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同:免試入學 窮孩子難翻身

大家都不是教育專家,也都用自己的觀點來看免試入學這種政策,

他到底是好是壞,我想當下的學子感觸最深,

一堆只會說別人嘴砲的難道你們就是在教育界工作的人?

我個人是很不看好免試入學,就跟現在七分上大學有什麼兩樣,

要讓畢業變難?這種話聽聽就好,
免試入學最有名的國家應該算是法國吧

幾年在書上看過有關法國的教育

法國的教育算是充分執行免試入學,甚至是免費入學,從小學到大學都一樣,一切費用由政府支出,入校不必考試也不用繳費,全國學校都要走一樣的制度,這種作法徹底落實教育平等

當然政府敢執行這種教育也敢讓年輕學子休想鬼混到畢業,不能做校外考試但校內考試總能做吧

於是校內考試就會變的非常嚴格,尤其是大學的考試非常可怕,四學年下來如果有兩次考試沒有通過的話就會被要求退學,而且退學以後你想考到其他學校時不能再就讀該科系,如A校和B校都有電機系,你如果A校的電機系被刷下來時,你也不能再到B校考電機系。

簡單講法國的學校是"笑著走進去,哭著走出來",尤其高等教育情況更是明顯,雖然嚴格殘酷,但這樣才能培育優秀的人才

想做免試入學我覺得可行,但要做就做狠一點

不過以台灣現況來看還是很難吧

不知道板上有沒有人跟小弟是一樣的情況
小弟1980年次,是當年免試入學實驗班的學生
國中升高中不用考聯考,
沒記錯的話就直接把國中三年的全部的成績做個總分然後按照總分選志願分發,

還記得到了國三那年,學校特別把我們班教室調到學校最角落那棟大樓頂樓最旁邊那間...
大概是怕我們班吵到別班要考聯考的學生吧XD
到了國三下開始進入夏天之前的那幾個月,真的很HAPPY...

不過後來畢業以後到了高中,同班同學裡面也有幾個是免試升學班上來的,
這時候就可以感覺到免試帶來的代價了...
基本上考試的爐主基本班底就是我們這幾個免試升學的...
可是後來大概是我運氣好吧,雖然每次都捧爐,
但是大學聯考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就考的還不錯,
最後考上的是還算聽過名字的私立大學.

現在要我再選一次的話,我應該還是會要念免試升學班吧
感覺沒有了聯考的壓力下,國中生活其實很不錯的.
至少我覺得我國三下那學期過的非常開心!
李家同是個嘴砲王沒錯
完全是士大夫的想法
我覺的最看不起窮人又智育不出色的就是這種人

免試入學才能給窮孩子機會
不要什麼都是智育至上

--------------------

我想您可能有誤解了,

李校長的智育出不出色,您直接GOOGLE就可以一目瞭然,不用我們來評斷。

但是他絕對不是一個『看不起窮人』的人。

您GOOGLE博幼基金會就可以看到他勸募了多少人員及財力投入偏遠地區學生的免費教育(含德智以及智育)。

這絕非您們台面上看到的一些政治人物做得來的。


另外我也認為您所提的『免試入學才能給窮孩子機會,不要什麼都是智育至上』太籠統了。

首先,當然不是智育至上,但是除了社會整體評量與觀感要改變外,請問一下,那些智育不是至上的小孩,您有幫他們『找到另一個除了智育以外的強項嗎』?如果有,那麼這位小孩以後的工作/生活,我想我們都可以放心了。但如果都沒有?那麼,不要怪未來找不到工作,或老板僅給予22K的薪水。

其次,『免試升學』才是給窮小孩機會,我也不認同。不是每個人都給魚就是好的,好的教育體系應該幫忙他們提升能力(教他們釣魚),而不是每個人都發一條魚。當然,這牽涉到很多,特別是教育資源及未來導向等,不是我等普通人員可以主導的。至於『免試升學』等不等同『容易畢業』?望眼台灣的學校,我想真的畢不了業的著實少之又少吧!

我個人的想法是,說李校長是嘴砲王的人,請先自省自己有無如他一般地為台灣教育付出?如果沒有,讓我們少一些嘴砲,多一些付出,出錢或出力都可以,為台灣奉獻一些心力吧!
我個人是不相信,再現有台灣教育未改善的情況下,

我不相信免試入學會是一個好政策,

不用考試就可以有學校念,請問哪個學生會那麼努力向上自發性的唸書,

大家門心自問就知道了,

akitoli wrote:

是誰說做早餐店就不需讀到大學呢??
就是有這種想法認為只有會讀書的人才需要讀到大專院校, 不會讀書的人就去做低階的工作來供養高階的人嗎?
也就是因為這種階級的想法,才會導至現在這種社會莫名的身份認同高低差
做早餐店技術與食品管控運補統計都是一門學問,有啥好去剝奪人家讀大學的權利
每個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就算是種田種花的,裡面用到的技術也可高到博士等級
你吃的每粒飯也都是經過農民精心研究出來的結果,我還常看到有老農民到大學上課找教授討論
還是說認為真正應該讀大學的人做出來的電子產品可以養飽你的肚子???
所以不要再有啥讀到大學了,還去做啥早餐店,每個工作都可能是未來開創大業的機會之窗
等出社會你就知道,學問永無止盡,即使現在錄取率盡90%多,相反我還鼓勵大家要盡量去100%讀大學,
因為這些學問將來才是你開創未來的基礎




中肯!
+1
http://blairsfilm.com/
努力才有回報這點是非常重要的...........18分上大學這種快樂的事情已經證明非常失敗......再來免試升學的方法會有效嗎..............如果重點是讓學生快快樂樂沒有升學壓力的話.......以後畢業找工作才突然面對大壓力..........那還不如讓他們在學生時期就面對競爭的壓力與環境吧。


快樂與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只會讓人怠惰....
如果搞到連大學畢業證書都沒有人瞧得起,像張廢紙一樣,那麼就算所有的人都有機會拿一張大學畢業證書,這張證書拿在手上,還有什麼價值?用盡各種方法,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拿這張廢紙,又是為了什麼?

而真正自律的好學校,用高門檻把人才都挑走了,其他沒有優勢背景的人,真能進得了這些好學校?
不知道要簽什麼的說‧‧‧
njp3ej03 wrote:
蘇德祥說,擴大免試入學採計的在校成績,不只是學科的智育成績,也包含在體育、藝術、工藝等的表現,學生依自己的興趣選擇高中、高職或五專就讀,「喜歡作餐點的學生,何必逼他去訓練奧林匹亞?」

對此,教育部中教司長蘇德祥大力反駁,他認為,考試升學是「智育選才」,擴大免試入學是要解開死讀書的「緊箍咒」,讓學生依興趣、才能適性發展。
...(恕刪)

要加油喔.......

這點在台灣社會的觀念中,短點時間要成氣候........很難。
當木工、泥工、鐵工、建築的父母,因為這些專業工作的環境很辛苦,
都會希望自己的小孩不要做這一行............
所以,才會有一堆應市場需求,盲目"升格"的科大出現....
現在孩子少了,這些沒生意的"科大"又要忙著整併了....
chiang:人願意把15年的青春歲月奉獻給你.......想想自己何德何能啊!
riklin wrote:
快樂與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只會讓人怠惰.......(恕刪)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沒有付出,哪有收穫。

只想先爽爽過日子,要打拼等以後再說,這樣的人格養成,以後忽然要面對人與人或國與國的競爭,大概會像撞牆般的痛苦吧。

要免試入學可以,但學校內的學習考核要非常嚴謹,不行的還是要攔下來。不過這十幾年看下來,大概不會有改變。連技職體系也要這樣搞,再這樣下去,以後連正規技職體系出來的也要考慮一下,22K可能還是高估。
不知道要簽什麼的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