定嗎?本系的發展要失去包容性嗎?如果用所謂中文所寫的作品
,都不是台灣文學,那麼,我們的文學史會看到什麼作品?誰的身影呢?曾經獲頒成功大學榮譽博士,
也在我們系擔任過客座教授的國寶級作家葉石濤先生,他一生只用日文和中文寫作,難道一生為台灣文
學奔走、奠定台灣文學精神的葉石濤先生,也稱不上台灣文學作家嗎?
台灣文學的定義與範圍,本來是學術與系所方向上的路線與理念之爭,但是蔣老師每每以扣帽子的方式
,輕易將他人貼標籤,甚至污辱謾罵。近來,本人深深感到我個人所受到的種種羞辱,已經不是我一個
人的問題,蔣老師情緒化的發言讓一切可能的討論與溝通空間皆被關閉,也讓他自己聽不進其他系上老
師的任何意見。其實,我們也都清楚,系上這幾年的紛擾,人事的動盪,關鍵的因素是什麼。
為了期許台文系能夠重回理性對話的運作常軌,拒絕系務會議被蔣老師惡性且不斷循環的言論給綁架,
本人公開一部份蔣老師在最近的會議中許多不理性、甚至近乎暴力的語言(請參見附件一),呼籲蔣老
師能夠克制自己言行,代之以更具建設性的討論,讓系務健康地運作下去。
也為了防止自己與系上同仁繼續受到無端羞辱,針對目前蔣為文老師惡質的開會言行,本人聲明,今後
將採取以下措施:
1、 日後,凡是任何會議場合,繼續出現這樣的言語暴力,我會立刻離席,直到場面恢復到可以理性溝通
為止。
2、 如果蔣為文老師再繼續用這種接近人身攻擊的方式謾罵與咆哮,並以不實的指控在公開媒體上造謠(
請參見附件二),扭曲系上事務、造成個人名譽毀損時,本人將不排除提出公然侮辱或毀謗的法律告訴。
簡義明 2011.5.26
-----
附檔有興趣的自己可以去看看~~
--
http://blog.pixnet.net/lbw
冷茶 wrote:
如果推行的是像這樣正確而且有義意的把台語轉為文字,我會樂見其成
如果只是為了去中國化而把自己祖先留傳下來的文字都扔棄,那也只是輕賤了自己的歷史
如果真的能100%如此轉換的話, 爭議會少非常多.
問題是一個地區的語言發展, 並不是完全跟著傳統下來的.
許多還是無法用傳統方式書寫的.
但完全的拼音化, 也非完美的, 韓國就是個例子, 諺文用了5,6百年了, 但許多時候也還是需要漢字輔助說明的.
許多人支持的完全漢字化, 又須長時間以及有個強勢的歷史過程引導來統一採用的文字, 如白話文的演進.
未來的演進會如何,誰知?
也許所謂的教會拼音法會成為完全漢字化"台語文"的"注音符號"也說不定.
排斥羅馬字母拼音法的人, 也不要過分排斥羅馬字母拼音, 會排斥主要還是因為不是從小就學.
羅馬字母拼音其實不會比30多個字的注音符號難學. 更何況他可用運用在許多不同國家的語言,
而注音符號, 以現況來說只有台灣在用.
豆豉英 wrote:
**********...(恕刪)
那個文如果你不會講閩南語的話,即使會拼,唸的出來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有些字我試著翻譯了一下,還真是看的痛苦得不得了:
kap:咖,就是"和"或"一同,一起"
tī:低,就是"在"
tiàm:但,就是"在"
ê:a~~,就是"的"
m̄:..打不出來,就是"不"
beh:杯,就是"要"
the̍:鐵,就是"拿"
hām:..打不出來,就是"和"
mā:嘛,就是"也"
lóng ài:龍A,就是"都會"
tang:當,就是"當"
soah:刷A,就是"卻"
Obama:歐巴桑(Obason)的親戚,大概是他家隔壁的大叔....
翻不下去了!看~
irsjx2vxo3ne3k84dr1dz4,r4pe8bez3/4ne3bq4bew2j92gea jx4hq me-2d8 e3hy4hi2ty k84!
ynneklai wrote:
改變語言跟書寫模式
是目前台灣所迫切需要的嗎??
還是只是為了特殊目的??
若說是全民性的話.
回答: 不是.
但對於一個區域性的語文,文學,文化,研究承傳上來說.
有需要.
再者, 我說的並不是改變 (因為本來就無一致), 而是記錄方式的統一.
台灣由於地位的特殊性, 常常會提到這類議題, 就反映較激烈.
以我接觸過的人來看, 其實在中國大陸地區的不同省份的人, 有不少對於自己區域的語言文化也是有很深的區別承傳意識. 愈南方愈明顯.
oviraptor wrote:
也割斷台灣過去文化的標準台語文的建立
過去的 "標準台語文"? 有嗎?
過去的文言文, 並不能等同於紀錄口語的閩南語文或客家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