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fiwinbt wrote:
如果是真的話, 那為...(恕刪)


之前看到的回覆是因為幾次登月之後發現地球的探索不符合當時的探索價值,
而且成本太高了,
與其如此就把經費使用在探索其他太空的領域上,
譬如作望遠鏡或儀器觀察遠方星系,
或人造衛星及研發太空設備等等。
就好像到今天,美國談到載人登陸火星,
還是有人提出比較起載人登陸火星的龐大經費,
還不如拿來研究其他星系和探索太空。
碉堡苦工 wrote:
1 當時美國發佈阿姆斯壯登月成功,製造美國是強大軍事帝國的表象,在繼原子彈之後又擁有另一種強大的太空技術。


登月跟強大軍事帝國的表像一點都沒關聯吧!只是展像出科技的大幅領先以及壯碩的經濟資本!

蘇聯跟美國的互射衛星上太空就已經可以證明兩國的軍事實力了。

難不成美國希望阿姆斯壯從月球丟一顆月岩然後砸中正在克里姆林宮上廁所的赫魯雪夫?


碉堡苦工 wrote:
7 從美國對阿富汗跟伊拉克的戰爭能力來看,很難相信40年前美國登月成功。


登月的時代背景跟第二次海灣戰爭的時代背景根本不一樣,這樣也能拿來比?

面對伊阿的不對稱作戰沒有必要搬出一些根本就用不上的高科技吧!

世界上目前最屌的戰機猛禽也沒拿去對付伊阿兩國,所以猛禽一點屁用都沒?


碉堡苦工 wrote:
9美國不把錢花在登月球蓋基地進而造福全人類,卻花錢打中東,難道美國真的這麼想做全人類的老鼠屎?


美國又不是慈濟功德會,幹麻要花美國人民的納稅錢來幫其他國家?

美國要當老鼠屎太容易,何必花錢打中東哩!把GPS收回關起來,順便叫微軟讓全世界的電腦都黑頻!

這樣就夠大家瞧的了!而且你明知道是他幹的,偏偏你還拿這屎沒輒。

碉堡苦工 wrote:
先聲明我擁護陰謀論,不管美國有沒有能力登月,因為死無對證,所以重其他面向角度來推敲整件事。...(恕刪)


這位反方代表,你第一句話的立論就完全錯誤了哩~
你確定你是陰謀論支持者嗎?

陰謀論者膽子還沒有那麼"大"到敢宣稱阿波羅計畫中從未登上月球
事實上,在整個阿波羅登月計畫中,除了阿波羅11號完成人類首度登上月球的任務之外
還有阿波羅12、14、15、16、17號也分別成功完成登月任務(其中阿波羅13號在月球上空發生故障,登月失敗,太空探索歷史名言"huston, we have a problem"就是這來的,早些年湯姆漢克也主演過同名電影),
所帶回來的月球岩石、在月面設立的反光鏡、各項實驗數據、發射登陸的數據等等...可不是一句"死無對證"就說得過去的

總計在十二次的阿波羅計畫中,共有六次的成功,十二位太空人登上月球,並獲得了大約382公斤珍貴的月球岩石。

陰謀論者所質疑的,僅在於"阿波羅11號是否真的完成登月任務?"
而您把命題擴大到懷疑美國是否完成登月任務,看在真正的陰謀論者眼中,不免有點...

以下摘錄自第十四期天文館期刊--阿波羅計畫概述(下),文很長,可逕行跳過~~XD~~另也希望此舉可提供陰謀論者提出"更有力"反方證據~~(白話的來說,你們這些陰謀論者不做功課,我來幫你們做吧~~)

***************************************************************************

阿波羅一號 1967.1
進入阿波羅計劃時期,整個飛行模式又有一些變動。為求能夠順利登陸月球,太空艙改以三人駕駛。而榮獲入選參與第一次阿波羅任務的太空人是:指揮官─格斯‧葛里森和駕駛─愛得華‧懷特及羅傑‧查非。

然而,這是一次悲劇性的飛行計劃。為了能夠儘早完成登月計劃,科學家和太空人們雖然花時間作測試,卻總未真正檢查資料。終於,在做最後的全面排演發射時,太空座艙起火爆炸,使得在裡面參與排練的太空人全部燒死。這個令人震驚及悲傷的結果,使得整個計劃的工作人員挫折不已。

在痛定思痛過後檢討飛行設備,才發現太空座艙裡四面都是尼龍材質及易燃物品、接著劑燃燒後會產生劇毒,再加上加壓的純氧,無疑成為一顆威力強大的炸彈。這使的整個阿波羅計劃暫時擱置,決心先改善太空航具的安全性再繼續計劃的進行,而二到六號的計劃也因此取消。

阿波羅七號 1968.10
距離火災發生21 個月後,阿波羅計劃準備好要再試一次。這次的任務是由水星計劃中的老手─華里‧希樂擔任指揮官,及新人華特‧康寧翰和唐‧艾里斯擔任駕駛。而其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要測試阿波羅七號的性能。他們做了十一天的繞地飛行,並且首次在太空船內做了衛星電視的直播。這次的計劃證明了阿波羅太空船改良成功。

阿波羅八號 1968.12
阿波羅七號證實了太空船的可行,但若要能到達更遠的月球,則須擁有極大動力的太空火箭。其實於水星計劃的時代,就在建造這般威力強大的火箭了,它被命名為農神五號。而它的設計使它能夠推舉除本身重量外的50 噸重量至太空,還要攜帶太空船、登月小艇和太空人,及一切旅程所需要的東西。

而此時,距甘乃迪的十年期限只剩二年了,再加上美國中央情報局指出蘇聯打算於1968年底前繞月,這使得美國決定於此次計劃使用只做過兩次飛行測試的農神五號,搶先蘇聯一步。這個決定,無疑是阿波羅計劃中最大膽的一次任務。因為在過去七年的太空飛行中,從未有人曾脫離地球軌道飛行過。阿波羅八號於是成為首次完成載人繞月飛行的計劃。飛行組員們不但偵查了未來著陸的位置,還在衛星直播時唸了一段聖經中創世紀的章節,並首次拍攝了日後聞名於世的「地昇」照片,也就是地球從月平面升起的照片。

阿波羅九號 1969.3
這次的任務,是進行登月艙的第一次太空測試。登月艙裡設置著一個專為登陸月球而設的登月小艇,能否成功的使太空人踏上月球的土地,就全靠它了。因此在這次的任務中,太空人讓別名為蜘蛛號的登月艙與指揮艙橡皮糖號進行為期十日的離合和接合的工作。同時,並試穿第一件擁有獨立維生系統的太空衣。此次的任務證實了太空船的機件能夠勝任軌道上的雙體會合和接合工作。

阿波羅十號 1969.5
阿波羅十號於離開地球軌道不久後,開始進行一項任務─使登月艙與指揮艙分開,然後相互對頂對接。這次任務非常成功,不但奠定了載人登月的基礎,同時還締造一項紀錄,也就是第一次在太空中作彩色電視衛星直播。

阿波羅十一號 1969.7
有鑒於前面許多次太空計劃的準備,這次美國人準備好要登陸月球了。而這次的任務,即是由大家耳熟能詳的太空人尼爾‧阿姆斯壯、艾德溫‧艾德林以及麥克‧柯林斯所執行。

當日,全球人們都在摒息等待歷史性的這一幕,而身為指揮官的阿姆斯壯,最後終於在登月小艇小鷹號平安的降落在寧靜海上六小時後,跨出了他的第一步,也是人類的第一步。至此,人類終於完成了夢想,也證實了人類的潛能無限。而此時,正好是距離甘乃迪的十年期限中的第九年。

艾德林稍後也踏出了他的第一步,並與阿姆斯壯一同鑽取地質樣本、拍照與收集多達21公斤的月球岩石。這次的任務空前的成功,太空人們並把科學實驗的儀器及工具、美國國旗及一面匾額留在月球上,上面刻著:「西元1969 年7 月,人類首次成功登陸月球,我們是為人類和平來此造訪。」作為人類登陸月球的見證。

阿波羅十二號 1969.11
人類登陸月球後,接下來的任務是進行要精準的著陸。登月小艇無畏號安穩且精準的降落在風暴洋上,就離早期任務的測量員三號不遠。太空人們接下來除了收集測量員三號的資訊以帶回地球分析外,並收集月球岩石樣本,同時還展開月震、太陽風流量和磁場等的實驗。

然而於此時,地球上的美國人民對登月計劃已不感興趣了。他們質疑,在失業率升高,貧富不均的狀況下,政府把大筆資金投入太空計劃是否正確。因此,人們轉而寧可收看肥皂劇也不再注意太空時況轉播了。

阿波羅十三號 1970.4
當人們對登月失去興趣轉而收看肥皂劇時,有一件事情發生,而把他們的注意力拉回到在太空的太空人身上了。那就是阿波羅十三號太空船在太空中發生爆炸,太空人性命受到威脅。指揮官吉姆‧羅威和駕駛佛瑞德‧海斯及約翰‧史威格被一聲爆炸性的巨響所震撼到,當下他們即意識到太空船出了問題,並立即回報休士頓指揮中心。太空船被爆炸的威力影響,彈至離地球32 萬公里之處。指揮艙奧德賽號嚴重受損,不但電力不足,氧氣亦持續下降。最後,由地面指揮中心的人員協助之下,他們以登月小艇水瓶號作為救生艇,利用其中的電力點燃推進器,使太空船衝向月球。利用被月球引力的吸引,再加上月球本身自轉的力量,將他們甩回到回地球的軌道上。終於,阿波羅十三號的組員在全球人民的祈禱與祝福下,平安順利的返回地球,結束了這場為期約六天的驚魂記。

阿波羅十四號 1971.1
阿波羅十四號的任務是由美國第一位上太空的太空人─艾倫‧謝波德所領軍。由於內耳平衡系統的毛病終於治好,終於讓謝波德在禁飛六年後,再次擔任飛行員,這令他格外的珍惜。儘管在登陸前頻頻發生機器故障的問題,這仍舊抵擋不了謝波德登月的決心。他們降落再原本阿波羅十三號預定降落的地點,並在上面做了一些科學研究,甚至還在月球上打了一記高爾夫球。謝波德因而被公認為在月球漫步工作時間最長的人。

阿波羅十五號 1971.7
第十五次的阿波羅計劃首度使用載人月面車。太空人駕駛著以四顆電池為動力的月面車,到更遠的地區進行採樣。他們共走了約28 公里,並於亞平寧山哈德利峽谷附近尋找一顆被稱為「創世紀」的月球岩石。科學家認為若能找到月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則能證實月球的實際年齡。只可惜,到此次的任務結束時,仍未能找到這樣的一顆岩石。

阿波羅十六號 1972.4
這次首度以高地作為登陸地點的任務,以往地點則多是選擇於較平坦的月海面上。這次任務降落在笛卡兒高地上,太空人們除了回了登月任務中最巨大的一塊月球岩石之外,還測試了月面車的性能,它創下最高時速17.7 公里的速度。

阿波羅十七號 1972.12
即使之前的任務多麼成功,美國太空總署也不能改變民意潮流。人類登月的熱潮已經退去了,阿波羅十八、十九、二十號的登月任務也只好被取消。意外的,阿波羅十七號竟成了二十世紀人類最後一次的登月。然而,這次任務也不外乎是做一些月球表面的探索,並從月球上帶回珍貴的月球岩石。就在任務結束之際,太空人於登月小艇挑戰者號上留下一面牌匾,上面刻著:「西元1972 年12 月,人類完成第一次月球探索。願我們為和平而來的精神永存在所有人類中。」象徵著阿波羅計畫於此正式終結了。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22/115/1nirn.html

上面的連結是最近美國探月衛星拍的月球畫面和新聞,
裡面可以看到遺留在月球表面當年多次登月的登月小艇。
hb8031 wrote:
我來說一下其中的難度
1. 安全登陸月球-->在無空氣阻力下,摔到月球表面的速度可想而知。如何減速至並安全登陸至月球表面呢?

2.足夠能量再脫離月球重力圈-->無空氣下,也是宇宙無敵難

說真的,即使以現今的技術都未必有把握,何況是40年前
科學理論+實驗都有其嚴謹度才會付諸實現,但未曾做過且超級危險的事竟然一次就OK?-->莫非真有外星人

至於大家都在研究NASA丟出來東西的bug,立足點上就有問題了-->很難有定論
還有統計學的"假設檢定"都出來了,如分析的sample都有問題-->結果必不可信


看完您這兩個論點~讓在下以小小的知識來回答~

針對您的第一點~不曉得您知不知道太空漫步是如何達成的?
在太空中沒有空氣的"阻力"~任何東西受力之後就會直線飛出去~此為"慣性"
太空人在漫步時身上的裝備有各種噴嘴噴出氣體~以控制前進的方向或是"停止"~
回到您的問題~那他們要如何減速~自然是靠著反向噴射來達成減速了~
而且更困難的部份您還沒提到呢~那就是登月艇可還是有繞行月球的慣性~
他們不但要準確算出減速時機及減速多少才能降落在要降落的地方~
不過在下仍然要告訴您~這是做的到的~因為一切發射降落行為全都是靠電腦計算~
除了小動作以外~像是漫步或接合等等靠的是經驗與判斷~

第二點~您剛也提到了無空氣阻力了~而月球引力又比地球小的許多~
又怎麼會因為空氣而變的無敵難呢? 應該是相對容易簡單的~
難道您以為在月球沒翅膀就很難飛? 殊不知地球人要離開地球之所以難~
除了對抗引力以外~還有空氣阻力要對抗~不然發射體的功率就不需要如此大了~
再請問您~在水裡往上跳簡單~還是在空氣裡往上跳簡單?
應該很簡單明確了吧~

再者~舉凡軍隊一定會做訓練~為的是當打仗時能做到迅速反應~準確抗敵~
所以訓練及事前的準備是很重要的~而這麼龐大的機構及這麼偉大的目標~
我想~他們應該會有很多訓練的方式~很多危機處理的應變對策~
很多針對所有會遇上困難的研究~包括月球等等~
另外還有針對流程一再的模擬~所以他們能成功~
以上這些可不是我說了算~諸多電視新聞節目或書籍都曾提過~
因為每次的太空飛行花費非常驚人~所以每個人都想盡量研究模擬各種問題狀況~
畢竟再有錢的國家也禁不起一再的失敗燒錢吧~


至於您提到大家都在研究他們的問題~那就請您提供出您認為有問題的地方~
還有您認為哪些研究有漏洞以致不可信吧~
讓大家可以一起研究跟判斷到底是哪裡不可信~
T_S WJ
【台灣醒報記者李柏勳報導】「這是個懶惰的宇宙。」「因為失重,太空中沒有上下。」國家圖書館與美國在臺協會合辦「New Era of Discovery──星空探索:人與月球」活動,昨晚七點舉行壓軸演講,由2009國際天文年臺灣區總召集人、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孫維新,主講「奇妙的宇宙,瑰麗的星空──從太空探索看宇宙奧秘」,他還以物理現象力駁「登月造假說」,讓民眾聽得津津有味。

演講一開始,孫維新首先提到了科學的進步,許多時候是出自於無私的奉獻精神,也有時候並不如外界所認知的一般光鮮亮麗,例如在1965年,寫下人類首次太空漫步歷史記錄的蘇聯太空人艾力克希.里奧諾夫,當時在還沒掌握一切狀況的情形下就被送出艙外,結果因為太空是真空,相對於太空裝內的氣體壓力差過大,整個太空衣漲得鼓鼓的差點回不了太空艙,最後是在一陣又擠又塞之後才被狼狽地拉回去。

關於近來又屢次登上新聞版面的登月造假說,孫維新也現場播放了一段阿波羅15號組員,在月球表面進行「羽毛與槌子」自由落體實驗的紀錄影片,並反問如果這段影片是在好萊塢假造的,「難不成要整個攝影棚抽真空,導演、攝影師也跟著一起穿太空衣拍戲?」

孫維新指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一般所使用的攝影機,裡面的機油會因為真空而全部漏出來,導致機件無法運作。

演講後,孫維新補充表示,在太空環境底下還可以運作的攝影機,都是經過密封的太空級(space-qualified)設備,所以才能夠在月表正常運作。

-----------------------------------------------
那時的PS可不流行,要造假很難!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那時的PS可不流行,要造假很難!

韓國人:其實太空衣下的真面目,其實是我們韓國人不是美國人
只說白賊七是最會白賊的代表人物,就被刪文了...所以管理員認為正宗最會白賊的人是?...
RFJean wrote:
你先搞清楚狀況不要浪...(恕刪)


你說那個流言終結者那個照片反而助長了流言(因為證明了在地球也可以拍出來的)

好吧就依你那論點

但流言終結那個照片是用小小的模型去拍的
而且只是為了證明拍出這樣的陰影在月球是合理的

但如果上其他的條件呢
在地球拍不拍的出來?

也就是說
如果是要用真人的話用什麼來模擬那麼大的太陽光
而且這個攝影棚還要是真空...


我的部落格,歡迎來坐坐:blog.yam.com/weatherman

yzchen wrote:


你說那個流言終結...(恕刪)


藍幕的技術早在1930年代就發展出來,所以合成的部分我不認為有困難,另外超大的真空腔體也不是沒有,影片中都有,相信在訓練太空人都會用到....

過去有很多幽浮或見鬼的照片,拍攝的人都宣稱這是真的,而質疑的人就會挑毛病指照片哪些地方不合理,這時候有人出來澄清這些照片的拍攝技巧,怎麼拍就可以做出這樣的照片,所以得證幽浮或鬼都是真的...這種邏輯很明顯是錯誤的吧。

同樣的模型套在流言終結者上,很多人都不認為有何不對....
新的照片放了一堆,

仍然信者恆信,不信者恆打嘴砲。

正如某位太空人名言:

「就算真的把他們送去月球,他們也只會以為自己在攝影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