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n4434 wrote:
癌症很可怕, 而且單靠心念是無法治病的...(恕刪)

可以看看李豐醫師的書,她有她的方法,一般人還是遵照醫囑就好。
罹癌期間,她還曾得過三次肺結核,最後一次因為肝中毒,選擇不服藥,
但在隔離病房住了一個月,每天吃飯、睡覺、打坐等,一個月後結核菌不見了,
不藥而癒,的確有的人可以將細菌、癌細胞轉變為佛細胞。
一般人貪瞋癡嚴重,還是乖乖看醫生接受治療,千萬不要亂學!
vu84vu wrote:
可以看看李豐醫師的...(恕刪)


她當初為何要化療? 為何要「調整飲食,吃得健康清淡,甚至練瑜伽數年後,自然而然不再吃肉、蛋、奶製品。..除了瑜伽,她也爬山、慢跑、靜坐,並早早入睡,清晨3、4點即起。」可以直接信淨土宗, 再過那種繁忙的生活呀??

「如果你不得癌症,怎會改變飲食習慣、開始運動,生活一天天變好,變得有品質呢?」

而且, 仔細看李醫師的抗癌歷程, 我們忽略了一項她的優勢, 那就是年紀, 她是二十幾歲就罹癌的, 如果是八十歲才罹癌的, 結局可能就不一樣了!!

佛陀講得好, 一切因緣生, 李醫師之所以能成功抗癌, 是太多因素聚集而來的, 不是單一原因的!!

014.緣起甚深

肌肉男CEO癌末四期 堅持不讓自己像病人

如果你不是肌肉男, 鼻咽癌四期C, 你信什麼都沒用的!!
Peace & Love wrote:



我看大家都有時...(恕刪)
又在故意亂扯了
上次 您說 沒阿羅漢 三淨業
都找經文解釋過了
Peace & Love wrote:
我看大家都有時間啊...(恕刪)

我遵照的是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原理跟腦部的神經元、神經系統有關。

還有潘宗光教授講的: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跟很多大菩薩一起,他將極樂世界的情況變成一個信號傳播出來,在空間裡面傳到我們這裡,空間有的,但是他的頻率是怎麼樣呢?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是“阿彌陀佛”這四個字,那“阿彌陀佛”是聲音,這個聲音有聲音的頻率,那個是釋迦牟尼佛講的,只是講的梵文,我們現在語言是翻譯過來的,無論是英文、普通話,差不多吧,這個頻率差不多,所以我們就要調節自己本身那個頻率——阿彌陀佛這個聲音的頻率,這跟空間裡的那個極樂世界頻率產生感應了,只有我們增加自己吸收頻率的能量,才更容易跟那個能量產生感應。所以沒有衝突的。


楊定一博士講的"開發大腦神經新迴路"





cman4434 wrote:
講佛學可以瞭解佛教...(恕刪)


別人後學不知道,但後學不為辯論而來,只是將所知的藉因緣提出一點不同角度意見,有興趣的修學者就自行探求。本來,不論哪個宗教,有信仰乃至無信仰,都不出"信行人"與"法行人"此二類,通俗一點叫做感性與理性,哈...。
cman4434 wrote:
她當初為何要化療?...(恕刪)

她的治療沒做完喔!最後選擇落跑,因為癌症沒治好,先肝中毒死亡,她自己是病理學醫師,她看得懂數據。

她的癌細胞還掛在脖子上喔!她的演講說她要帶她的癌細胞一起去西方極樂世界...

Peace & Love wrote:
別人後學不知道,但...(恕刪)

學佛有三種,一種是佛教,一種是佛學,一種是佛法。

眾生根性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然後尊重他人的選擇。
vu84vu wrote:

學佛有三種,一種是佛教,一種是佛學,一種是佛法。

眾生根性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然後尊重他人的選擇。


沒錯!! 眾生根性不同!! 有智有鈍, 有空有執 有斷有取 有痴有明!!
小笨賢 wrote:
又在故意亂扯了上次...(恕刪)


抱歉囉...,後學屬於尊重佛教史的一類,無阿羅漢與具三福淨業的理由前面已說過就不再重複。

借此引文一下:

「南無阿彌陀佛」的六字名號,在早先出現的『無量壽經』與『阿彌陀佛經』並沒有,及至後出的『觀無量壽經』始見於經文。尤其是專為下品下生的極惡眾生而設的法門,就是說:

「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會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信:若汝不能念彼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極樂即淨土」的觀念,在中國至鳩摩羅什時止,好像未具體形成,故其所譯的『阿彌陀經』未曾用過「淨土」這一名詞,而距此約二百年後,始見於玄奘所譯的『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這正如藤田博士所指出:並非玄奘所用的梵本有「淨土」這一名詞,而是當時已有「極樂即淨土」的觀念,故用於經題上面。羅什雖然未有「極樂即淨土」的觀念,但早知道「佛國即淨土」,故有很多譯例。諸如『大品般若經』之「淨佛國土」,『維摩經』之 「直心是菩薩淨土」、「若欲得菩薩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等等。至於羅什以前的譯經家,例如:支謙翻譯『維摩經』時,也有 「國土清淨,佛國清淨之行」、「嚴淨佛土」等句,就不見「淨土」二字的用例。

綜上所述,自羅什至玄奘大約二百年間,「極樂即淨土」的觀念逐漸明確,果如此,那麼,這一觀念究竟於何時形成的呢?這可能是曇鸞(四七六─五四二)以後的淨土家了。曇鸞距羅什約百年,當時曇鸞根據上述『觀無量壽經』下品下生的經文與菩提流支翻譯的世親『淨土論』,寫了一本『淨土論註』。這時他將極樂改為淨土,故說: 「易行道謂: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此中「淨土」二字,在『淨土論』

有興趣再自行找找囉...。
Peace & Love 大大深入經藏,很了不起。滿喜歡看您分享的文章。也再附議P大所說,有法師教導,是好的。

最近從老師那邊聽到一些因果的事情,因果真的很可怕!絲毫報應不爽。真的因果找上門的時候(過去生對不起人在先),假如沒有任何的宗教信仰,就要純粹靠自己受報……那是非常辛苦的。信佛教,佛菩薩會幫忙,信何宗教的就有何宗教的教主或天神協助。什麼都不信的就是靠自力;這也非常公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7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