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映像~之前在這間買菸~不知道是不是水貨~因為抽起來像是在抽對岸的煙那種感覺~~就打電話到菸商的服務專線說我要求換貨~他來就拿起一根抽~就說~這條我帶回去~給你一條新的!然後那個人就開著小得利卡消失在我眼前了!
就是改不掉 wrote:萬客隆是被政府政策打倒的。在當時的時空背景,政府為了保護千千萬萬的零售商,萬客隆只能以〝倉庫〞的名義設置在工業區,禁止零售,只能整箱或大包裝賣給公司行號(要公司行號才能辦卡)。印象中在板橋與中和交界處(現今的環球購物中心那裡),曾經有〝萬客隆〞。強度關山,做最後一搏,好像開張沒幾天就被政府強制停業了。 沒錯,那時政府把量販業歸類為倉儲業,所以依法只能設立在工業區,不能在商業區設立,等候來其他量販業進來,政府開方可以在商業區設立時,已經無力再起了。
yvmp4 wrote:補充:1.萬客隆設立審查之初(全台大賣場只此一家),政府接到許多抗議請願事件,理由是萬客隆與"民"爭利,小商家會因此倒光云云。因此只准設置在乙種工業區內,還要對會員身分加以限制,而且抓得很嚴。2.由於萬客隆一直管制很嚴,所以小商家也沒倒,禁令漸漸鬆綁,因此後來新設立的大賣場漸漸搶得最佳位置與條件,最後萬客隆只能淪落敬陪末座地位3.經營團隊內部其他問題,直接間接也影響萬客隆生機。很懷念超低溫冷凍肉類區,要穿防寒夾克進入選購的那段日子 請問以前政策的關係那可以告政府賠償嗎?
herb16899 wrote:萬客隆的定位跟當時政...(恕刪) 正解!當年的萬客隆可是盛況空前, 內湖以前有一間, 根據門口空地的地主之前表示, 光靠租地給萬客隆提供停車位給客戶就月收入百萬以上....萬客隆的問題, 主要是卡在法令與營業項目~~當初是會員制, 但是會員必須以公司名義去申請會員卡由於當初對量販業的管理沒有經驗, 加上有不少同質性業者眼紅, 因此不斷有抗議萬客隆沒有強制要求會員出示會員卡的制度....因此萬客隆在很賺錢的情況下, 敗給了相關管理法令...所以黯然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