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公路又中斷了,10/26馬:蘇花替,明年一定建

為了讓慈濟,部分觀光業者及西部民眾可以有好山好水可以看,
就請大家忍耐一遇大雨就坍,搶修又曠日費時勞民傷財的蘇花公路吧.



先去找慈濟喬看看,慈濟可是站第一線反對的.
這塊大石頭不搬走,
永遠沒有蘇花高.


這點我是不太認同.
建立蘇花高或是所謂"高速公路等級的替代道路"並不一定會把環境破壞的什麼地步,
但是給民眾一個穩定安全的道路卻是政府應該做的
為什麼花蓮要一條安全回家的路=蘇花高..

蘇花高建在山上,難道就不會有山崩,土石流的問題嗎??

我個人還是覺得,從台鐵下手可能還比較安全,比較好。對環境的衝擊也最低了。
poiu124 wrote:
為什麼花蓮要一條安全回家的路=蘇花高....(恕刪)


是啊
為什麼蘇花高跟花蓮要一條安全回家的路被畫上等號?
因為某人想當山大王,又想借選舉漂白自己
只好這樣催眠、洗腦一些不懂的花蓮人吧

在另篇文章我有提到
有人能保證蓋了蘇花高,就一定不會有問題嗎?
10/5第一波大雨
和仁段整個土石流從山壁上滑落,
橫向填滿蘇花公路還不夠,繼續往下沖到台鐵和仁段
造成蘇花公路、北迴鐵路同時停駛
請問,以高架跟隧道為主的蘇花高,或是蘇花替
有人能保證他的施工品質跟工法,能耐得住這種超豪大雨嗎?

有人會說新的工法不用怕
有人記得前年才剛通車的玉長公路嗎?
這次的大雨也發生走山坍方的狀況
有興趣的可以去問問在地人,這條公路經過的地質狀況
他們寧願走別條路,也不想走玉長公路...
這件事,有媒體報導嗎?
沒有,因為當地居民跟媒體不是人心被收買,就是不敢得罪某人

蘇花沿線地質破碎,橫向空間又不足,
真的要蓋蘇花高,蓋得好嗎?
還是說這只是個讓某人能賺大錢、當山大王的口號呢?
(就像乾隆王朝片中,普道昭要在長江沿岸蓋百里大堤?那可是個永遠填不滿的錢坑啊)

老話一句,
人,該想想怎麼學會跟自然的力量相處,而不是拼了命想蓋水泥建築...
蘇花公路頻中斷 花蓮觀光界促建蘇花高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10/14 20:09"

蘇花公路接連受到芭瑪颱風外圍環流豪雨和東北季風大雨沖刷,頻頻發生坍方中斷的情形,花蓮觀光休閒業界今天發起促建蘇花高速公路聯盟,要求政府速建平安回家的道路。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014/5/1szdr.html
大俠吃香蕉 wrote:
那些居民講的很輕鬆,...(恕刪)


果然是沒看過的人會說的話~老話一句
等你有去過看過再來發言吧~井底之蛙何以言天?

蘇花高已經吵很多很多年了~環評也早就做好
只等上面點頭就可以開始~
不管是不是花蓮人或是不是既得利益者
都有自己的立場和想法
累了~反正蓋或不蓋我都要回家
政府蓋了~我就感恩~不蓋~我就站七個小時的火車回家
僅是如此~無所謂了....
甲家門口的路常常有問題,不是施工、重鋪,甚至是淹水損害

乙就說了,那你不會換個方式回家啊,反正不要開新的路啦!

你家附近的景色這麼美,我有空會去那邊遊憩散心耶!

甲說破了嘴也沒有用,乙就是會幫甲選了很多其他回家的方法,只可惜不是甲要的


有一天乙他家門口的路壞了!急著上網說我家這邊路壞了

害我每天要繞路回家,浪費我多少時間,多出來的時間與燃料成本算誰的啊!

========================================================


相信這簡單的故事,大家都看的懂!

靠觀光不是不能賺錢,但是並不可以只靠觀光賺錢

更不是所有的花蓮人都靠觀光賺錢,簡單的想法雞蛋別放在同一個籃子

相信很多人都懂,只是當事情與自己不是這麼切身相關,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鐵路運輸跟海運運量都夠大

只是台灣這麼小

就像作飛機 登機程序搞一稿 都快比飛機飛的時間長了

所以鐵路海路轉運 花費的時間 算少一點 一小時搞定好了

花東到台北 不過三四小時

這不成比例 所以鐵路貨運才會不吃香
不建的話 財團沒飯吃



有些人又是靠財團過日子的


所以咧 呵呵~



那地方真的有辦法在開發建大工程了嗎 呵呵
Ailio wrote:
鐵路運輸跟海運運量都...(恕刪)

現在有一個盲點就是,部分人認為"安全的路=蘇花高"。
就像西部一堆人認為不需要蓋捷運,自己開車、騎車比較方便。
要他們不騎車、不開車、多走幾步路好像要他們的命一樣。
但公路所採用的工法、汙染、資源消耗,一般來說對環境、對都市的破壞較大。

但就是有人放不下當下所享有的便利。
說穿了,其實就是人的劣根性"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my216005 wrote:
現在有一個盲點就是,部分人認為"安全的路=蘇花高"。
就像西部一堆人認為不需要蓋捷運,自己開車、騎車比較方便。
要他們不騎車、不開車、多走幾步路好像要他們的命一樣。
但公路所採用的工法、汙染、資源消耗,一般來說對於環境的破壞較大。

但就是有人放不下當下所享有的便利。
說穿了,其實就是人的劣根性"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所以..你去哪都是走路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