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gabu wrote:
科學家因為一些發現,提出全息宇宙論

可是人家佛經早千年前就說了

哪裡說的,大乘經典,楞嚴經與華嚴經都有說

所以不看大乘經典,損失慘重啊

不可思議,科學還差好遠好遠...


當科學家花費了大量心力證實了某些理論時, 就會發現前面早已站著一個佛學家, 宣稱他們早已到達了...
.
.
.
這個笑話流行很久了!!


vu84vu wrote:
《佛說阿彌陀經》提到「執持名號」,執持誰的名號呢?「阿彌陀佛」。


也有法師說,
當初鳩摩羅什把經題命名為"阿彌陀經",
就已經把「執持名號」的行為放進去了.

照玄奘法師的習慣,
原文寫什麼就怎麼譯,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的原文就不會是《佛說阿彌陀經》,
cman4434 wrote:
當科學家花費了大量...(恕刪)
可惜它不是笑話

科學只能研究有相有現象的,佛早已經把實像說清楚了,包括無相無現象的

所以科學再怎麼玩,都無法脫離

六道,光人道畜生道兩道,科學都忙不完了,鬼神們等著好無奈...
wuman555 wrote:
信佛教,佛菩薩會幫忙...(恕刪)


嗯...,通俗一點說,把佛菩薩所開示的正道落實於生活中面對的人事物,這樣佛菩薩就能幫忙,這是幫忙的條件,而且幫忙以後就算拋棄他們,他們也不會向您討債或報復,還是強迫一定要消費,真正佛心來的喔...。

有兩則故事分享:
故事之一
村裡有個人覺得自己命運崎嶇,生活有種種不如意,感嘆自己名字取得不好,他名字的意思是"悲苦",於是他想,或許改變名字,命運可就此改變,"悲苦"走在路上,有位長者看到他滿臉愁容,上前關心,"悲苦"向這位長者訴苦,請教長者說:您是否認為名字能改變命運呢?長者向他說:前面有人家在辦喪事,你去問問往生者叫什麼名字;喪家附近有位正在乞討的貧人,你順便問他的名字,然後再回來。

"悲苦"到了喪家:請節哀!這時打擾您們很抱歉,不介意的話,可以請您們告訴我這位往生者的名字嗎?喪家:沒關係的,往生者的名字叫做"不死",請問怎麼了嗎?"悲苦":沒事的,祝福"不死"往生善道。

"悲苦"走到一旁找那位正在乞討的貧者說:這位老者,可以請您告訴我您的名字嗎?這位老者說:我的名字是"富貴",你問這個做什麼呢?真是怪人!

"悲苦"回到那位長者身邊,長者微笑的問他:你知道他們的名字了,還覺得改名字可以改變命運嗎?"悲苦"說:"不死"卻死了,"富貴"卻貧窮,我現在明白了。

故事之二
有個村莊旁有棵數百年的大樹,受到許多村民膜拜,村民們口耳相傳,只要夠虔誠,樹神就會滿足所求的願望。村裡有位非常富有的人,年紀已非常大了,唯一的缺憾就是求子不得,他聽過村莊的樹神傳說,但總不願相信,這位富者認為天下絕沒有白吃的午餐。

有天,又有村民向他提起樹神的事,建議他可以向樹神祈求,請樹神賜給他孩子,這位富者暗自想:好,許多人都這樣說,我偏要讓大家知道沒有這樣便宜的事。富者來到樹神前說:我什麼都有了,生活也很快樂,唯一缺憾就是到此年紀仍無孩子,如果您真的靈驗,請賜給我孩子,我將準備豐盛的供品來供養您,如果一年後仍沒有孩子,到時我會放火把樹燒了!

依附在大樹的天人聽聞之後,跑到另一天人那埋怨:世人實在愚痴!以為誰能平白無故賜予他們所求一切,有的人祈求之後努力去做,剛好福報來了,得到他們想得到的,卻以為自己的祈求被應許了,開始口耳相傳,漸漸大家都來祈求,現在遇到這位富者,這棵樹可能要燒成灰燼了!所幸,富者真的在一年內得到孩子,這棵大樹免去被火燒的劫難。

-----我是分隔線-----

對於徬徨、怯弱者,如果算命或改名能因此讓此人改變性格,可能會產生正向幫助,但徬徨、怯弱者,也極可能落入他人宰制,影響自己一生。你認為他是冤親債主,那真的就會是冤親債主,你認為身邊的人都是善因緣,那就是善因緣,行為由意識驅動,對待冤親債主與對待善因緣的態度不一樣,對方能感受你的惡意或善意(除非遲鈍),而有相對或惡或善回應你。若想藉鬼神之力改變,那就捲入鬼神的共業中,屆時只怕難以收拾,弄得精神失常,失去生命都有可能...。善念,惡念,雖是一念間,卻時刻影響自己與他人的生活與生命,這是自己可以抉擇的。
kegabu wrote:
可惜它不是笑話

科學只能研究有相有現象的,佛早已經把實像說清楚了,包括無相無現象的

所以科學再怎麼玩,都無法脫離

六道,光人道畜生道兩道,科學都忙不完了,鬼神們等著好無奈...


哪本經典可以預測明天台股大盤漲跌? 這才是最重要的...你有時間幫我翻一下, 只不過是幾個數字而已, 這麼小的數字應該難不到經典吧!?

不要學投顧老師總在收盤後才在馬後炮:「我早就料到今天會收紅盤, 不能作空, 不能作空, 不能作空, 要講三遍你才聽的懂嗎?」

離明天收盤還有22小時, 讓我們來見證一下佛的智慧吧!!
櫻桃綠 wrote:
首先佛學是講求因果,自作自受,別人無法代替你所做過的因而去承受你應該受的果,連佛都無法,


所以有一四句偈是這樣說到;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餘者,示法性諦令解脫


佛只是教導眾生離苦得樂的方法,成為覺者,而成為覺者需要自己努力於戒定慧三學自證,最終成佛(覺悟)。


謗佛我不知道是否真的會下地獄,畢竟我也尚未修學定功到有神通境地,無法親證,


但是從理上卻可以得知謗佛確實罪業是很大的! 這話怎麼說呢?

佛本身除了智慧(解脫的方法)另外一個重要的就是俱足圓滿的菩提心,

菩提心為何? 願有情眾生究竟離苦得樂而願成佛的心!


說起來菩提心之所以功德與福德無量的原因在於所緣的是無量的有情眾生,所以謗佛罪業也無量大,

這並不是佛要害人,而是法爾如是的道理,

如同入菩薩行論中說到: 頑者如虛空,豈能盡制彼?若息此嗔心,則同滅眾敵。
何需足量革,盡覆此大地?片革墊靴底,即同覆大地。
如是吾不克,盡制諸外敵;唯應伏此心,何勞制其餘?


所以佛不會出現在因緣未具足的的眾生面前,就是不讓眾生對佛造下無量惡業,

所以不是佛的問題,是自己的問題






接續前言,補充一段(菩提道次第廣論)中的斷器三過與依六想中的(於殷重修起療病想)。


於殷重修起療病想者。猶如病者,見若不服醫所配藥,病則不瘥,即便飲服。
於說法師所垂教授,若不修習,亦見不能摧伏貪等,則應殷重而起修習,不應無修,唯愛多積異類文辭,而為究竟。

是亦猶如害重癩疾,手足脫落,若僅習近一二次藥,全無所濟。

我等自從無始,而遭煩惱重病之所逼害,若依教授義僅一二次,非為完足,故於圓具一切道分,應勤勵力,如瀑流水,以觀察慧而正思惟。

如大德月大阿闍黎(讚悔)中云:此中心亦恆愚昧,長時習近重病疴,如具癩者斷手足,依少服藥有何益?



由是於自作病者想,極為切要。
如有此想,餘想皆起。

此若僅是空言,則亦不為除煩惱故。

修教授義,唯樂多聞,猶如病者,求醫師已,而不服藥,若唯愛著所配藥品,病終無脫。

(三摩地王經)云:諸人病已身遭苦,無數年中未暫離,彼因重病久惱故,為療病故亦求醫。彼若數數勤訪求,獲遇黠慧明了醫,醫亦安住其悲愍,教令服用如是藥。
受其珍貴眾良藥,若不服用療病藥,非醫致使非藥過,唯是病者自過失。
如是於此教出家,徧了力根靜慮已,若於修行不精進,不勤現證豈涅槃。
又云:我雖宣說極善法,汝若聞已不實行,如諸病者負藥囊,終不能醫自體病。


(入行論)亦云:此等應身行,唯言說何益,若唯誦藥方,豈益諸病者。

故於殷重修,應當發起療病之想。
言殷重者,謂於善知識教授諸取捨處,如實行持。此復行持,須先了知,知則須聞,聞已了知所有須要,即是行持,故於義,
應隨力能而起行持,是極扼要。


如是亦如(聽聞集)云:設雖有多聞,不善護尸羅,由戒故呵彼,其聞非圓滿。設雖聞寡少,能善護尸羅,由戒故讚彼,其聞為圓滿。

若人既少聞,不善護尸羅,由俱故呵彼,其禁行非圓。若人聞廣博,及善護尸羅,由俱故讚彼,其禁行圓滿。

又云:雖聞善說知心藏,修諸三昧知堅實,若行放逸令粗暴,其聞及知無大義。若喜聖者所說法,身語如之起正行,是等具忍友伴喜,根護得聞知彼岸。


(勸發增上意樂)亦云:謂我失修今何作,歿時凡愚起憂悔,未獲根底極苦惱,此是愛著言說失。
又云:如有處居觀戲場,談說其餘勇士德,自己失壞殷重修,此是愛著言說失。
又云:甘蔗之皮全無實,所喜之味處於內,若人嚼皮故非能,獲得甘蔗精美味。
如其外皮言亦爾,思此中義如其味,故應遠離言說著,常不放逸思惟義。
syntech wrote:
也有法師說,當初鳩...(恕刪)


據日本藤田博士的考究,玄奘法師所用的梵本並沒有"淨土"這一名詞喔...。

「極樂即淨土」的觀念,在中國至鳩摩羅什時止,好像未具體形成,故其所譯的『阿彌陀經』未曾用過「淨土」這一名詞,而距此約二百年後,始見於玄奘所譯的『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這正如藤田博士所指出:並非玄奘所用的梵本有「淨土」這一名詞,而是當時已有「極樂即淨土」的觀念,故用於經題上面。

所以才推論此觀念約在何時期建立。

有點喧賓奪主,後學暫潛水去...,感恩諸位大德法布施,祝福慧增長。

Peace & Love wrote:
據日本藤田博士的考究,玄奘法師所用的梵本並沒有"淨土"這一名詞喔...


我沒有否定你,
我的重點在 念阿彌陀佛名號 上.

有法師認為鳩改了經題的用意在讓後人看了經題就已種下念佛往生的種子

Peace & Love wrote:


據日本藤田博士的...(恕刪)

玄奘譯:
於是西方去此世界,過百千俱胝 那庾多佛土,有佛世界名曰極樂,其 中世尊名無量壽及無量光如來應正等 覺。......又,舍利子!極樂世界淨佛 土中,佛有何緣名無量壽?舍利子! 由彼如來及諸有情壽命無量無數大 劫,由是緣故,彼土如來名無量壽。 舍利子!無量壽佛證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已來,經十大劫。舍利子!何 緣彼佛名無量光?舍利子!由彼如來 恒放無量無邊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

Peace & Love wrote:
村裡有個人覺得自己命運崎嶇,生活有種種不如意,感嘆自己名字取得不好,他名字的意思是"悲苦"


以前人命名有時是用"缺啥補啥".
命中缺水,就補個水字邊的字,
命中缺火,就補個帶"火"形的字

所以他命裡是其實是"不悲不苦".
但他中了"補個悲苦"的魔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7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