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夜裡亂亂談-孩子教育之我見

其實很無奈,從我小的時候,就常聽到教育的問題

其實很多人重視,也過了幾十年,也是有做修改,經過一堆專家學者討論的產物

但似乎改的不是很理想,換湯不換藥

或許真的有其難度吧

leecc6256 wrote:
小弟大學時代有位朋友...(恕刪)


這就是我說的用最少的時間阿

有人誤解我的意思
撃っていいのは、撃たれる覚悟のある奴だけだ
我上禮拜看新聞挖挖哇

實踐的曲家瑞所長

說他當時在台灣也是被放棄的小孩因為不愛唸書

他說到了美國唸書 他參加 州際舉辦畫畫比賽得第一名

他說走在校園裡面到處都有老師跟他說你好聰明

你畫畫這麼厲害功課也一定不錯

在台灣怎麼可能這樣

我小時後也是畫畫常常得名次

我媽都把我的作品裝框掛在牆上還有獎狀

某次有個太太來我家 看到我那一堆畫畫的獎狀

就跟我母親說 你女兒只有得這種獎喔

因為那位太太的生七個女兒都是醫生老師每個都很會唸書

台灣就是這樣不會尊重每個孩子的長處

只有會唸書才叫好學生

其他地方的長才一律不受重視

甚至還會被恥笑

學校老師頂多是知道我會畫畫

就一直叫我去比賽 從來也沒稱讚過我什麼

只有到後來高中要升學的時候拿了一份美術班學生的推甄報名表給我

叫我去推甄讓我們班上的升學率好看而已

不然我這老師一值都是不喜歡我這學生的

到現在什麼多元入學 學生的才藝要越多越好

到最後其實還是只有造福到家境比較好的孩子

家境不好一台電腦都沒有更別說畫畫 學鋼琴 小提琴了



atina0621 wrote:
台灣就是這樣不會尊重每個孩子的長處

只有會唸書才叫好學生

其他地方的長才一律不受重視


到現在什麼多元入學 學生的才藝要越多越好

到最後其實還是只有造福到家境比較好的孩子

家境不好一台電腦都沒有更別說畫畫 學鋼琴 小提琴了(恕刪)


大大講到重點了
也是小弟一直在強調的

目前的制度就是這樣 而且若是經濟力不夠好
恐怕也無法不接受目前的制度

因此
在現在仍舊是重視學科成績的時候
還是要鼓勵孩子好好的把成績拿到
才是正確的呀
driftersprt wrote:
在此我想先跟各位分享我一個經驗,有一次物理測驗讓我印象很深,該次測驗的最後一題是一個sin弦波的運動方程式,由於該題是運動方程式,所以該圖形在二為座標中的方程式有三個變數,分別是X(橫座標)、Y(縱座標)、t(時間),該題我確確實實花了一些時間分析三個變數,以及其他常數對方程式的影響為何。最後,我只用了高中的三角函數,基本的代數觀念,和高中生波動學裡的質點簡諧運動的概念,很幸運的,我就將該題解出來了。在檢討考卷時,我一直很期待老師討論該題的時刻到來,最後答案公佈出來了,我很開心我的答案跟解答一樣。但是班上許多同學立刻反彈,大聲宣稱講義裡頭都沒有出現,所以那一題應該送分,在我的認知裡那題不應該就這樣送分,結果很不幸的該題送分了。不過事到如今,我依然很高興我當初有那個能力可以解開該題物理,就算該計算題10分並沒有在成績單顯現出來。

然而很多時候我在解題時,經常出現同一題但是我卻用不同的解法來處理(特別是數學)。嚴格說起來,我根本忘記我上次是怎麼解的了,因為我在解題時,我是從零開始思考,而不是回想我在什麼時候做過一樣的題目,當時我用什麼解法...(恕刪)

如果以上說的是真的。希望你一直保持這樣的精神下去。
不只是學業,其實所有的事情都應該要有這樣的精神。
這就是獨立思考。

但我必須跟你說,這樣的思考邏輯,在你日後的生活或學業,工作場合。
你一定會碰到很多釘子。
希望你遇到挫折的時候,不要忘記當時的初衷。
atina0621 wrote:
台灣就是這樣不會尊重每個孩子的長處

只有會唸書才叫好學生

其他地方的長才一律不受重視

甚至還會被恥笑

學校老師頂多是知道我會畫畫

就一直叫我去比賽 從來也沒稱讚過我什麼

只有到後來高中要升學的時候拿了一份美術班學生的推甄報名表給我

叫我去推甄讓我們班上的升學率好看而已

不然我這老師一值都是不喜歡我這學生的

到現在什麼多元入學 學生的才藝要越多越好
...(恕刪)

在法國,你的工作可以叫做『詩人』,你的房租,政府可以幫你付。你可以專心創作。
在台灣,很可能中文系,哲學系,圖書館系,最後都在爭同一份『行政助理』的工作。
但是,在台灣,不管你念什麼科系,最後提到找工作,就傷感情了。

因此在台灣,不管你學什麼,最後那種『功利性的判斷』,一定會出現。
當判斷以功利為導向,那麼創意跟藝術就死了.....


辛苦的打字,只是為了充實資源回收桶的容量~~
能有自己的想法的確很好 ,但若能自己批判一下自己的想法, 那層次更高

>>長期在台灣接受教育,我發現一個我覺得不甚合理的現象-過度重視分數勝過課程內容,並且這個情況可以說>>是無所不在---同理,在台灣的教育環境裡,與其重視孩子成績單上數字的高低,我覺得更應該重視孩子在課程>>裡學了些什麼。

這真是不噓不行 , 漂亮的話誰都會講
什麼 "重要的不是分數 , 而是孩子真的學到了什麼" Brabrabra......
請問 , 你如何知道學生學到了什麼 ?
願聞其詳...

>>當課本上的知識與家長,抑或是補習班有所衝突,我們所要做的是並非一味的否定課本,而是應該深入了解課>>本如此編寫的原因。當然可能的原因太多太多了,容我在此不再冗述。

這段我非常同意
難得學生能有這種想法
一些家長拿高中.大學.研究所.博士後....的知識 , 來斷定 國小.國中.高中 的課程
還美其名不是為了分數....
嘿嘿....

>>因此,在校時讓孩子開心的上課,回家時讓孩子培養自己獨特的興趣。如此一來,孩子不僅可以每天都過得開>>心,更重要的是,孩子將會擁有比成績單上的數字更為重要的東西-俱備獨特的能力與特質。

這太理想化了...
大部分孩子的興趣是上網.看漫畫.自拍貼上無名
許多教授.老師,比較關心家庭教育 , 所以能如此做
但一般的家庭呢???

提倡 12年國教 或 快樂學習 的教授學者
不都很不負責任嗎?
自己家庭教育如此完整優秀 , 自己的孩子聰明乖巧自制力高 , 當然可以這樣搞
其他家庭呢
反正別人的孩子死不完
降低大部分家庭孩子的競爭力
以後自己孩子才能無往不利
看到今天新聞中那個

十二年國教遊行的報導

只想問這些家長一句話

""""若是不用考試就可以入學 建中和在鄉下的高中(從創校到現在從沒出現過台大錄取生) 你要讓你孩子讀哪一所?""""
nansmai wrote:
能力有了,分數自然是...(恕刪)


我有不同的看法
從文章感覺得出來,你認為你就是對的,學校老師就是呆版只會照課本的?

依你的例子
回家鄉,你認為用 go back 和 come back 都可 (姑且不論時態)
請問英文 go back 和 come back 真的都沒有差異嗎?(我是真的不知道)

中文用法 , 若你家在花蓮
你放假回家
你認為用 "回"花蓮 對 , 還是 "去"花蓮 對?

go home?
come home?
ryoma77224 wrote:
這就是我說的用最少的...(恕刪)


我想我沒有誤解,這種例子舉得愈多,愈能顯出速成法的禍害。

做學問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我們應該只會看到一堆少年天才拿到
諾貝爾獎。聰明反被聰明誤,常常就是自以為聰明的下場。
nansmai wrote:
p.s 我是女生 , 不要稱我網兄


水水,誤稱你網兄真的很抱歉,我等等就會修改前文,希望水水不要過於在意。

nansmai wrote:
而我曾經有一個國二學生,問我
我表哥到家鄉度假,翻譯怎麼寫 ; 我答 : My cousin went back to hometown for vacation.
她說:我也這樣寫,結果被扣分, 我:?? 時態沒錯, for vacation 也沒錯,為什麼被扣分?
她:因為老師說課本是 came back to hometown....
我:喔,那是回去, 跟 回來的差別啦,不過你時態對,應該去要一下分數.
她:我不敢啦
我:我看你以後甘脆把課文背起來好了,這句話應該是課本的,寫跟課本一樣,就不會錯了
(以上無奈的對話,是真的)


我也覺得水水是沒有錯的,當然正解也是沒有錯的。認真起來,答案絕對不只這兩種,這也是為什麼大考翻譯必須人工閱卷的原因。不過對於學校老師的教學方式,我就並非完全認同了,在此晚輩絕對沒有否定老師用心的意思。

leecc6256 wrote:
會有這樣的情況?
或許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也或許他的能力本來就不在學校的課業中
那早早出社會去學個技術 或許才是他該走的道理


這種情況當然有的,現役考生除了面臨能力考驗之外,他們還必須面對不能出錯的壓力,而後者壓力真的很大,短短兩三天要在限定時間內回答如此大量的題目,並且不能出錯,這點壓力真的是非常驚人的。因此,你所說的自欺欺人,我覺得過於言重了。

leecc6256 wrote:
小弟大學時代有位朋友...(恕刪)


如你所知,台大為台灣首屈一指的優質學校,其中的學生多半都有非常鮮明的人格特質,這也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強化他們能力的結果。試想如果一個孩子從小讀書就開始試著思考,並了解書中內容,那麼經年累月下來,他的理解力、記憶力絕非常人所及,這也是只抱著書本猛讀硬幹所訓練不到的能力,您說是吧。此外,我從來沒有說過讀書不重要,而是並非唯有一直讀書才有辦法訓練孩子的能力,如同醫生開藥並且交代生活常規,但是病人就只有吃藥,卻完完全全忽視生活常規,如此效果會跟按時吃藥並且遵守生活常規一樣好嗎?我想答案應該淺而易見吧。當然,我並沒有說不用吃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