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差距到底要怎麼縮小

請問大佛該從哪一頁看起

我不想從第一頁開始翻文阿

雞南佛 wrote:
請問大佛該從哪一頁看...(恕刪)


從19、20頁差不多吧
撃っていいのは、撃たれる覚悟のある奴だけだ
我終於翻完了

只覺得小康說的50000是多了點
朋友耶,好朋友耶
少說也打個95折

________________分線
完全看不出來那裡能告了
害我剛剛還很認真的去思考這個問題
小弟是個水電工,身體像個水電工,能力只是水電工,服務也是水電工,夢想就是水電工。
spycam wrote:
限mobile01(...(恕刪)


我想對方應不會理你,
就怕你到時下不了台。
勸不聽,
請告。
慢走。
台中小康 wrote:

我想對方應不會理你,
就怕你到時下不了台。
勸不聽,
請告。
慢走。
(恕刪)



書名:【質疑克里希那穆提】

-大衛.斯吉特(David Skitt)

在與阿希特.彰德瑪爾(Asit Chandmal)及博姆的對話近尾聲時,克里希那穆提談到了弟弟尼亞(Nitya)去世時他的反應:【「絕對沒有離開這上頭……離開那種悲傷、那種震驚、那種感覺……克並未隨慰藉而行……事實就是這樣。」然後,心智的另一個次元可能開始起作用。我們可能很難以這種方式「保留」經驗,】而在氏與美國哲學教授瑞尼.韋伯(Reneen Weber)的對談中就討論到這點。

  這次的對談很清楚地讓我們曉得,克里希那穆提的「教誨」如何深入人類共有經驗的核心。他告訴我們如何面對這類經驗,他不要我們接受這類經驗,而是要我們去試驗。在他與伯納.雷文(Bernard Levin)的對話,他【猛烈抨掌教和信仰,認為它們是通往了解的障礙。】






【只有經過格的試驗和實驗──理清他人說的是真是偽──我們才能夠自行發現真理。他認為,其他評估實相的方式,例如依賴權威或聖經經文,不過是把我們轉變成「二等人」。】








  針對本書最後一個問題,【克氏很清楚地表示,他拒絕成為眾人的「典範」。】他在一九八二年的一次談話中說道:【【「演說者是為自己演說,不是為別人演說。他可能正在欺騙自己,他可能正試圖假裝成某樣東西。他可能有許多想法,而你並不知道。所以,要抱持相當的懷疑態:懷疑、發問……」】】




【他不僅拒絕擔任這類角色,同時極力主張,
不論在他身上或別人身上尋求任何形式的「典範」,都是心理上的殘缺。】






【藉著仰賴另一種權威,創造出一種孩子般的依賴、服從,
以及一種暫時但終究虛偽的安全感,這種做法「使腦子萎縮」。】






【它使宗教分裂,也往往使政治分裂,因為這類「眾人典範」的擴散,
無可避見地在「他們」和「我們」之間製造出「忠誠」的藩籬。】







【而這種麻木不仁的屈從,就好比內在衝突,徒然浪費能。
原本,實相不斷變化,而能量就是用來以不同的方式探索和回應實相──也就是生命的本質。】









  書中的對談和討論大部分熱情而幽默,就連和劇作家兼廣播業者隆納德.艾爾(Ronald Eyre)探討死亡也不例外。本書編輯曾試圖現當時情境,可惜沒有成功。

  克里希那穆提所說的,是一種有西方思想的東方宗教哲學嗎?讀者可在克氏與佛教學者瓦爾波拉.拉胡拉(Walpola Rahula),和天主教耶穌教會神父尤金.沙勒(Eugene Schallert)的對話中找到答案。這些內容可能會令將克氏歸類為「東方玄想家」的人士十分訝異。事實上,克氏關懷西方思想,也對西方思想提出許多精闢的見解。艾麗絲.莫多克(Iris Murdoch)就指出,深受西方哲學薰陶的她,可以舉出柏拉圖來闡釋克里希那穆提的某些論據。另外,湯瑪斯.霍比斯(Thomas Hobbes)的名言:【「曾經內省的,應該知道其他人的思想和熱情。」】也令人想起 克里希那穆提的主張:「我就是世界。」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







  曾有西方哲學家以類似克里希那穆提的方式探討自我的問題──不過,嚴格說來,卻不像他這般廣泛而深刻地描繪出日常經驗的含意。當維根史坦(Wittgenstein)說「個人的感受和自我是同樣的,它們患難與共」時,有些讀者可能會覺得這話和「觀者就是所觀之物」並無差異。「難以捉摸的『我』」更重申了如休姆(Hume)和萊爾>(Ryle)許多哲學家的主張。然而,儘管這些主張相同,但在哲學和心理學上,談到「個人認同」和「意識」這兩大課題,至今仍無人和克氏持相同的見解。而神經科學家們更在腦中尋找「控制中心」,但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成功。






下不下臺重要嗎?
面子會比裡子重要嗎?
重要的是有本事發言侮辱和人身攻擊,

就有本事承認并真誠道歉,

而不是反客為主的將盲點推回給我扯什麽下不下臺的。
台中小康 wrote:
我想對方應不會理你,...(恕刪)


我覺得重點是
人家不道歉
自己也不告的話...
那才是真正的下不了台........


=============
我家有經驗啦
去警局報案,開三聯單
等待幾個月會有法院開庭通知
剛開始是在台北
等到查到被告是在高雄,被移交高雄地方法院

嗯哼......
最後頂多是開庭2,3次..其實還好
過個一年以後...判決書下來

至於民事訴訟,提告者好像需要付訴訟費用
和刑事不太同.....
請勿購買韓國品牌,買伊索比亞的產品人家還會和您說謝謝,買韓國產品他們只會笑你笨再桶你一刀
終極的道路, 再來一次共產黨吧, 前提是你對台灣人的素質有信心
神戶齊 wrote:
我覺得重點是人家不道...(恕刪)


這位先生,戰場換地方摟~

請移駕至此~

撃っていいのは、撃たれる覚悟のある奴だけだ
ryoma77224 wrote:

這位先生,戰場換地方摟~

請移駕至此~...(恕刪)





  一九八○年代在紐約,克里希那穆提曾針對第一個問題答道:【「影響少之又少。」】至於第二個問題,在他去世前不久說過,沒有人曾接觸到他所說的意識,後來,他又補充道:「如果人們奉行這些教誨,也許會領略一二。」

  【對我們之中的有些人來說,這可能是重點,也許令你鬆一口氣,然後把這本書束之高閣。畢竟,這些教誨太難。】不過,克里希那穆提所提出的問題,卻不那麼容易揮之即去。例如,【「所謂的智慧就是了解愛是什麼」】,或【「別為未知做準備」】等評語,仍舊縈繞在腦海中。悄悄環顧周遭,看看是否出現了令人振奮的徵兆(其實,我們並不曉得這徵兆生得何形何貌),看看是否有人已經實行了克氏的教誨,徹徹底底地改變了。








【【一個人只有盡其所能測試過和應用過克里希那穆提的教誨,才有資格判斷克氏所要求的是否不可能做到。】】這是克氏留給我們的難題。








【【你可以把克里希那穆提所說的話,解釋成一種無止境地探究人類的狀態。但是所有解釋的價值,包括上述這句話,不一會兒便煙消雲散。】】






就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說:「讓我們非常清楚地知道解釋止息於何處,真正的覺知或體驗始於何處。
目前為止,你可以跟著解釋前行,【但剩下的旅程,你必須自己探索。】」

  





所以你從頭到尾都是抱著和別人掀開罵戰的心態來的?
大家會對你留下深刻印象的。

房價別再莫名其妙推高啦
每次都空包彈後房價就漲,然後煙霧彈消失房價卻不會跌......
貧富差距不會變小,只會變大啦
ALINE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