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u8809 wrote:
政府最喜歡逢場作戲,你再看塑毒風暴平息後,廠商會不會繼續"毒"害大家;現在只是非常時期,
廠商及衛生署,互相在演給民眾看而已;朋友在飲料店工作,衛生局抽查...只是隨便看看而已,
簽個名就當作來稽查過了;媒體所拍的店家稽查,才仔細做個樣子.
台灣人很健忘的,如何學習自保比較重要!
選舉人物不是都是在演戲嗎?
只是演得好不好而已
演的好
選票就多
台灣民眾要學會自保
政府靠不住
oldchang1205 wrote:
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恕刪)
wen75 wrote:
我實在很不想暴露,我就在環保署xxx,擔任…什麼工作,用這類的身份來表示權威。
wen75 wrote:
兩岸多少歷史專家,講述近代史: 國父孫中山 領導革命,創立中華民國…。
如果民國建立前後的知識份子,能乘時光機來現代,必然跌破眼鏡。他們認識黃興、楊衢雲、陶成章、袁世凱…
孫文這號人物他們可能還很陌生,這人不是在美國餐館打工嗎?,還有那個"青天白日"民國成立前也從沒見過這東西?
wen75 wrote:
是啦!我不是教授啦,我就說DEHP叫什麼難分解?還差遠的。
立委都被砲蟲成蜂窩了,教授這麼說也可體諒啦。
wen75 wrote:
酒精比DEHP還難分解、危害人體更大,論LD50(口服小鼠致死量),啤酒毒性還比這次最毒的運動飲料(34ppm)還毒1000倍。
第1類,都是戴奧辛,DDT...這類的萬年劇毒大咖,突然來個可以一般掩埋處理的小朋友DEHP要排排座。真的很幼稚也。
wen75 wrote:
以前和未來的論文,法規、公文…,都要 第1類 毒化物xxxxx(請看註1)
註1:DEHP除外。

mega wrote:
scott92820...(恕刪)

scott9282001 wrote:
反正你的頭腦就是那麼高尚偉大,對不起,我比不上。===>少虎爛,你在台積電做,明明比我公司還難考進去,如果你真的在台積電,我才比不上,薪水也是比不上。
我只是說出業界的實際狀況。就算你是台積的供應商或是台積本身也是這樣執行的。
你不相信,對不起,我沒什麼意見。只是這個世界就是這樣。
你要用你的高標準去要求這個世界。===>你台積電明明比我公司還高標準,你連這都不知,還說自己在台積電?
希望你能當上CEO。自己搞一家公司就知道了。
我一直都沒有說錯。當你是新料檢驗的程序是很嚴謹的。但是一但進入到量產或是建立料號後。通常都是看供應商的報告書為依據。台積內部頂多是看一下供應商的報告書有沒有在驗收標準內。有就收,直接上貨上機台。出問題當然是推給供應商。供應商要負責任他的報告書。
如很久以前大家一直說的。消費者對廠商求償。廠商對供應商求償。至於廠商可以對供應商的原料作多少檢驗,說實話很有限。通常是要求供應商送去第三方的實驗室測完給報告。
這個世界的品保就是這樣做的。不管你覺不覺得有沒有格調??有沒有常識??有沒有良心??有沒有邏輯??
對不起,品保目前的遊戲規則還是這樣。不管你的公司多大,都是這樣玩的。
你連台積有些料件沒驗只看報告書就直接上機,這種RULE你都不知道。你還大聲在那邊喊電子業是比食品業還要嚴謹???
我敢保證你的公司出產的產品上,一定有有料件你內部無法完全驗所有的功能,只憑供應商的報告書就直接上到你家的產品上的。而且也無法每個產品每樣功能都驗的。
我突然想到你連自己每天喝的水都沒辦法保證它的清潔度和生菌數,和有沒有重金屬含量,你都不知道。
你還這麼偉大去要求食品廠???
自來水公司說沒問題就沒問題。那不是跟你訴求的是一樣的嗎??===>以上都是故意亂扯跟本樓主內文主題的觀點完全不同,如果你是理工的,那實在很難相信會有這樣的行為。
你每天喝下肚子的水你有一樣都自己驗過嗎??...(恕刪)
這只有你清楚。tiger3456 wrote:
mega wrote:
看到你寫的文章,就知...(恕刪)
有些電子業名為design house,沒什麼研發能力,買wafer到處找外包代工
一個老闆一個祕書就是一家公司,公司logo隨時可以換
而稍微有些規模但做的是消費性的IC,要求也不會太高,因為給的外包費用也很低
user 使用若當機再阿莎力給保固就好了,便宜就好,反正也用不死人
但有時候例外接到國際大廠訂單,則突然振作起來,高層開始關心,檢視各項認證
實際稽核線上作業與環境,搞得人仰馬翻,最後國際大廠派人來稽核
必須通過認證才能成為合格的外包商,日後的可靠度實驗得每個月定期抽驗,原物料也得控管
不得使用替代品,我記得其他部門的好像都有固定送工研院打光譜,怕成分出問題
要是生產汽車電子的IC,管的又更多
以前比較菜的時候還覺得這些大廠還管真多,連我們有沒有環保也管,線上作業有機溶劑的控管
材料無鉛成份認證都要看很仔細,這又不會讓IC比較耐用,也不是拿來吃的
但久而久之也都視理所當然,大廠就要有大廠的品質
食品業應該要特別注重衛生安全才對,但反而感覺不是這麼一回事
出了事推給外包,怎沒想過外包的品質安全若沒能力把關監督
就急著想要攻占市場搶商機,如何確保消費衛生安全,
利潤至上,根本就沒了企業的道德文化(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