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美食王國嗎? 還是沒人敢說實話?


asiacat wrote:
就這篇合理了, 有...(恕刪)
那位寫簡體字的朋友說的合理客觀俺認同,
回憶中的美食還是有點外在因素,想想以前的蚵爹,蚵仔煎,調味醬先不談,現在蚵仔少了粉漿多了真的還吃得到蚵仔的味道嗎?簡單的甜不辣魚酥羹,魚漿的比例已經少的可憐,現在幾乎只有在西門町跟基隆還可以吃到魚漿比較多的甜不辣﹝貴﹞,早期的排骨面只有薄薄的一層外皮或是清炸,如果回到同一地區已經是別人在做,可能就是吃到粉比排骨厚的窘狀,牛肉面依照40年前的水準沒有200塊以上就吃不到了﹝﹝賣200塊的他家房租貴﹞﹞﹝七八十塊的你只能吃醬油湯加牛味精調味運氣好還有一點牛油,老闆也要養家活口滳﹞,小時候吃到的焢肉飯,﹝可能只有簡單的紅燒料理,吃得到黑毛豬肉香味﹞再帶去吃,可能就是現在的簡單料理包,加上電宰的白毛豬,有形而無意,以前的貢丸湯純粹用豬肉打出來成本高,幾拾顆放在鍋裡煮自然形成的甜美高湯賣一碗裝一碗加上油蔥芹菜末胡椒粉迷死人啦,現在的把豬肉反覆的絞細加上大量澱粉攪拌由於口感不夠加上卡德蘭膠口感一流彈牙爽口都可以當乒乓球打了,但是豬肉的香氣已經沒有那麼吸引人了,早年龍山寺附近有幾家燙魷魚簡單的醬油芥末就好吃,現在如果有人推薦這個而到别的地方吃,踩雷的機率就很大了,因為用了鹼性物質把魷魚本身膨脹了兩倍口感差味道也沒了,但是賣相漂亮,奈何!俺文筆差 說的自己都看不太明白,俺的意思就是說朋友帶你去吃是他的回憶 思覺勝過味覺,而你是客觀的品嚐 ,或許外觀還一樣的食物味道已經普通了, 只因為毛利的追求不一樣 了,原物料上漲國民所得提高,毛利已經從三四十年前的追求三分利、一路攀升到現在對半賺 甚至有7分利的,售價不夠高的時候 ,你根本吃不到他回憶的味道

真的是閒 wrote:
那位寫簡體字的朋友...(恕刪)


老大年紀大了.有了三高太油膩的還是少碰了
好圖狼 wrote:
老大年紀大了.有了...(恕刪)
謝謝!我在臺灣這幾個月,盡量自己做著吃,一直秉持著少油少鹽,偶爾吃個紅燒肉,也會拜托店家給瘦一點的再次感谢

真的是閒 wrote:
那位寫簡體字的朋友...(恕刪)

呵呵呵... ...
閒大提示的,其實就是現在台灣飲食文化最大的危機--甚麼都要講究CP值。又要大碗,又要便宜。
偷工減料已經算好的啦--起碼吃了沒事。等而下之的各種人工調味料,甚至於餿水油、毒澱粉...
另一個問題就是一窩蜂。搞到後來就臭一條街。
要享受美食,要先學會尊重專業。特別是千萬別只計較材料錢(刺參、烏參,和海茄子價格可是天差地別),廚師的手藝、功夫才是真正的重點。
嘻嘻嘻... ...
閒大提到牛肉麵,劣者倒是想起一件陳年往事。記得的大大,應該都年逾花甲了吧--海龜肉。應該是民67/68年爆發的。當時好一陣子不敢點牛肉麵。記得後來還有“跳跳肉”,就留給大家猜了。
沒有關係,都收了--從前開封街有一溜子的牛肉麵店。價格便宜,頗受補習班的學生和附近上班族的歡迎。但是,吃不起的多啊,所以大概都點牛肉湯麵充飢果腹。哪裡來這麼多牛肉湯?劣者就親眼目睹啦--蘿蔔絲是也!
simonsu8879576 wrote:
呵呵呵... .....(恕刪)
自己做的卂目魚一夜干,把萬惡的多油魚肚留給別人吃看不出來好不好吃,但是衛生一定要嚴守

simonsu8879576 wrote:
嘻嘻嘻... .....(恕刪)
這個俺倒是不知道,有一段空窗期俺在美國洗碗回來的時候在鐵路醫院好像是鄭州路那裏,一個巷子有幾家牛肉面相連好多計程司機在那裏用餐,薄利多銷生意都不錯,牛肉湯鍋大咧咧的就在路邊,吃著面看著湯鍋,唯恐倒過來,味道還OK
先貼個前兩天貼上FB的....

時間晚上11:30左右
肚子餓餓想說出去買點吃的,家附近就剩一麵攤,
好吧,來碗榨菜肉絲麵,生腸,肝嗹.

生平第一次吃到這麼難吃的榨菜肉絲麵,
榨菜沒榨菜味,麵湯也不知加什麼顏色不對
也沒榨菜肉絲麵湯味.連生腸,肝嗹沾醬汁都不對.......




真的是閒 wrote:
俺這裏78月好花蟹不好買,很久沒做槍蟹了,提供另一種速成的做法,蟹洗幹凈切丁,另外生姜高粱酒加上自己喜歡吃的特定豆腐乳,少許調味調成醬,再把蟹丁攪拌一起,半天就可以吃了...(恕刪)

我可沒那功力搞這,還有去三友隆記吃吧.
cougar2015 wrote:
先貼個前兩天貼上FB...(恕刪)


<
搬到臺南 發現這一家北門路的醬園
榨菜很好吃,親朋好友還帶走不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