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台灣病人愛逛醫院之說法,大家認同嗎?

有人提到看診時間長短
老vs有時病人太多
忙到連吃飯時間都沒有
年輕的vs一方面掛號人數較少(通常三十個左右)
另一方面要建立口碑
我先生剛有門診時
曾經花了十五分鐘跟病人解釋(因為病人一直問..他還是很有耐心)
但跟診的老護士等病人出去後
跟我先生說:你不用這樣浪費時間..不然遲早你病人會看不完
小弟我之前在醫院工作過,
有的人,根本是來看名氣的,

例如某某某醫師,或是院長,在外面很有名,有的人還會組團來掛他的號

結果自己功課都沒做,醫師是看什麼科都沒查清楚

資料寫半天,我們還要輸入,問他要掛哪科哪個醫師,他說掛院長

掛好後資料交還給他,他開口問.
..
.
.










院長是看什麼科的????








還有補助身分不符的,大多都是老頭(榮民??)

一般正常人要繳4百多塊,而他老兄以為他的身分是免費
但小姐算了算,他的身分是要繳50塊


就為這50塊拍桌子罵髒話等等,天天都有好幾個




待過醫院就會知道島民的嘴臉是有多爛
認同,當然認同~
但個人對有人喜歡跑到站務區對看不爽的文章檢舉的行為就很不認同了...
mousemouse1212 wrote:
有人提到看診時間長短...(恕刪)


對阿,之前我做的醫院有個新陳代謝科(糖尿病科)的醫師
每次掛號都爆滿,掛到一百多個,不誇張喔

而每個病人都給他解釋很久,據說一個病人要搞半小時.

而醫師都是從早看到半夜

連老婆都幫忙帶便當來診間給他


之後限診30個,更是搶手到翻掉....


當醫師還是順順做,不要出名的好,
出名後等著爆肝吧


且門診爆滿,對同院同科其他醫師也不怎麼公平

搞不好會有人說閒話,因為其他醫師沒能力所以才沒人要看
導致病患少,實質的經驗卻越來越少..

以前我們醫院有時會有個小動作(算嗎??)
就先把A醫師門診設定滿額,有人要看,婉轉說額滿,人家堅持要看
請他自己去門診問醫師,醫師親口跟他說 我有事等等要閃人所以限診已額滿
讓病患主動掛別的醫師
台中小康 wrote:
至於看診量之問題,我...(恕刪)


本來就有實施合理門診量,只不過是針對基層院所,而非醫院。

其實很多人去掛號時,都直接說要拿藥或是說跟拿跟上次一樣的藥,根本就不想再讓醫生診斷。
而醫生也省得再浪費時間去診察。

健保資源的浪費,其實就是從以前留下來的這種不正當看病方式所造成的後果。
只是不知道健保局何時會開始對健保卡高用量的人開始有些作為。
目前有把管制藥品拿太多的病人列出一份清單,把這些名單交給醫療院所,並要醫師注意。
台中小康 wrote:
至於看診量之問題,
我認為應限制每日看診之數量,
以維持看診品質。

如需指定醫師,
就要付出高額之指定醫師費,
以抑制名醫看診量過高致品質不佳之問題。


醫改會的人有點不食人間煙火
現在台灣推這種政策只會換得滿頭包

美國的醫生看病好仔細喔,第一次看一小時,以後每次看15-30分鐘!
對啊,他們第一次收妳兩百美金,以後每次50美金起跳

要限制看診人數可行,但結論就是得提高每次看診的費用
更正確的說,是每次看診給醫生的診療費

假設現在是每天看一百個病人,一個病人收一百
你總不能要人家一天只准看十個病人,每個也只收一百塊吧
那大家都去賣冰了,誰要那麼辛苦讀書幹壓力這麼大的工作

台灣的掛號費就算醫學中心急診也兩三百塊台幣而已
人人都想便宜搶大碗,於是就造成了每個人都一窩蜂鑽名醫門診
然後醫院為了營利也要求醫生看越多人越好
最後大家都抱怨怎麼醫生都沒仔細問診看我只看兩分鐘不到啥爛醫生云云...

謎之音:e04,躺著也中槍
台中小康 wrote:

本人建議改善病人 逛醫院之方案,

首先衛生署醫學倫理委員會與醫師公會全聯會之倫理及紀律委員會,

應規範所屬會員及醫療機構展現醫療的倫理與責任,

請醫師對待病人要符合醫療專業之規範、應詳細問診、充分告知病情、

病歷記載確實、不可枉顧倫理以藥價差高者為開藥取向、不該浮報和虛報醫療費用A健保…。


.....(恕刪)



以上訴諸醫德良心方案雖不切實際,

但也是唯一方法,

因為如果將醫療當作商業行為,

醫師為賺更多的錢,

視病如親之希望就難達成,

惟有擁有強烈醫德使命才可能扭轉現今醫療亂象,

但這可能嗎?????

台中小康 wrote:
以上訴諸醫德良心方案...(恕刪)

醫學系每年都是分數的榜首
WHY
啊就進去畢業之後就等著賺大錢啊(一般大眾想法)
雖然健保之後~比較難賺
但還是相對高收入階層

公費生寧願賠公費都不要去偏遠地區服務
寧願吃藥惡搞身體也不要當兵
都是這個道理

哪天醫生一個月只有三萬的時候~
還會有這麼多人要去唸
我就相信~他們是真的有熱忱要服務病人了
諾基亞西門子 wrote:
醫學系每年都是分數的...
公費生寧願賠公費都不要去偏遠地區服務
寧願吃藥惡搞身體也不要當兵
都是這個道理

(恕刪)


其實周邊的人是沒這情況的
我也不覺得當了2年兵有多吃虧
我要不是當了二代艦的預官
這輩子恐怕都沒機會出海

或許有少數可以鑽漏洞
(就是增肥, 減重, 痛風這類的, 有人增胖到得糖尿病的, 這划得來嗎)
但多數是沒有的
何況公費生照法令就是要下鄉, 不能賠錢了事的
(賠了錢不用下鄉, 但醫師證書衛生署還是不會還你, 你要怎麼加入公會工作?)
而這些下鄉也不是真正的鄉下,
有些科別(一些以前的冷門科, 現在變熱門科)也根本不用下鄉, 可以一直在大醫院
所以目前一般的公費生已經廢除了
改由山地離島公費生取代,
山地離島公費生是不經過聯考的, 和以前的一般公費生不同
他們是由當地遴選出來的, 畢業後一定要回當地工作一段時間
我曾經聽一位職能治療師說過
有些老人家總喜歡把醫院當做"社交場所"
若一天某個人沒報到
其他人就會問"你昨天怎麼沒來"
他們總喜歡沒事就到復健科那邊熱敷啊,推拿啊
還會比較今天誰拿的藥比較多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