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onscious wrote:不好意思,請問這個趨...(恕刪) 八成是從這邊看來的..http://blog.yam.com/jostar2/category/7134這算是反死刑的有名人士大家有空去那邊看看吧.可留言(但不要只留第一篇文章)
wennew wrote:廢除死刑是趨勢....與其回復死刑不如先研究加重刑期假釋交保門檻提高重大刑案無假釋機會甚至是加強監獄的執行成效 大家不要只看到前半段就在鞭後半段我覺得很贊成不過我也也不贊成死刑倒不是因為趨勢而是讓這些人就這樣一下子死掉有什麼好不如拿來回饋社會..或是說榨乾他們....例如可以拿來當一些人體實驗品像是吃多少三聚氰胺才會致命...藥廠的新藥也可以拿來試試看...
holysimon wrote:很多人未到執行死刑的前一刻是不會怕死的或許是嘴硬、或許是逞強、或許心想18年後又是一條"好漢"所以死刑對某些人是沒作用的但是若知道可能要關一輩子,就是完全沒有機會出獄對這種沒有未來的未來這些人倒是會怕的...(恕刪) 常聽到這種說法。不過各位有沒有想過,這種說法能夠成立的條件是:他已經被關了,而且受到心理或生理的折磨。一個還沒有被關,未體會到痛苦的人,哪能察覺「難道要這樣子度過餘生」的惶恐。還沒被關前,搞不好還覺得「被關一輩子有什麼了不起,關就關啊,不痛又不死人」,這樣如何能達到事前嚇阻的效果?許多人說,刑罰的作用是要教化,讓犯錯者知道錯了,所以重刑是冗贅多餘的。但我想請問,哪個犯罪的人不知道他正在做的事情是錯的?事發前都已經知道是錯了,事發後用另一個方法再告訴他一次「你錯了」,豈不多此一舉!所以我認為,刑罰的目的應該是「嚇阻」,就是「防範犯罪」四個字,關鍵是要讓潛在違法者在事前盤算時就覺得不值得冒這個險。刑罰的「教化作用」,是刑罰發生後才產生。對受罰者而言,教化是在他遭受到刑罰而感到痛苦,逼他潛意識裡主動自願放棄其偏頗主觀(=頑劣),才可能會「主動自省」或「被動受教」。不痛不癢的刑罰,不但無法達到事後教化的效果(沒有痛苦到讓犯罪者願意放棄頑劣而接受教化),事前教化的果效也具有侷限性,僅對「已知過且不為過」的人有效,對於頑劣故意的人是沒啥屁用的(一條漢子天不怕地不怕,天地任我行誰敢攔阻,區區恐嚇說教豈嚇得倒我)。對於即將犯罪者,找到他的人性弱點對症下藥,當然是最好的嚇阻方法。但對於未知且廣泛的潛在重大犯罪可能,恐怕還是只有死刑才能達到「大而廣效」的嚇阻力。新加坡的鞭刑也是不錯。而且執行過程要讓所有人看得到,例如電視新聞實況轉播之類的,效用才能廣泛。例如:看過這個車禍影片(警告:極度血腥,膽小者勿入),會打從心底認同「不要太靠近砂石車」,而且會徹底奉行,看這麼一次所達到的嚇阻效果,比道德勸說一千次還宏大。除了極少數存心尋死的人以外(重大犯罪的原始動機應該也不是尋死吧),誰敢說「死」的嚇阻威力不夠看!這是億萬年演化所存留的生物本能啊!
很多人不怕死,但那都是嘴巴說說,每個要槍決的,都是托進去靶場因為雙腳發軟,死刑怎麼會沒嚇阻力量,只不過缺乏SNG現場連線罷了噴血的地方馬賽克一下,看到的會有不怕的嗎與其把它關在監獄,只是讓他單獨恐懼,倒不如讓他做出最後貢獻讓大家看看殺人就是要償命的下場不執行死刑,那還留死刑在那邊是?? 逼那位法務部長出來解釋一下不簽就下台,別死賴在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