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小熊 wrote:
你愛台中新市政中心
你喜歡就好!
對啊
關你啥事?
可愛小熊 wrote:
是你自己搬別人沒讀過建築史....搞的好像只有你唸過多少建築書...
是你自己沒讀過又愛亂砲人:
"從來沒聽過這種言論 你活了幾百年....."
沒聽過也不會查資料
還好意思說自己家族都做建築
丟人現眼
建築書當然不只我讀過
你當初那篇自曝其短的回應一出來 馬上就有人告訴你可以去查資料了
讀過的人多的很
沒讀過也不可恥
可恥的是 自稱建築人 建築懂得比外行人少 還不知反省
可恥的是 自己說錯死不認錯 只會模糊焦點轉移話題
可愛小熊 wrote:
到頭來是搞" 商設 在職 研究生" 跟 "建築"的關連是.... 自己喜歡!
因為是現代主義格調跟你喜愛 極簡一樣,你愛死了...
我愛不愛這建築跟我唸啥有啥相關?
總比有人想批評卻說不出個所以然好
你可以討厭它 我也可以欣賞它
覺得好看的也不只我一個
覺得難看的也不只你
但是別人不會向你一樣硬凹
也不會向你一樣沒品
可愛小熊 wrote:
所以你不討論隔熱率、省能源率、也不知道他們用哪一種LOW-E玻璃、隔熱率、反射率。有無加裝窗簾..
不討論國際公共建築設計走向。
我幹麻知道
我單純覺得他好看
是某個自曝其短的人硬要說他向商業大樓
硬要說他不該用玻璃省了燈光冷氣開更強
卻又說不出所以然
可愛小熊 wrote:
跟你討論不出一個..."結論"....
因為你連基本資訊都沒有,也不念這科、也不從事這種工作、工作上也可能不是搞這個..
只剩下一本建築史 ......說你翻過
討論隔熱材料你沒數據、也工法,沒廠牌、沒規格。
買台車都要看規格性能。 總不能靠"外觀"就買了!
拿不出數據就說人沒不懂設計、不懂藝術、不懂建築, 你是懂多少
跟一個只看見自己想看的東西
會模糊焦點
會扭曲別人意見的人的確討論不出結果
我沒說別人不懂設計
我說的是你書讀太少還好意思胡說八道不認錯
笑話
不從事建築業就不能覺得他蓋的好看?
只有你這位不讀書的建築世家能發言?
要批評總要言之有物
真的想不出怎麼表達
要說你就是嫌它不順眼都行
偏偏要扯它用玻璃省了燈光冷氣開更強.....結果這種玻璃剛好是隔熱率高的
偏偏要扯他材質像商業大樓
結果隨便舉一些一樣用玻璃帷幕的知名建築給你
你就改口21世紀還用不硬該再搞這個
還扯日本怎樣怎樣
現在給你日本21世紀蓋的用玻璃帷幕的建築
你又開始扯你只是建議有更好材質.....
污賴我說不能批評....我明明就說美感很主觀 每個人可以有不同意見
設計、藝術、建築我是懂得不多
厲害的人多的是.
但是不會像你一樣說錯要還要硬凹
硬要說意見跟你相左的人錯
還故意扭曲別人的意見
我說的出我欣賞它的原因
你說不出你討厭他的原因無所謂
你就說你看不順眼也是一個理由
我也不會反對你的主觀認定
偏偏你要在那邊扯說 巴黎鐵塔沒人批評 這個材質不環保..........
不懂就謙虛
有錯就認錯
不要自稱5字頭還這麼不成熟
先不論新市政中心在設計的美感、形式好不好...他也已經是十幾年前的設計了(設計師當年也還只是個年輕小夥子),就我所知當年林柏榕市長曾經一度想要廢標,不過詳細情況我就不知道了,最後好像是因為廢標要賠償大額金錢所以作罷的樣子?
從以前到現在不論是威權體制的國家(早期的日本、台灣)或是民主共和的國家(美國)他們的政府機關還有金融機構的建築物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讓人看起來很有"權威"很震撼(台灣最為人所知的當然就是台灣總督府),就以台中州廳來說,想像在那個時代州廳的建築樣式是多麼的讓人臣服、信任?
金融機構也是,看看鄰近的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的建築樣式
不過這些由當時的日本建築師操刀、設計的建築物其實也都是師法西洋建築美學在經過日本建築師的修改(換成現在的建築師這麼做可能會被人批四不像)
這些建築會以這種樣式設計的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這種建築物可以獲得當地人民的信任,會覺得是可以依賴的,簡單的說他們會認為州廳長這個樣子是最有能力的政府,銀行長這個樣子是不會倒閉的銀行。
就以這一點來看,台中新市政中心我覺得至少有達到這一點....在他蓋起來之前光看設計圖面、模擬圖,就算想像也沒辦法體會,現在圍籬拆除了,真的在廣場走一圈,就可以想像當年台中市民看台中州廳落成時的那個震撼...
當然現在的人世面見多也見廣了,感受各有不同,但是在建築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尺度",一樣的設計可以因為尺度的改變輕易的變換整棟建築給人的感受,在這一點我覺得新的市政中心至少做到了七成(雖然新市政中心還是不夠用,有一部分的單位沒辦法在新市政中心辦公)
工法、材料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就否定一個建築師的設計,事實上zaha有很多建築是不論哪一個國家都很難蓋出來的,在創意上不能代表甚麼,就算他蓋出來了也不見得是最好的方案,即使蓋不出來也不能說他的設計功力不夠...
雖然一般的建築師都被要求建築設計要充分考慮可行性(可是zaha那些大師不是一般的建築師...)
那些大師級的建築設計出現在台灣建築系的學生評圖上一定會被批得一無是處,搞不好模型還會被砸爛...
至於前陣子有前輩熱烈地在討論新市政大樓帷幕外牆的工法,小弟我剛好手頭上有一本前幾年新市政大樓的審查報告書...裡面是這樣寫的...



裡面提了外牆玻璃形式的四種方案,全都是用low-e玻璃的
其中還提到了這樣的建築外殼要能達到民國91年修訂的建築外殼耗能管制相關法規(以本案為例至少要在72kwh/m2.yr以內)是相當困難的技術
不過我想既然他都蓋出來了想必是已經克服了吧...
jevons_hwan wrote:
事實上zaha有很多建築是不論哪一個國家都很難蓋出來的...(恕刪)
zaha是指解構主義的女建築大師Zaha Hadid 嗎?
我研究所有一堂課的報告跟她相關說...(報告主題是解構主義.)
Zaha Hadid 的建築我個人是認為不適合地狹人稠的台灣
不過畢竟那只是一堂課的報告我個人對建築並不是真的內行.(其實整個解構主義.我報告完還是沒很懂...慚愧)
之前的言論恐怕讓真的有見識的人見笑了....
實在是受不了某位自稱建築世家 卻只會亂放砲 提一些沒見地的荒謬言論(他有些內容已經被刪了.)
忍不住反駁他....
================
jevons_hwan wrote:
以本案為例至少要在72kwh/m2.yr以內...(恕刪)
感謝您提供e-low玻璃隔熱數據(雖然只是最低規範)
不過一直位批評而批評的那位也被停權了
不知道他看不看的到就是
================
最近去了幾次市政大樓
感覺很不錯
晚上還放電影給大眾欣賞
也看到小朋友在那邊學騎單車
.....前面還有人質疑那麼大的廣場很浪費.......
希望將來旁邊工地完工.樹長大 會變得更好.
=================
min0915 wrote:
zaha是指解構主義的女建築大師Zaha Hadid 嗎?.(恕刪)
是的,不過大家習慣稱她為當代的數位建築代表人物~
其實對她 很多建築界的前輩也是褒貶參半,認為他的建築物厲害是厲害在能蓋得出來的人,講難聽一點你隨便揉一團紙丟在地上就可以說那是博物館,只要有人蓋得出來(當然這是大師才有資格講這種話,要是學生也揉一團紙說這是新的總統府一定被打槍打到死)
當然實際上他也運用了很多這個世代才有辦法做到的數位科技演算方法,算是建築史上一個里程碑的人物,有興趣的話荷蘭的NVRDV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們都設計出很多感覺已經超越當代的作品,甚至可以把那些作品當作汽車裡面的概念車來形容,有可能是領先10年的設計....(不過還是一句老話...設計見仁見智...有人就覺得安藤忠雄那樣具有禪意、意境的建築才是未來要走的)
min0915 wrote:
.....前面還有人質疑那麼大的廣場很浪費........(恕刪)
其實我覺得廣場應該還可以設計的更大,現在的廣場頂多就是比新光三越、老虎城大兩三倍吧!?千萬不要被台灣現有的住宅尺度箝制的你的思想,當然也是要因地制宜,不過你可以回想國外建築發展高的國家他們對廣場的定義(我想這個也可以單獨查到)公共場所(尤其是政府機關)的廣場它的作用可不能跟新光三越、老虎城相提並論,就像你說的,她現在會放電影,以後可能會放棒球、有可能辦各式各樣的活動,要能容納來參與活動的市民才對。
就像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也有學者(不要問我是誰,我忘了)說那一段應該是變成完全行人徒步的廣場(當然要搭配許多配套設施)而不是讓車子走在上面,看看羅馬、美國、英國,其實都有很大的廣場(通常還有噴水池)讓市民在其中休憩、散步,很少有國家會在總統府前這麼好的位置開這麼大條的馬路只給車子走。
ps.雖然這當中包含了很多國情、文化、民俗、歷史等因素,需要靠時間還有努力去讓空間合乎人們、甚至自然的需求...該慶幸的是台灣已經有這樣的觀念,只是沒有這樣的力量...但是我相信指日可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