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跟18%來個男子漢的公平對決吧!! (目前跟進人數: 2人)


kwiki wrote:
我沒有18%可領, 也不可能有人立法給我年息18%的優惠,
18%政策好不好 有沒有違背公平正義是一回事, 但那是主政者跟立法者的決定,
領18%的人早退休了, 你應該去問是誰決定讓18% 繼續實施的,
今天有18%可領的人會拒絕嗎 ?
退休公務員領18%如果有違社會公平正義,但不代表領18%的人就是不公不義之人,請弄清楚
今天討論的是退休公務員領18%適當嗎? 所以別去批評領18%的人.


我哪裡批評他們了
怪我咧
奇怪了
來一個不懂亂懂的
莫名其妙

IBIZA0408 wrote:
1.勞退舊制有問題, 不是就改了嗎?

2."勞工退休保障, 根本就只有公務員的公保保金一塊 , 為何勞保金不能18% ?? 勞工沒有18%能活命, 公務員沒18%就不能活命?"
當年公務員公保金是因為政府沒錢發, 所以用優惠利息跟公務員交換, 公務員不動本金, 政府就發利息(單利)
當年勞工的勞保金, 有人要求你不能領嗎? 當年的時空環境, 光是把這些錢存在銀行用8%複利滾個15年, 都不只這些錢了
(同樣40萬本金, 8%複利15年本利和1268868, 18%單利只有1080000)
更不要說當年如果是拿去買股票買房子, 這些錢搞不好都滾到幾百萬了

3.本俸為何加倍?因為公務員薪資就是有很高比例的薪水是用津貼在發
勞保跟勞退如果薪水不超過上限, 可是要用全額投保


1. 改18%嗎? 但問題的根本在於高所得替代率, 歐美區域最高80%, 不含保險等, 雖不含保險, 但別忘了, 他們都要繳高額稅率, 而且保費上, 也相對合理, 目前台灣新制, 高所得替代率與舊制差多少? 沒差多少的, 不用騙了

2. 年金與利息要分清楚, 年金是本息依年度攤給, 利息是利息, 本金是本金, 有差別的, 連戰一次領, 1000萬, 18%利息, 180萬, 20年後, 本金還是1000萬, 但月俸的, 不是這麼算的, 一般月俸3萬, 25年退休含公保, 一次領, 可以存入200萬左右, 18%, 約36萬, 每月3萬, 20年後, 領利息720萬, 200萬本金不變

勞工呢? 領個100多萬, 大多數中小企業主的資方, 根本無視道德良知, 政府也放任漠視, 結果呢? 勞工只好在25年內, 自己去存那個720萬退休金, 一出社會的勞工, 每個月就要提2.4萬薪水來存退休金, 那麼25年後, 本金才可能存到720萬, 現在有些大學畢業生, 月薪說不定才2.4萬, 不是嗎?

有些很明顯的事實, 還要辯? 多餘的..

3. 談過去就以過去時機點來談, 不能夠拿現在談過去, 或是拿過去談現在..

若以現在來看, 勞退新制能保障到勞工, 勞保也有所改善, 問題在於稅制, 勞退金是資方要付擔的, 軍公教退休金是納稅義務人繳的稅金來分擔, 為何7成多的稅金都是勞工在繳? 重要的是政府財政赤字問題, 不是要多開源徵收稅目, 不然就要節流, 否則政府財政破產, 大家一毛都不用拿, 管你是軍公教還是勞農漁, 還不是一樣?

但就過去部份來看, 軍公教退休金制度確實是有違社會公平正義的

kshs22 wrote:
我又不是在問大家40年前的事情

以一般論來講, 公務員的薪資水準應該比民間企業好還是差呢?


18%不是過去的事, 是哪時候的事? 你拿現在狀況談過去合不合理, 為何?

若你只是想要吵架, 我不奉陪

謝謝指教
wawalal wrote:
您的假設中提到 勞退的部分同樣假設提撥12% 也就是說雇主6%自行提撥6% 請問如只用6%去算(沒有自願提撥的話)數字如何?? 現今社會應該有很多人薪水是無餘力提撥的


如果提撥6%的話

工作35年算, 勞保年金替代率仍然是54.25%
勞退的部分同樣假設提撥6%, 平均餘命20年,
年保證收益1.1950%, 則替代率為15.19%, 合計69.44%, 每月可拿30623
如果勞退年收益為3.3632%(目前勞退平均收益), 則替代率為28.16, 合計82.41%, 每月可拿36342


不過軍公教人員是強制提撥到上限的

wawalal wrote:
您的假設中提到 勞退的部分同樣假設提撥12% 也就是說雇主6%自行提撥6% 請問如只用6%去算(沒有自願提撥的話)數字如何?? 現今社會應該有很多人薪水是無餘力提撥的


無力提撥的狀況, 在軍公教人員也是會發生的, 往這方向觀察是有問題的..

應該是要問軍公教人員的退場機制, 例如 : 開除, 裁員..等等制機是否健全, 付軍公教人員的稅款來源為何勞工要付擔7成多比例? 軍公教人員獎懲影響力可否納入薪資退休金結構中來鼓勵振奮工作者的態度呢? 軍公教中高階人員薪福不應落後民營企業主內的同階人員, 這部份要調高, 這也能對努力爬升的人員有相對的報償..

我是不贊成以18%來污名化軍公教人員, 因為這是制度面問題, 關中不應該講污不污名問題, 應該要針對制度面來討論公平性, 因為制度面的改革, 他是主導者, 這也正是他在那位子要擔的責任..
道格吐司 wrote:
1. 改18%嗎? 但問題的根本在於高所得替代率, 歐美區域最高80%, 不含保險等, 雖不含保險, 但別忘了, 他們都要繳高額稅率, 而且保費上, 也相對合理, 目前台灣新制, 高所得替代率與舊制差多少? 沒差多少的, 不用騙了


兩次所得替代率本來就差不多, 誰騙你了?
不過跟還沒制訂所得替代率之前比就差很多了

道格吐司 wrote:
2. 年金與利息要分清楚, 年金是本息依年度攤給, 利息是利息, 本金是本金, 有差別的, 連戰一次領, 1000萬, 18%利息, 180萬, 20年後, 本金還是1000萬, 但月俸的, 不是這麼算的, 一般月俸3萬, 25年退休含公保, 一次領, 可以存入200萬左右, 18%, 約36萬, 每月3萬, 20年後, 領利息720萬, 200萬本金不變
勞工呢? 領個100多萬, 大多數中小企業主的資方, 根本無視道德良知, 政府也放任漠視, 結果呢? 勞工只好在25年內, 自己去存那個720萬退休金, 一出社會的勞工, 每個月就要提2.4萬薪水來存退休金, 那麼25年後, 本金才可能存到720萬, 現在有些大學畢業生, 月薪說不定才2.4萬, 不是嗎?
有些很明顯的事實, 還要辯? 多餘的..


你拿一般勞工跟連戰比? 你嘛幫幫忙
要跟連戰比你好歹拿張忠謀這個層級的吧

以75年退休的一般勞工跟公務員來講, 同樣領勞/公保養老金40萬
15年後勞工8%複利可以滾到本利和1268868, 18%單利只有1080000

為什麼75年退休的公務員沒18%可能會活不下去?
因為當年是政府告訴他們, 這筆錢不要領, 存在政府這邊, 政府會給利息的啊
如果當年政府沒這樣告訴他們, 他們大可拿這筆錢出來買股票買房子
以當年時空環境, 不知道賺幾倍了
就算是存定存好了, 75年到85年的定存利率從12%到8%不等, 複利滾下來也比拿18%單利高得多

你還要問為什麼"75年退休的公務員沒18%可能會活不下去?"

道格吐司 wrote:
3. 談過去就以過去時機點來談, 不能夠拿現在談過去, 或是拿過去談現在..
若以現在來看, 勞退新制能保障到勞工, 勞保也有所改善, 問題在於稅制, 勞退金是資方要付擔的, 軍公教退休金是納稅義務人繳的稅金來分擔, 為何7成多的稅金都是勞工在繳? 重要的是政府財政赤字問題, 不是要多開源徵收稅目, 不然就要節流, 否則政府財政破產, 大家一毛都不用拿, 管你是軍公教還是勞農漁, 還不是一樣?
但就過去部份來看, 軍公教退休金制度確實是有違社會公平正義的


現在的勞退跟軍公教退休金都是提撥制, 勞退強制雇主提撥6%, 勞工不強制, 自由選擇0-6%
軍公教則是不管你願不願意, 都提撥到上限

當然, 你要說政府提撥的部分是納稅人繳的錢, 那也是沒錯
不過在提撥制裡頭, 政府的身分不就相當於勞退的雇主?
既然如此, 雇主提撥有甚麼不對嗎?

IBIZA0408 wrote:
如果提撥6%的話

工作35年算, 勞保年金替代率仍然是54.25%
勞退的部分同樣假設提撥6%, 平均餘命20年,
年保證收益1.1950%, 則替代率為15.19%, 合計69.44%, 每月可拿30623
如果勞退年收益為3.3632%(目前勞退平均收益), 則替代率為28.16, 合計82.41%, 每月可拿36342

不過軍公教人員是強制提撥到上限的


以現在政府財政赤字趨勢不改變, 退休金還是最好靠自己, 海外開個戶, 分散分散風險比較好

道格吐司 wrote:
以現在政府財政赤字趨勢不改變, 退休金還是最好靠自己, 海外開個戶, 分散分散風險比較好 XD


+1
IBIZA0408 wrote:
兩次所得替代率本來就差不多, 誰騙你了?


抱歉, 那一段話不是指你, 是指現在有些名嘴拿著18%在那裡騙, 你不覺得很無聊嗎?


IBIZA0408 wrote:

以75年退休的一般勞工跟公務員來講, 同樣領勞/公保養老金40萬

15年後勞工8%複利可以滾到本利和1268868, 18%單利只有1080000

為什麼75年退休的公務員沒18%可能會活不下去?

因為當年是政府告訴他們, 這筆錢不要領, 存在政府這邊, 政府會給利息的啊

如果當年政府沒這樣告訴他們, 他們大可拿這筆錢出來買股票買房子

以當年時空環境, 不知道賺幾倍了


勞工用複利? 公務員領到18%利息也可以轉投資, 不是嗎?

要嘛, 都用複利, 要嘛, 都用單利, 若從民國75年算到現在, 約25年, 近10年利率, 我想你應該知道的, 事實上, 75年退休公務員, 他們依舊是可以拿替代率出來的錢, 存錢買屋的, 要不然怎麼會有一些公務員名下好幾間房子呢? 講到這方面就變成投資, 這與甚職業族群就無關了..

因此要以當時普遍受薪狀況來觀察軍公教與勞工的薪資水平, 畢竟不是每一位勞工都是top one的, 以平均來看, 民國65年以後, 軍公教人員薪資水平就已經超越了勞工(報告上是寫運輸業除外, 我想還有一些路邊夜市類, 但這每件事都要拿個案談就很難談下去了....)

IBIZA0408 wrote:
現在的勞退跟軍公教退休金都是提撥制, 勞退強制雇主提撥6%, 勞工不強制, 自由選擇0-6%
軍公教則是不管你願不願意, 都提撥到上限

對的, 我可能跳太快了, 我意思是說缺不缺錢這擋事, 與職業分類關係不大, 跟個人理財比較有關, 雖然軍公教人員都一定要提撥, 但他們真缺錢時候, 借錢管道比勞工方便很多, 利率也低

因此還是要將個職業的退休金所得替代率, 相互比較, 適度調整, 並當成稅改依據之一, 不過這一切都不敵財團關說, 雖然張董贊成課有錢人的稅, 事實上又太多有錢人是想盡辦法不繳稅, 這才是台灣財政的最大問題

IBIZA0408 wrote:
當然, 你要說政府提撥的部分是納稅人繳的錢, 那也是沒錯
不過在提撥制裡頭, 政府的身分不就相當於勞退的雇主?
既然如此, 雇主提撥有甚麼不對嗎?

這部份沒有問題, 因此我說不該將矛頭指向軍公教人員, 而是在於稅制與所得替代率模式是否符合整體環境, 我想你應該也清楚了, 就藉著與你對談討論, 讓事情比較清楚點, 否則一下子又變成政治立場在對立了..




wawalal wrote:
公務員的薪資水準應該比民間企業差 因為公務員是公僕 僕(公務員)比主(一般人民)領的多 好像怪怪的吧

W大我稍微修改一下你的引言, 方便後面的人閱讀
=======================================

W大的想法, 我想應該很多人認同吧?
不過我個人是持相反意見的啦.....
我認為公務員的薪資跟福利都要比一般企業更好, 頂端公務員的待遇最好比郭董更好也不為過

理由很簡單, 為了吸引社會上的菁英為國服務啊
兩千多年前秦孝公向天下發出求賢令, 承諾如果讓秦國富強了, 獎品是秦國國土的一半!!
於是許多人跑來報名, 最後官最大的叫做商鞅

其實大家賭爛公務員的主要原因, 相信也不是優於一般人的待遇
而是混吃等死的態度, 才真正讓人不爽又嫉妒
於是類似18%, 軍教課稅的問題才會一呼百應得到多數人的認同

但是當軍公教的福利一項項被剝奪, 甚至整體公務員都背上米蟲的罵名之後, 一個惡性循環就開始了....
真正有能力的菁英份子就更不想加入公職, 把機會讓給資質較差, 或是存心混吃等死的人, 然後進一步降低公務員的水準跟操守.... 民眾罵的更兇, 選舉一到剝奪公務員福利的政見又受到支持.... (無限回圈直到政府倒台)

我個人認為公務員的考核標準跟淘汰制度, 才是改革應該有的方向
比如說在上位的人給他極高的薪水, 也給他極高的權力, 績效差的話不給薪水, 犯法的話刑責加倍.... 之類的作法, 逐漸推廣到基層公務員

不過這在現在的台灣, 豈止是狗吠火車
根本就是痴人說夢吧?
台鐵我錯了, 我承認我是奧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