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全台為DEHP, 食品罰則太過於寬鬆,廠商無警惕!


fcu8809 wrote:
政府最喜歡逢場作戲,你再看塑毒風暴平息後,廠商會不會繼續"毒"害大家;現在只是非常時期,

廠商及衛生署,互相在演給民眾看而已;朋友在飲料店工作,衛生局抽查...只是隨便看看而已,

簽個名就當作來稽查過了;媒體所拍的店家稽查,才仔細做個樣子.


台灣人很健忘的,如何學習自保比較重要!


選舉人物不是都是在演戲嗎?
只是演得好不好而已
演的好
選票就多

台灣民眾要學會自保
政府靠不住
oldchang1205 wrote:
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恕刪)

我實在很不想暴露,我就在環保署xxx,擔任…什麼工作,用這類的身份來表示權威。

兩岸多少歷史專家,講述近代史: 國父孫中山 領導革命,創立中華民國…。
如果民國建立前後的知識份子,能乘時光機來現代,必然跌破眼鏡。他們認識黃興、楊衢雲、陶成章、袁世凱…
孫文這號人物他們可能還很陌生,這人不是在美國餐館打工嗎?,還有那個"青天白日"民國成立前也從沒見過這東西?

是啦!我不是教授啦,我就說DEHP叫什麼難分解?還差遠的。
立委都被砲蟲成蜂窩了,教授這麼說也可體諒啦。

酒精比DEHP還難分解、危害人體更大,論LD50(口服小鼠致死量),啤酒毒性還比這次最毒的運動飲料(34ppm)還毒1000倍。

第1類,都是戴奧辛,DDT...這類的萬年劇毒大咖,突然來個可以一般掩埋處理的小朋友DEHP要排排座。真的很幼稚也
以前和未來的論文,法規、公文…,都要 第1類 毒化物xxxxx(請看註1)
註1:DEHP除外。
wen75 wrote:
我實在很不想暴露,我就在環保署xxx,擔任…什麼工作,用這類的身份來表示權威。


你在環保署擔任什麼工作與我何干, 在環保署擔任這麼權威的工作, 你大可投書 callin反駁

那些你認為不對的政策, 最少最少 你老闆在電視上 在版上被K得滿頭包, 你也應該出來說說話吧

wen75 wrote:
兩岸多少歷史專家,講述近代史: 國父孫中山 領導革命,創立中華民國…。
如果民國建立前後的知識份子,能乘時光機來現代,必然跌破眼鏡。他們認識黃興、楊衢雲、陶成章、袁世凱…
孫文這號人物他們可能還很陌生,這人不是在美國餐館打工嗎?,還有那個"青天白日"民國成立前也從沒見過這東西?


民國成立前後的知識份子會對孫文陌生? 這相當好笑, 是隱居在桃花源的知識份子嗎?

突然來這麼一段, 你不覺得你很跳tone?

wen75 wrote:
是啦!我不是教授啦,我就說DEHP叫什麼難分解?還差遠的。
立委都被砲蟲成蜂窩了,教授這麼說也可體諒啦。


多好分解也沒看你提個數據出來瞧瞧, 總有個科學定義吧,...

看來您是毒物學的權威囉, 教授看到你也得退到門口是吧....

wen75 wrote:
酒精比DEHP還難分解、危害人體更大,論LD50(口服小鼠致死量),啤酒毒性還比這次最毒的運動飲料(34ppm)還毒1000倍。
第1類,都是戴奧辛,DDT...這類的萬年劇毒大咖,突然來個可以一般掩埋處理的小朋友DEHP要排排座。真的很幼稚也。


前面才再扯管理, 現在又開始講毒性, 你要不要檢視一下你所有的文章看看自己發言有沒有邏輯性阿

wen75 wrote:
以前和未來的論文,法規、公文…,都要 第1類 毒化物xxxxx(請看註1)
註1:DEHP除外。


你每篇文都有我看不懂的句子, 就像上面這兩行.....
mega wrote:
scott92820...(恕刪)


反正你的頭腦就是那麼高尚偉大,對不起,我比不上。

我只是說出業界的實際狀況。就算你是台積的供應商或是台積本身也是這樣執行的。

你不相信,對不起,我沒什麼意見。只是這個世界就是這樣。

你要用你的高標準去要求這個世界。

希望你能當上CEO。自己搞一家公司就知道了。

我一直都沒有說錯。當你是新料檢驗的程序是很嚴謹的。但是一但進入到量產或是建立料號後。通常都是看供應商的報告書為依據。台積內部頂多是看一下供應商的報告書有沒有在驗收標準內。有就收,直接上貨上機台。出問題當然是推給供應商。供應商要負責任他的報告書。

如很久以前大家一直說的。消費者對廠商求償。廠商對供應商求償。至於廠商可以對供應商的原料作多少檢驗,說實話很有限。通常是要求供應商送去第三方的實驗室測完給報告。

這個世界的品保就是這樣做的。不管你覺不覺得有沒有格調??有沒有常識??有沒有良心??有沒有邏輯??

對不起,品保目前的遊戲規則還是這樣。不管你的公司多大,都是這樣玩的。

你連台積有些料件沒驗只看報告書就直接上機,這種RULE你都不知道。你還大聲在那邊喊電子業是比食品業還要嚴謹???

我敢保證你的公司出產的產品上,一定有有料件你內部無法完全驗所有的功能,只憑供應商的報告書就直接上到你家的產品上的。而且也無法每個產品每樣功能都驗的。


我突然想到你連自己每天喝的水都沒辦法保證它的清潔度和生菌數,和有沒有重金屬含量,你都不知道。

你還這麼偉大去要求食品廠???

自來水公司說沒問題就沒問題。那不是跟你訴求的是一樣的嗎??



你每天喝下肚子的水你有一樣都自己驗過嗎??

scott9282001 wrote:

反正你的頭腦就是那麼高尚偉大,對不起,我比不上。===>少虎爛,你在台積電做,明明比我公司還難考進去,如果你真的在台積電,我才比不上,薪水也是比不上。

我只是說出業界的實際狀況。就算你是台積的供應商或是台積本身也是這樣執行的。

你不相信,對不起,我沒什麼意見。只是這個世界就是這樣。

你要用你的高標準去要求這個世界。===>你台積電明明比我公司還高標準,你連這都不知,還說自己在台積電?

希望你能當上CEO。自己搞一家公司就知道了。

我一直都沒有說錯。當你是新料檢驗的程序是很嚴謹的。但是一但進入到量產或是建立料號後。通常都是看供應商的報告書為依據。台積內部頂多是看一下供應商的報告書有沒有在驗收標準內。有就收,直接上貨上機台。出問題當然是推給供應商。供應商要負責任他的報告書。

如很久以前大家一直說的。消費者對廠商求償。廠商對供應商求償。至於廠商可以對供應商的原料作多少檢驗,說實話很有限。通常是要求供應商送去第三方的實驗室測完給報告。

這個世界的品保就是這樣做的。不管你覺不覺得有沒有格調??有沒有常識??有沒有良心??有沒有邏輯??

對不起,品保目前的遊戲規則還是這樣。不管你的公司多大,都是這樣玩的。

你連台積有些料件沒驗只看報告書就直接上機,這種RULE你都不知道。你還大聲在那邊喊電子業是比食品業還要嚴謹???

我敢保證你的公司出產的產品上,一定有有料件你內部無法完全驗所有的功能,只憑供應商的報告書就直接上到你家的產品上的。而且也無法每個產品每樣功能都驗的。


我突然想到你連自己每天喝的水都沒辦法保證它的清潔度和生菌數,和有沒有重金屬含量,你都不知道。

你還這麼偉大去要求食品廠???

自來水公司說沒問題就沒問題。那不是跟你訴求的是一樣的嗎??===>以上都是故意亂扯跟本樓主內文主題的觀點完全不同,如果你是理工的,那實在很難相信會有這樣的行為。

你每天喝下肚子的水你有一樣都自己驗過嗎??...(恕刪)


我發文本來的內文主題是這些食品廠自己沒檢驗還要申請國賠,這樣黑心的行為,你想要故意亂扯,我要你沒門,回文請針對樓主發文的主題與邏輯,請勿自hi。

1.要當台積電供應商的程序是很嚴謹的是我提出來的,不是你說提出來的,你之前的言論有讓人感覺得你把你待的台積電供應商的程序是很嚴謹講出來嗎?請勿把我提出來的話,講成是你之前就有告訴大家你待的台積電要打入他的供料商是很難的,雖然你說的在台積電做(還是坐)這只有你自己知道,但為何是我沒在台積電做的人知道要成為台積電供料商比我們公司難太多了,而你卻不提?還是你根本不知?
便宜是打不進台積電的,而我們公司便宜的商品,雖然控制的觸感比貴的差一點但只要符合規格,還是能成為second source,
請你告知,要成為那些想要請求國賠的食品廠要當他們的供料商是需要多嚴謹的檢驗?要合邏輯的話,應比你台積電還要更難,因為食品是吃進肚的,不是用品是食品。

2.這些食品廠出問題後要表達歉意,應該是要告訴大眾他們對於原料商的供料有多少層把關,做了多少檢驗後才會讓對方成為供料商,還可以強調絕對比是其他任何行業更嚴謹,但很抱歉因內部的檢驗流程沒有考慮周詳導致此次的事件,讓消費者恐慌,深感歉意,而不是自己沒檢驗還要申請國賠。你台積電會這麼沒品嗎?

3.食品業請提供完整的供料商提供的檢驗報告,如為上市大廠則應有自己的實驗室檢驗報告,加以證實他們是很重視品管的,此次事件非因品管鬆散所導致。

如果你還有臉亂扯一通,跟我發文的主要論點無關的東西,那你為何可以進入比我公司還難考進去的台積電呢?是有靠山,還是有背景還是你把在台積電坐打成做,還是有台積電做清潔?還是你是考試機器人,其他就這只有你清楚。

4.要講到本來就沒要求要驗塑化劑這點這是跟本樓主發文唯一有關的關點,我不知是不是你提的了,因為回應的人太多,如果是你提的就當回應你,如果不是,那你也不用提了,因為有人提了,我也可以告訴你,單獨的手機電池還有其他二次電池都沒有要求要驗,而且也沒訂檢驗標準,你是電子業的話,那應該知道上市公司的手機電池有沒有驗,還是政府沒有要求要驗就像食品業者所說因為沒有說要驗所以就沒驗,這才跟本樓主發言時的內文有關,請你回答。還有你認為吃下肚的跟用品哪個需要更嚴謹的毒物測試?哪個同樣的毒物吃下去跟摸到哪個會更危險?請你回答。如果手機廠的電池因為沒檢驗而每個手機都爆炸,導致多人顏面受損,結果手機廠出來說政府沒有要求要驗,所以要申請國賠,你認為上市的手機廠自己不驗還想申請國賠這樣合理嗎?請你回答。還有請注意,你可以去問手機廠明明沒有政府沒有要求要驗單獨的手機電池,那他們是不是就不驗了,請問完手機廠後回答。

以上請你回答的跟本人一開始發的內文邏輯相同沒有東扯西扯,本人發文時,你一直都在扯自Hi的文章,也不針對我發文的內文和邏輯,上面請你回應都是與原本原原樓(不是現在被不尊重他人文章,硬點併樓的此樓)內文有關的
tiger3456 wrote:


mega wrote:
看到你寫的文章,就知...(恕刪)

有些電子業名為design house,沒什麼研發能力,買wafer到處找外包代工
一個老闆一個祕書就是一家公司,公司logo隨時可以換
而稍微有些規模但做的是消費性的IC,要求也不會太高,因為給的外包費用也很低
user 使用若當機再阿莎力給保固就好了,便宜就好,反正也用不死人
但有時候例外接到國際大廠訂單,則突然振作起來,高層開始關心,檢視各項認證
實際稽核線上作業與環境,搞得人仰馬翻,最後國際大廠派人來稽核
必須通過認證才能成為合格的外包商,日後的可靠度實驗得每個月定期抽驗,原物料也得控管
不得使用替代品,我記得其他部門的好像都有固定送工研院打光譜,怕成分出問題
要是生產汽車電子的IC,管的又更多
以前比較菜的時候還覺得這些大廠還管真多,連我們有沒有環保也管,線上作業有機溶劑的控管
材料無鉛成份認證都要看很仔細,這又不會讓IC比較耐用,也不是拿來吃的
但久而久之也都視理所當然,大廠就要有大廠的品質

食品業應該要特別注重衛生安全才對,但反而感覺不是這麼一回事
出了事推給外包,怎沒想過外包的品質安全若沒能力把關監督
就急著想要攻占市場搶商機,如何確保消費衛生安全,
利潤至上,根本就沒了企業的道德文化(恕刪)


我一開始在小公司也是不知道這些,哪有什麼品管,
東西設計完能動就行了,哪還會有什麼測試可用的環境溫度,
還有測試會不會當機的情況,反正設計完,產品可以動就是OK的。

到大公司後才知道原來要當大廠的供應商這麼難搞。
因手機電池、二次電池國家沒有規定要驗,外面就一堆黑心電池,但大廠不會因為國家沒有規定要驗就不驗,如果在小公司待久了,自我要求永遠不會提升,因為身邊的協力廠都是一個樣,哪會知道別人是怎麼自我要求的。

無鉛製程!跟功能無關不需要,但到大廠雖然這個功能無關,還是需要。

不過那個小公司跟大公司的性質是不同的,小公司是提供設計,沒有真的從事生產,
所以可能不需要驗料吧
mega wrote:
我發文本來的內文主題...(恕刪)

你還是沒搞清楚狀況..
統一這些廠商是因為沒有檢驗是否有含塑化劑,
食品業再黑心也還沒大膽到完全不檢驗原料,
我以前還在義美工作時,
酪農送生乳來也沒有檢驗過三聚氫氨啊。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可愛小熊 wrote:
不用驗!不可能。採購...(恕刪)

我也覺得不可能,就算有人混水摸魚,出了事就是要賠
至於是誰要出錢,台積自己去想辦法,第一時間他就是要賠客戶
自己找的外包出事自己負責,有本事加倍索回別人也管不著

但現在統一並沒有意願要賠償,裝可憐責任推給別人的速度導是很快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tiger3456 wrote:
我也覺得不可能,就算有人混水摸魚,出了事就是要賠
至於是誰要出錢,台積自己去想辦法,第一時間他就是要賠客戶
自己找的外包出事自己負責,有本事加倍索回別人也管不著

但現在統一並沒有意願要賠償,裝可憐責任推給別人的速度導是很快


以後如果還有類似的事件
通通推給上游就好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