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非常不認同他的母親在媒體上指責救難人員的不力,
第一個要了解的是,隨便問一個登山界的學長,或是上網搜尋一下,
白姑大山,在登山界跟本就是中高難度的路線,他以為去郊遊健行嗎,
說一句難聽的,沒有屁股就不要去吃那泄藥,
一個人獨自去爬這種高難度的山,跟本就是拿生命開玩笑,
如果不小心被落石打到,或是扭到腳,怎麼辦 ? 確定一定有收訊嗎 ?
連基本的無線電通訊器材都沒有,帶了手機就去,山上是有地方充電嗎 ? 沒電,出事怎麼保持聯絡求救
好說也找一個伴同行,才能互相照應。
一大堆人上山去搜救,大家累得半死,沒救到就怪那些拼死拼活在救人的不力。
真的是不認同。
特別是,口口聲聲說要國賠,
沒叫妳們家人訂便當給那些辛苦的搜救隊就不錯了,還要這樣說
osamu wrote:
警消原有的勤務及訓練再加重這些山區救援的相關項目~~
那麼您是覺得.........
是否需要各縣市成立山難特搜隊還是各區軍方部隊中有獨立的山難特搜連?
這樣專職從事相關的訓練及任務,隨時為少數山友待命?
或為某些沒做好行前準備而不能為自己安危負責的山友扛責任?...(恕刪)
先不論遇難者的是非對錯.
養一支國家級的專業山難救援隊伍對台灣很難嗎?
"這樣專職從事相關的訓練及任務,隨時為少數山友待命?"
你知道台灣一年有多少人次登山嗎? 稱不上"少數"吧?
不該成立這樣的專業隊伍嗎?
且很多山難的發生並不是因為"沒做好行前準備"!!!
許多案例山難是發生在各方面準備充份, 且資深的山友上!
真正發生的"意外"!!
而此次受難者, 若是能安全下山, 除了歸功運氣好,上天眷顧外還能講啥
(當然他沒有那麼好運)
有人去怪那些搜救人員嗎? 有人去要他們擔啥責任?
該檢討的是台灣數十年來整體的山難救援體系及架構.
如果是以您這樣的邏輯, 消防署應該不用成立.
imhung wrote:
個人比較認同前面網友所說,在入山前強制檢查攜帶物品的建議.
另外也有一個提議,在難度比較高或是出事次數比較多的山,能否限制要有團體登山一定以上次數(例如十次以上),才允許獨攀?
我不爬山,我只爬枕頭山....(恕刪)
其實也有遇過裝備一流, 但連最基礎的背包打包配重都做不好的...
甚至連自己帶的器材都不太會用, 甚至錯用的....
國外的強制職業登山嚮導制(要取得資格不易)嚴格管理入山, 才可能降低山難發生.
但台灣有原住民這個特有因素, 是助力但也在某些狀況是阻力.
基本上台灣有太多山區根本不適合獨攀.
且有太多狀況是一個人有再好的裝備再強的技能但無法處理的.
沒遇到都沒事, 一遇到就掛了! 等發現異常,外界連救都沒辦法..
很多山區失蹤案都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