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道德淪喪,就這麼簡單而已從小到大教育的是禮讓老弱婦孺壓根沒博愛座不博愛座只要有心,到處都有關懷與溫暖也罷,台灣的填鴨式教育無所不在不過有時候讓座老人家會不好意思這時候就要很大方地操台語半推半拉老人家坐下然後往前擠說我快要下車了、別在意別在意(留下背影)唉...那幾個在那邊爭博愛座不能坐的ID我都懶得點出來一個一個砲了幾歲人了書沒讀好也該有點社會經驗多跟家裡長輩聊聊天長知識好嗎?
等你老了,斷手斷腳了,生重病了,才會明白多走幾步有多累.為什麼博愛座總是在入口,或門口。看你們好像認為坐 博愛座很光榮很了不起似的,被人罵了,只要不是自己的相關長官,親屬就不當一回事。還有回文說一大堆,其實只是“懶惰“不想起來而已。那就祝你們永遠都年輕力壯,不會老,不會出車禍更不會生重病,天天都可以去跟“弱者們“搶博愛座來坐,來表現自己很強很厲害。
上車遇到老弱婦孺:讓座的時候別動聲色,也別大張旗鼓。站起來用身體擋住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給需要的人,然後裝作下車走遠點。人太多實在走不遠,人家向你表示謝意的時候微笑一下。cokecolatw wrote:不過有時候讓座老人家會不好意思這時候就要很大方地操台語半推半拉老人家坐下然後往前擠說我快要下車了、別在意別在意(留下背影
lijiande wrote:等你老了,斷手斷腳了...(恕刪) 您誤會了吧,認知差異也不須損德咒罵他人。這篇文章多數人的立場都支持讓坐,也都會身體力行。只是從小教育,並沒有告知不允許坐博愛,而是教導先選擇一般位,再其次考量空出的博愛座,若見有人需要位子,立刻起身。現在癥結在於,一部份認為博愛本來就"不可坐";另一部份誠如上述所言,認為有"優先次序"之分。不認同優先次序的人,可向教育部抗議為何老師這麼教導。提醒心臟不夠強的人別來這棟樓LDS撒尿牛丸,免得沾惹一身腥...
台北市公車也是不知變通過去是前門上車、後門下車所以博愛座設置在前門附近的單人座而現在幾乎用悠遊卡都是後門上車、前門下車感應博愛座卻依然設置在前方照理說應改到上車入口的附近...不過腦殘政府人員嘛沒注意到+沒作為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