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捷都快瀕臨破產 還蓋輕軌幹嘛?


Dr.Dre wrote:
高捷都快瀕臨破產 還...(恕刪)


那我想新北市應該是錢太多,
可以讓機場捷運延宕虧損2億,
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曲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vitesse wrote:








你前面說『那你知道台北怎能當首都的嗎?是用第一個開城門投降日本人換來的。請問你怎看台北人?』

我就找資料跟你說
1.1894年 巡撫(就是省長)邵友濂正式將省會移至臺北
2.1895年 台灣民主國首都定在台北。

台北當政治中心是在日軍進城之前,我講這麼白你還看不懂!
...(恕刪)


大家都知道台北第一個靠開門投降的,
南部還是要零星反抗,日本人順勢沿用台北當行政中心,
帶種點如果當時劇烈反抗,能有今天嗎?
大家心知肚明,這樣夠白嗎?

kenchu1109 wrote:
大家都知道台北第一個靠開門投降的,
南部還是要零星反抗,日本人順勢沿用台北當行政中心,
帶種點如果當時劇烈反抗,能有今天嗎?
大家心知肚明,這樣夠白嗎?
...(恕刪)


台北開城投降是事實,
但是政治中心清朝就遷到台北也是事實。
不是開城才變首都,你懂不懂?
不要凹了。
光緒二十年(1894年),邵"建議"將台灣省會改台北,當年即暴發甲午戰爭,隔年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
根本沒多久時間,在那之前台北從不是行政中心!
kenchu1109 wrote:
光緒二十年(1894年),邵"建議"將台灣省會改台北,當年即暴發甲午戰爭,隔年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
根本沒多久時間,在那之前台北從不是行政中心!
...(恕刪)


不是建議,是正式遷到台北。


你不喜歡維基的解釋,我再找一個
台灣建省
文中最後面:
一八八七年(光緒十三年)台灣建省。
一八九四年(光緒十七年)正式將省會由台中遷移台北。
vitesse wrote:


"將台灣省會改台北,當年即暴發甲午戰爭,隔年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
根本沒多久時間,在那之前台北從不是行政中心!
...(恕刪)

不是建議,是正式遷到台北。...(恕刪)


不用知會朝廷嗎?這裡歷史沒清楚記載朝廷是否同意,但邵當時建議或說他明訂台北為省會,基本上差不多,反正當時就暴發甲午戰爭,根本沒空管台灣!
之後割讓台灣,邵不想扛責任才交給唐景崧,唐才成立台灣民主國,首都台北,誰知台北很開就開城門投降,所以遷到台南!
之後中南部陸續有抗日行為,日本人方將台北當作行政中心,當時規劃五十萬人的規模建設台北,現在根本都超標了!
後來日本提出大東亞共榮圈,選定高雄做為中心城市,所以高雄路才這麼大,當時的高雄其繁榮成度不輸台北,基礎建設重要設施更是在台北之上!
kenchu1109 wrote:
不用知會朝廷嗎?這裡歷史沒清楚記載朝廷是否同意,但邵當時建議或說他明訂台北為省會,基本上差不多,反正當時就暴發甲午戰爭,根本沒空管台灣!
之後割讓台灣,邵不想扛責任才交給唐景崧,唐才成立台灣民主國,首都台北,誰知台北很開就開城門投降,所以遷到台南!
之後中南部陸續有抗日行為,日本人方將台北當作行政中心,當時規劃五十萬人的規模建設台北,現在根本都超標了!
後來日本提出大東亞共榮圈,選定高雄做為中心城市,所以高雄路才這麼大,當時的高雄其繁榮成度不輸台北,基礎建設重要設施更是在台北之上!
...(恕刪)


1894就遷了,1895年甲午戰爭,我不知道你還要凹什麼?

台灣民主國成立首都也是台北,這跟台北開城投降換首都有什麼關聯?

vitesse wrote:







1894就遷了,1895年甲午戰爭,我不知道你還要凹什麼?

台灣民主國成立首都也是台北,這跟台北開城投降換首都有什麼關聯?

...(恕刪)


那是遇到一個毫無作為的邵友濂,改台北為省會根本沒多久,加上日後開城門換來的繁榮,這種也好意思拿來說嘴說別人縣市如何。

附帶一提,當時台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捲款潛逃,副總統邱逢甲也差不多,台北士紳辜顯榮等人開台北城投誠,之後才又在台南開始民主國,並陸續抗日。

如果當時台南搶先開城門迎日本人,今天台南說不定就是中華民國首都了...
這篇大樓是越來越歪

而且歪的越來越可笑…

居然開始扯到誰先開門先就是首都這種…言論

我很想知道日本人有沒有在攻佔台灣時說

「誰先開門先就當首都喔~不管已建設的程度多少都一樣喔~」


這篇不是明明在講高捷嗎?
有些人可能是首都的社會底層吧!
抑鬱不得志
自卑轉為自大
只能修理其他城市出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