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 : 從明年起唯一台灣生產的 華碩NB 也將轉至大陸生產了 ........

接下來台灣大概只能靠發展觀光了!製造業已經快跑光了~
以後很可能會全面開放大陸人來台觀光!
到時後台灣島上可能大陸人會比台灣人多~

我一值都覺得SONY 不是好例子吧...
消費者滿意度高..品牌知名度高...
你又不是打算把公司賣掉還是要發行公司債
能換成銀子再說吧 那不是MIJ....MIC...之類的問題

學sony應該不是很好我一直都這麼覺得...難度和技術背景都很高
因為畫虎不成反類犬...不是所謂的美學或是包裝..而是產品的內涵和細節
不是長相像書本的notebook或是像竹子一樣的notebook電池關節
那不是什麼竹夢比較像白日夢....當電腦當機的時候科技就一點也不快樂了

得很多獎是很好.而且重視設計絕對是政治正確的路..
但是了解什麼是商品和交易的本質...才是可以跨到下一個級數的事
我認為sony就是下一個級數甚至是下下個級數....我們不是
sony即使財報不好...搖搖欲墜..市場對他還是有期待
產品發展的方向是後天的...先天的技術底子雄厚難取代

其實我們和sony都有一些很像的地方..一但會做一些事之後..就繼續
專注於擅長的事情上...不知道變通就像沸水理的青蛙....

做映像管電視..然後坐看薄型電視的市場起飛然後挨打
只是一個小例子...做一些機器人機器狗還是要做沒有太多人買的起VAIO
是技術的堅持還是傲慢呢
我們呢....代工賺很多錢..然後呢..還是代工
ic設計業做出一顆不錯的chip...上市....然後呢...no more
台灣人才庫很淺...所以不像大株式會社或是大財團的資源充足
產業界想不出新方向.政府在做什麼.那些在基礎教育和科學研究的經費呢..
那些國科會資策會工研院的研究計劃去哪裡了呢
智庫或是研究院在睡覺還是在包裝政績呢

每年都看那個瑞士國際競爭力排名..都以為自己很好..順便貶低一下對岸...
但要去對岸的人就是這麼多..到底看戲的是傻瓜呢還是做戲的是傻瓜呢
[ 像韓國三星,就是以韓國的SONY自許,三星的東西很貴啊,可是東西真的越來越好 ]

可是其實韓國 "三星" 在已開發國家中算是低下品牌,算的上為高階品牌大多都在第三世界的國家
,三星的手機在美國常常是搭配門號的贈品,在東南亞售價大約在6~7千台幣,在香港大約7~9千台幣,來到台灣卻躍身為 " 高級 " 品動輒1萬5千台幣以上,台灣真的被韓國欺負的很可憐,就連在外國都打不進市場的 innosxxxxx,在台灣卻也動輒上萬......
即使到目前為止, 我對台灣的未來還是沒有悲觀到底. 畢竟在"中國買辦"這個獨特的領域, 台灣還是有獨特的不可取代性. 但放回現實的條件, 就是悲觀到底了.

十年來, 我們的政府在兩岸市場沒有做過任何一個對的決策. 今天台商的成就, 都是在政府幫倒忙, 扯後腿的狀況下努力打拼出來的, 但我們仍然失去了大部分的戰略制高點, 放任大陸自行培養台灣的產業敵人.

下一步到底在哪裡? 只要政府想通了, 我們仍然大有可為的, 我們還是必須懷抱著希望.
早買早享受 晚買晚後悔 不買不高興
其實華碩本來就是「台灣組裝」而不是「台灣生產」吧?
大部分的組裝都在大陸,在台灣的其實是最後的最後組裝&品管線吧?
我前公司就是交鐵件給昆山富士康(康准),組裝完後再運回台灣華碩做QC的。
不過那個機種是華碩自家品牌還是華碩代工的我就不知了。

不過,我覺得在哪裡生產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品管吧?
日本公司的品管真的很嚴。
但是台灣人呢?
常常因為「人際關係」所以即使品質不合格,打通電話就可以「特採」解決。
大不了晚上再去喝一攤就解決了。
消費者權利?
「唉幽,這種小地方消費者分不出來的啦~!」

如果這種品管心態不改變,我想在哪裡生產的都一樣吧?
就小弟所知~
目前華碩大多還在台北&龜山生產
塑膠成型,鐵件部份也是台灣廠商
目前只有幾個機種自由品牌及代工製造在大陸!
不過我想會陸續增加在大陸的產量減少台灣產量~



radesu wrote:
其實華碩本來就是「台灣組裝」而不是「台灣生產」吧?
大部分的組裝都在大陸,在台灣的其實是最後的最後組裝&品管線吧?
我前公司就是交鐵件給昆山富士康(康准),組裝完後再運回台灣華碩做QC的。
不過那個機種是華碩自家品牌還是華碩代工的我就不知了。

不過,我覺得在哪裡生產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品管吧?
日本公司的品管真的很嚴。
但是台灣人呢?
常常因為「人際關係」所以即使品質不合格,打通電話就可以「特採」解決。
大不了晚上再去喝一攤就解決了。
消費者權利?
「唉幽,這種小地方消費者分不出來的啦~!」

如果這種品管心態不改變,我想在哪裡生產的都一樣吧?
我也是很支持MIT的...
但是大多數的台灣人不太愛國貨....
這其中當然有很多原因...品質...外型...功能等等的...
當然還有黑暗的政治...
但是,我更不想買MIC的...
看來在不久後MIT這幾個字就看不到了...
唉~

好像只剩華碩的NB是MIT的了吧?
不過看了這個新聞,
明年以後可能就都變成MIC了...

millet83 wrote:
台灣真的很亂
尤其是當您人在國外
只要一上網 看到台灣國內的新聞
除了憂心 還是憂心
想到還是要回去生活
只能說無力

呵呵,台灣的媒體,是最大的亂源之一
人在國外,不要太輕信台灣媒體的唬濫
有空可以問問您信的過的親友的說法
關於發展自有品牌一事,我覺得大家也不需要太悲觀啦!
Sony發展多少年才有今天的地位?連Acer也是摸索、投資多少年之後,才有今天的國際地位?
台灣的Asus、BenQ走向消費市場,發展自有品牌是這幾年的事情(Asus主機板不算),
台灣廠商不像韓國大廠有政府當後盾全力支援,很多韓國民眾也卯起來只用國貨,
台灣廠商的自有品牌之路當然會走得比較辛苦,台灣的消費者在使用國貨的時候,
遇到優良的產品多給廠商鼓勵,碰到問題產品也不吝給廠商批評指教(避免謾罵),
這樣台灣的廠商才會持續的進步,不是嗎?
所以..前兩個月..
我朋友就告訴我..要買Asus nb要趁今年..
因為明年後..大概都..淪陷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