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KLEY3961 wrote:
打死都不認錯...自...(恕刪)
你我法律上認知上的不同..幹麻認錯..!!叭噗!想的的美勒!!
1951年9月8日.48國的戰勝盟國與日本在舊金山簽署和約
『此條約於次年真正的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 即1952年4月28日生效』
PS:引號加底線內容你是看不懂嘛...還是裝瞎..陸戰隊就是體能好外~還懂法律!!!瞭了嗎? 什~麼叫:真正的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還不懂趕緊回學校找你老師去吧!

臺灣加入連合國促進會
http://www.taiwanus.net/la/untc/t17.html
第二次世界大戰算來應該從1939年9月1日,德國不宣而戰,進攻波蘭,揭開第二次大戰的序幕,
到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直到1945年9月2日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正式簽署降書,
『但真正結束戰爭狀態應該是1951年9月8日,48國的戰勝盟國與日本在舊金山簽署和約,此一條約於次年,
即1952年4月28日正式生效,至此才真正的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有效條就是舊金山和約。』
山中無老虎只見剩猴子高來高去的耍猴戲
海 軍 陸 戰 隊 L V T 發 展 沿 革
諸元
(1)出廠年代:公元1940年。
(2)產製國家:美國。
(3)車長:29呎8吋。
(4)車寬:11呎8吋。
(5)車高:10呎1/2吋。
(6)車重:81780磅。
(7)乘員:3員。
(8)三0機槍:1挺。
(9)油箱容量:456公升。
(10)耗油量:每小時45公升。
(11)速度:陸上每小時30英哩;水上每小時6.8海浬
(12)爬坡(度):70%。
(13)攀登:3呎。
(14)越壕:12呎。
沿革
LVT萌芽時期:
1921年時期,美國陸戰隊少校艾理斯基於太平洋戰爭型態導致攻擊部隊困難之趨勢,進而研究發明一種可以登陸珊瑚島嶼工具而開始設計研究,由點滴構想,擴充到戰術思想,獲得准予研究發展的認可。
1924年設計初期試製第一輛登陸車輛,稱為克瑞斯式,由於不理想而告失敗。自1924年至1937年經過再研究改進後仍無建樹,致使多數兩棲作戰專家均認為橡皮舟是解決此一問題的唯一工具。
LVT研發階段:
1938年後,瑞伯齡將艾理斯構想深入研究,認為未來太平洋戰爭,珊瑚島嶼太多,非有克服珊瑚之登陸工具,不足為決定戰爭勝負,經過克瑞斯式改良而成的瑞伯齡式登陸車正式問世,並於1940年正式定名為LVT。
已經改良之車型有:1943年的LVT3C;1945年的LVT(4)及本隊現行使用之LVT-P5系列車輛為1950年改製而成,直至1974年正式在我國參加戰鬥行列。
LVT試用經過:
1942年的瓜達爾科那里戰役(澳大利亞北部附近);成功地擔任海灘上及困難地形之運輸任務。
1943年的塔拉瓦之役:曾以此車超越珊瑚礁,運送突擊部隊登陸,始確定為突擊登陸車輛。
1953年東山戰役(國軍突擊東山島,使用LVT C4)。將突擊部隊由艦至岸,安全運送登陸海灘,也證明LVT用於兩棲登陸價值。
1958年的鴻運作戰(八二三金門砲戰),使用LVT運補,運送了大批槍彈藥、運送民生必須品、更運送民心士氣,終於獲得台海戰爭勝利。
摘錄自http://hibu.tacocity.com.tw/i9.htm
LVT在台灣陸戰服役超過六十年,在退伍的官兵間有許多LVT失事的傳聞,但礙於過去軍方消息封閉一直未獲證實,軍方有記載的LVT重大傷亡除國光計畫那次之外,民國四十年五月八日崗山螺底山附近海域,有六十名官兵死亡;民國六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在高雄桃子園外海進行演習預演「聯興二十二號演習」,一輛LVT引擎熄火,艦艇沉入海中,登陸戰車內的二十二名官兵全部溺斃。
軍方規劃這批五十四輛AAV-7將部署在台灣南北,作戰半徑達五百公里,戰時可涵蓋全島,此外軍方也研擬當台北遭共軍占據,周遭橋梁遭炸毀時,AAV-7可從林口延淡水河進城,進行「反斬首」。
美軍陸戰隊在伊拉克戰中曾以AAV-7軍陸戰攻陷巴格達,在性能部分,具有五二五匹馬力,水上時速十三公里,陸上可達二十五至三十五公里,備有四十毫米榴彈發射器、十二點七毫米機槍、四管煙幕彈發射器等,可搭載十八名全副武裝的士兵。
摘錄自http://news01.cdns.com.tw/20060327/news/jdxw/010000002006032621311040.htm
**********************************************
PS:LVT-P5系列車輛為1950年改製而成..這車輛的基本型是兩棲裝甲運輸車改製而成的..懂了嗎?1952正式定為代號 LVTP5兩棲裝甲突擊車..1952開始量產共六型一千多輛..
山中無老虎只見剩猴子高來高去的耍猴戲
看不到其他文章的啦!!怎麼都說些垃圾!
喔對啊~你不是陸戰隊的~
找相關文章貼!別跟我貼上台獨標籤..扯上政治話題..OK
應你要求~來點~維基的..~爽!!
*****************************************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 重要相關
引用位置~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6%B5%B7%E8%BB%8D%E9%99%B8%E6%88%B0%E9%9A%8A
整編時期:
1947年國共內戰激烈化,9月16日重建海軍陸戰隊大隊於福建馬尾,下轄6個中隊
1948年與海軍警衛團併編為陸戰隊第1、2、3團
1949年3月擴編為兩個陸戰師並成立陸戰隊司令部於上海,同年移駐定海負責舟山地區及海南島之防衛;繼隨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至台灣,於高雄左營集中整訓
1950年-1952年9月,先後增編運輸車第1、2營、海軍陸戰隊學校
1953年6月接編越南富國島返回之「富台部隊」
1955年1月陸戰隊第2旅與陸軍45師併編為陸戰第1師,另增設作戰勤務團及新兵訓練營、11月陸軍780搜索團撥編本隊
1957年4月成立陸戰隊士官學校,6月成立艦隊陸戰隊司令部
1959年新兵訓練營,擴編為新兵訓練中心
1962年3月成立警衛第1營
1965年2月成立警衛第2營
1966年9月陸戰隊第1旅與陸軍81師併編為陸戰隊第2師
1967年成立登陸戰車指揮部
1968年9月裁撤艦隊陸戰隊司令部,另成立恆春基地指揮部
1969年3月將戰車指揮部更名為登陸戰車團
1971年6月陸戰隊檢診所擴編為陸戰隊醫院,同時成立憲兵連
1974年4月恆春訓練基地擴編為三軍聯訓基地,1975年戰勤團基地工廠,擴編為陸戰隊專用裝備綜合基地工廠
1969年3月新兵訓練中心與三軍聯訓基地指揮部併編為陸戰隊77師
1981年成立特種勤務隊與兩陸戰師反裝甲連
1983年5月由戰勤團保養營與保養排併編為工兵戰車保養連
1984年7月裁撤陸戰隊77師,恢復三軍聯訓基地指揮部及新兵訓練中心
1985年4月裁撤空觀隊,10月陸軍船舶營駁車連撥編本隊,定名為兩棲駁運車連第1、2連
1986年1月海軍陸戰隊學校及陸戰隊士官學校合併,7月改編陸戰隊醫院為醫務所,9月由兩陸戰師岸勤營,併編為戰勤團岸勤99營並成立2陸戰師化學兵連
1987年9月空軍防砲209營第4連及空軍防砲211營第2連改隸本隊,編入2師砲兵團
1988年7月豫劇隊奉命編實,9月編成政治作戰連
1995年12月豫劇隊改隸教育部
定編時期:
1997年7月起執行「精實案」,本隊精實為司令部15個處、組,轄陸戰旅、守備旅、基地警衛旅、烏坵指揮部、新兵訓練指揮部、兩棲偵搜大隊、登陸戰車大隊、補保大隊、工岸大隊、通信大隊、綜合保修工廠、隊部營等13個單位,管制陸戰學校、三軍聯訓基地兩個單位
山中無老虎只見剩猴子高來高去的耍猴戲
引用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6%B5%B7%E8%BB%8D%E9%99%B8%E6%88%B0%E9%9A%8A
海軍陸戰隊 退伍名人
秦漢(藝工隊)
張菲(藝工隊,210梯次)
徐明
孫越(前演員,現為慈善家)
馬英九 (現任中華民國總統,時任後勤軍官)
陳松勇
豬哥亮
張震嶽(陸戰隊龍泉中心新訓,結訓抽籤,改分發為海巡)
顏正國(好小子系列童星,後因吸毒被捕)
鄭余亮
陳志偉
陳進興(白曉燕命案的主犯之一,犯案多起,後被槍決)
張志輝(白曉燕命案共犯,陳進興的妻舅)
張錫銘(于國柱綁架案主嫌,惡龍集團首腦)
王海倫(紅孩兒成員)
陳志朋(藝工隊,508梯次)
李興文(藝工隊)
胡瓜(藝工隊)
傅子純(民視演員,龍泉新訓中心教育班長,667梯次)
陽帆 (藝工隊)
阿龐
何冠穎(本土劇演員,本名何升楷,518梯次)
陳國華(忍者少年)
溫兆宇(小彬彬)
沈志朋
高山峰
龍邵華
邢峰
曾陽晴(兩性作家,金門、烏坵心輔官)
劉畊宏
李茂山
黃仲崑
利菁(名主持人,因性別問題並未實際服役)
潘武雄 中華職棒統一獅隊外野手,627梯次於左營退伍,為非國訓隊退伍之球員
*********************************************
怎麼殺人魔王陳進興也在列??
山中無老虎只見剩猴子高來高去的耍猴戲
那是我這輩子唯一覺得 我好想衝山頭 呼吸新鮮空氣!! 也別被關在裡面 流汗 流到好像泡過水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