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示現貧女乞齋,教導我們要學習平等心...
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風,無二無分別,究竟如虛空。


以太陽為例,太陽照耀大地,不分美醜貴賤,
太陽不會說這個是垃圾,所以跳過,
太陽也不會說那個是寶,多照一點,
太陽亦不會分別哪個宗教好,哪個不好,
無分別普皆照耀...



這境界很高,絕大部分的人包括我都很難做到,所以只能當凡夫。


vu84vu wrote:
文殊菩薩示現貧女乞...(恕刪)

是誰認為我做不到,是誰覺的我是凡夫呢?
是我嗎?那我是誰?
我還是凡夫阿。

power000 wrote:
是誰認為我做不到,...(恕刪)

是誰在問問題呢?
vu84vu wrote:
是誰在問問題呢?...(恕刪)


無我呀,問問題的那個心識已經過去了呀。
大乘菩薩[ 六十位修證 ]的真菩提路 。 [六十位]為:
1.三漸次

什麼是三漸次?

據《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載,佛欲說修行地位,先說三等漸次之法,以此為根本。因為一切地位雖有淺深不同,皆以此三種而為進行之本。故經云:「如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是也。」三漸次,即:

[一、除助因]即祛除眾生助惡之因。助惡之因,如蔥、韭、薤、蒜、興渠五種辛菜,食此五辛食易引發淫恚,為邪魅所著,令天人遠離,是故修行之人,欲得菩提,必先斷除此等此類助惡之因。故經云:「是諸眾生,求三摩地,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也。」(興渠,葉如蔓菁,根如蘿蔔,出土辛臭。梵語菩提,華言道。梵語三摩地,華言等持。)....洋蔥

[二、刳正性]「刳」,剖、破也。「正性」,即眾生淫殺之性也。一切盜、妄等惡皆由淫、殺而起,故眾生以淫、殺之性為正性;若欲修菩提者,當破除淫、殺之性,勿令毀犯。故經云:「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是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三、違現業]「違」者,背、遠也。「現業」,即現行六塵境界所起之業。修菩提之人既能斷除五辛,不犯淫、殺,則於現前六塵之境違遠而不相涉。故經云:「如是清凈持禁戒人,心無貪淫,於外六塵,不多流逸。是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
來看看自己做到多少呢???
靠自力....就是要依此修!!
念佛法門  也是 要戒淫 殺



第1~3而已喔~~共60
小笨賢 wrote:
大乘菩薩...(恕刪)


我指的是,類似一位有德行的老人,一般都會被尊稱為「老菩薩」,不是指神佛的「菩薩」

應該就是表示,類似有德行、修為、有修行的好人或善人吧?

只是想問是不是有個標準就是?

看大愛電視台,好像常提到他們是走「菩薩道」,好像比較接近這個「菩薩」的意思吧?
Devin1927 wrote:


我指的是,...(恕刪)

以佛經為準.....
真的有決心 真的有照 60 位階 順序修證,才能叫 菩薩

Devin1927 wrote:
只是想問是不是有個標準就是?汗...(恕刪)

有喔

善事做多了
臉上會出現印鸞紋
這是行腳捐錢助人那類獨有,唸經不會有
只是改命之術不入佛門的眼
你問他們,他們不懂

火影兜 wrote:
有喔善事做多了臉上...(恕刪)


印鸞紋是什麼? 還真GOOGLE不到...
Devin1927 wrote:
我指的是,類似一位...(恕刪)


◎仗自力了生死法門,雖高深玄妙,欲依此了生死,又不知要經若干劫數。以約大乘圓教論,五品位尚未能斷見惑初信位方斷見惑,便可永無造惡業墮惡道之慮,然須漸次進修。已證七信,方了生死。初信神通道力已不可思議,尚須至七信位,方了生死。了生死事,豈易言乎。

即約小乘藏教論,斷見惑即證初果,任運不會行犯戒事。若不出家,亦娶妻生子,若以威逼令犯邪淫,寧肯捨命,決不犯戒。初果有進無退,未證初果,則不定。今生修持好極,來生會造大惡業。亦有前半生好,後半生便壞者。
初果尚須七生天上,七返人間,方證四果。天壽甚長,不可以年月論。此仗自力了生死之難也。

念佛法門,乃佛法中之特別法門,仗佛慈力,可以帶業往生。〖約在此界,尚未斷惑業,名帶業;若生西方,則無業可得,非將業帶到西方去。〗無論工夫深淺,若具真信切願,至誠稱念,無一不往生者。(三)復吳思謙書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7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