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心 wrote:今天士林夜市會變成每...(恕刪) 一個觀光景點要有知名度靠的不是在地人而是外地客外地客到一個景點,如果沒做功課他所吃到的東西好吃與否,環境等就是這個景點給他的最後印象現在網路很發達當他吃到一個不好吃的東西除了向親友說以外也可能會上網發文抱怨(通常人在抱怨時,只會講壞的,很少會提到好的部份)這是以前資訊不發達時所不會發生的事情當有人看到文章也許會一傳十,十傳百對這個景點也算是一個傷害就像你說的到塞納河畔喝咖啡假設我看到負面的評價(難喝,又貴,環境髒亂)那即使那是一個很著名的景點我也不會去目前夜市的攤商只在意成本及賺錢上並沒有考慮到品質這是削價競爭及有些人看到龐大的利益沒有技術也跑去擺攤,所造成的結果這件事情被大眾重視也許也是好事讓攤商能好好自省改善一下另:我不去士林觀光市場吃東西吃過2次蚵仔煎都害我拉肚子...
remo2919 wrote:所以你覺得那些攤商,抱著就是賺消費者初來乍到的無知,就作這種"一次生意"的態度,是ok的?是消費者活該的? 我沒這麼說,簡單幾個例子,就像我老婆是新竹人,一輩子沒去過高雄,幾年前跟我結婚後,過年時才跟我回老家,到了高雄,一定要去六合夜市"朝聖",因為她已經嚮往六合夜市快30年了,回到家還念念不忘那人擠人與高雄熱空氣中的食物氣味...即便後來幾年,我帶她去過瑞豐,大寮,甚至去台南花園夜市,她都不認為這些夜市比六合好,她的評論是,雖然這些夜市東西比較多,也比較好吃多樣,雖然也是人擠人天氣熱,但是少了一種感覺.是什麼感覺呢? 就是朝聖的感覺所以我認為,這件事要分成兩方面來討論:一.以觀光夜市的角度:當這個地方成為人們朝聖與觀光的目的時,裡面賣的東西是什麼,價錢如何,好不好吃是觀光客的重點嗎?當一個地方都是觀光客時,人家只要吃蚵仔煎與花枝羹,你是一家賣越南河粉的,人家天天高朋滿座,你門可羅雀,你有一大家子要養,租攤子要錢,買食材要錢,你是否要堅持你的口味與傳統?當你的攤子也賣起了熱門產品,當你發現亂做有人買單,價錢抬高也有人買單,材料不新鮮也沒人回來抱怨,你是否堅持口味要道地,價錢要合理,食材要新鮮?我不認為無良商人是對的,不過有市場就有他們,我們再怎麼討論,他們還是無視,繼續賣這些東西.二.以單一客人的角度:當你是一個觀光客,你好不容易來了台灣台北,你只聽過士林夜市與華西街,你的朋友要帶你去別的沒聽過的夜市,你會做何想法?(換個講法: 你是一個觀光客,你千辛萬苦來到了巴黎,你要到塞納河左岸喝咖啡,享受午後悠閒時光,你的當地朋友跟你說,左岸的咖啡不好喝,都是噱觀光客的,帶你去另一家更好喝更便宜的,就是他家樓下的簡餐店,你會就範嗎?)當你是一個在地人,你會天天去吃士林夜市嗎?我20多年前就住在大南路那邊,我也很少吃夜市,都是吃自助餐;所以當我偶爾去夜市,發現某攤又難吃又貴,我就再也不光顧了,所以在地人會是攤商的目標嗎?我們當客人的,只能以抵制來消極抗議,今天媒體吵個幾天就沒事了,觀光客還是繼續塞滿地下室,東西也不會因此變好吃
陳傻傻 wrote:一個觀光景點要...(恕刪) 觀光客的思考方式很簡單我到這就是要去OO景點 吃XX食物不管網路名聲傳的怎樣 我沒吃到就像沒來過這像淡水阿給阿給裡面有什麼 魚漿 冬粉 豆皮 辣醬我每次吃都覺得很普通(沒到難吃但也不算好吃)但每次去都會想說「來都來了 吃一個吧」
筠心 wrote:我沒這麼說,簡單幾個...當你是一個觀光客,你好不容易來了台灣台北,你只聽過士林夜市與華西街,你的朋友要帶你去別的沒聽過的夜市,你會做何想法?(恕刪) 我會很開心因為相信在地人的眼光嚐嚐真正在地人所謂好吃,平常會吃的食物而心態上只是想要與別人有共同曾經到此一遊的想法.那就例外了...今天會把士林夜市挑出來講就是因為會影響到觀光客對於這足以代表台北?的"美食"小吃觀感那真作爛.不會影響到當地人而是觀光客對於台北所謂美食的定義造成疑問提出來是好事能不能被別人講這就是肚量問題了
Dracula6502 wrote:我會很開心因為相信在地人的眼光嚐嚐真正在地人所謂好吃,平常會吃的食物而心態上只是想要與別人有共同曾經到此一遊的想法.那就例外了......(恕刪) 有私房景點雖好。但難得造訪,多數人一定希望能親身走走,旅遊書籍上介紹的知名景點。就像千辛萬苦到了巴黎,有人跟你說千萬不要去巴黎鐵塔。自己心裡還是會覺得很為難。有時候就算是去踩地雷,畢竟也是自己的體驗。要怪就怪,為什麼旅遊書籍,會把士林夜市,行天宮,華西街,列為旅遊景點。
Dracula6502 wrote:我會很開心因為相信在...(恕刪) 我爸是外省老兵,15歲被拉軍伕來到台灣...幾十年後,有機會回到老家,發現老家已經沒有認識的親人了,小一輩的都已事業有成...這幾年因為網路發達,我們小一輩的親戚們都連繫上也比較密切,加上他們經濟還不錯,所以也會來跟團台灣玩,不過礙於無法脫團,每次都沒辦法干涉他們的行程,頂多找一天請他們吃一頓.對於他們來說,台灣的食物量又小又沒味道,即便是我們認為超好吃的大餐廳,他們也覺得不好吃.我媽娘家家族是跑船經商的,親戚多半在國外,因為家族有長輩在高雄,所以一些在國外出生的第三四代親戚也會回來,對於這些黃皮膚的外國親人(國台語都講不好,甚至只會西班牙語),台灣的食物一點都不好吃,又鹹又油...這時我不禁想,對於觀光客來說,我們這些在地人的美味他們也會覺得好吃嗎?也許對他們來說,真的只是到此一遊罷了...回到塞納河畔的話題,像我老爸根本不吃西餐不喝咖啡的,到了巴黎也要附庸風雅的去左岸喝杯咖啡,對於他來說,整個歐洲行都吃些又冷又沒味道還吃不飽的東西,不過他常抬頭挺胸的跟他那些朋友說,我兒子帶我去歐洲玩,我也有去左岸喝咖啡喔(翻照片)~~~然後享受那些人羨慕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