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三十歲"年輕人"的感想

carssus wrote:
新竹市票選為幸福城市,不知道是拿哪些標準來衡量?
)


因為有一個竹科,所以讓人認為是高貴、消費高、環境也不錯
我大約是兩年前就想買房子,那時房價正值高峰(金融風暴前),實在是買不起。在去年三月底時如然突發奇想,如果記錄某租房買屋網站的供房數,是否可以看出房屋供應量與房價的關係。於是從去年三月底每周開始記錄網站上幾個主要縣市的供屋量,看看社會氛圍與實際供屋量是否有差異。


這個方法不是很完美,至紹我知道的有兩個問題,
1. 網站是否有代表性? 這邊我選樂屋網,主要是數字好登記,這邊也假設要買賣房子的都知道這網站,假裝網站的市占率是很穩定的
2. 房屋重複登記的問題? 我看過好幾個房子都是一屋重複登記,只是標題不同。但是我認為這只是代表房子賣不出去,屋主或是房仲業需要一再登錄

在登記的過程中,以2008/3/30為基準(基數100),選北市、桃園縣市、新竹縣市、台中縣市及高雄縣市來登記。
到今年1/18的紀錄,看得出來供屋量一直在提升,台北市1/18供屋量為去年3/30的1.24倍,台中市為1.68倍,桃園縣市為1.46倍,新竹縣市為2.37倍,高雄縣市為2.46倍。

這邊看到的社會氛圍是房價不斷飆高,到處都在炒房子,雖然我的記錄方式會有屋主房仲重複登錄的問題,但是長期看來只是房子賣不掉。台灣最近幾年的人均收入並沒有一直在成長,還有負成長,但是房價一直創新高,到底是誰在炒作? 這邊的趨勢中,房價與供屋量的背離也越來越厲害,相信供屋量在不減的話,泡沫只是越接近破滅的邊緣,到時候我相信人民政府都不好過。因為就算你買到低房價,但是低迷的社會氣氛也會讓你快樂不起來。




順道一提,我也比了幾個縣市的售屋租屋比例,

台北市 1.4(售屋/租屋)
桃園縣市 1.6
新竹縣市 0.32
台中市 4.8
高雄市 4.1

看出來哪裡不一樣嗎? 工商越發達的地方,投資客越多,尤其是新竹一大堆人買房是用來租的。你工作做得要死,卻都貢獻給投資客.....

說真的,我們的年輕一輩,我真的不知道他們的未來在哪裡
ahlfsri wrote:
說真的,我們的年輕一輩,我真的不知道他們的未來在哪裡


趁年輕趕快去報考軍公教
不然找個田僑的女兒也可以
ahlfsri wrote:
我大約是兩年前就想買...(恕刪)


好認真~感謝你的資訊:D
菊花台 wrote:
的確樓主的想法有很多...(恕刪)


下午若有所思就突然po文發起牢騷,現在又有點覺得自己庸人自擾。
我應該是忌妒有錢人,但快不快樂是自己本身的意念,我盡量讓自己不要當個錢奴。
Facebook做過海綿寶寶的心理測驗,結果是蟹老闆。雖然沒那麼小氣但我覺得蠻準的。
我想還是乖乖的依爸媽及女友的意見,雖然買貴,但房還是有基本價值。
感謝各位的建議,希望各位新年賺大錢!! XD

微甜汽泡酒 wrote:
小弟現在也30
剛在...(恕刪)


+1~無力感破表,對未來很茫然,只能過著過一天算一天的日子了,話說回來汐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1/3都在下雨,看著下不停的雨覺得未來更茫然了
ahlfsri wrote:
這邊看到的社會氛圍是房價不斷飆高,到處都在炒房子,雖然我的記錄方式會有屋主房仲重複登錄的問題,但是長期看來只是房子賣不掉。台灣最近幾年的人均收入並沒有一直在成長,還有負成長,但是房價一直創新高,到底是誰在炒作? 這邊的趨勢中,房價與供屋量的背離也越來越厲害,相信供屋量在不減的話,泡沫只是越接近破滅的邊緣,到時候我相信人民政府都不好過。因為就算你買到低房價,但是低迷的社會氣氛也會讓你快樂不起來。


順道一提,我也比了幾個縣市的售屋租屋比例,

台北市 1.4(售屋/租屋)
桃園縣市 1.6
新竹縣市 0.32
台中市 4.8
高雄市 4.1

看出來哪裡不一樣嗎? 工商越發達的地方,投資客越多,尤其是新竹一大堆人買房是用來租的。你工作做得要死,卻都貢獻給投資客.....

說真的,我們的年輕一輩,我真的不知道他們的未來在哪裡...(恕刪)


好文~可惜我不能加分....!!

當初剛退伍~就被抓去買樓....幸好~現在貸款剩2位數w
看了(逢甲夜市-人肉沙包)

連找女友的想法都不敢多想一點點,月薪2.9W,工作兩年,定位也不清楚,說是系統負責人卻又輪值~

聽一位前輩說,兩年多如果沒有辦法得到長官的肯定,遲早都是要被弄走的!

最近空降一位大廠的前輩,看來真的是要離開了!

不過不想那麼多~反正還年輕還可以多看一點!

買房~現在被炒太高,如果有成家的打算可以考慮看看,不過還是要先做好功課,不要怕煩!

多比較

一定會有優惠又符合自己的房子!

加油
自己個人觀念 房貸是個人理財生涯最大的一顆不定時炸彈

最大的威脅來自經濟衰退之下爆發的大裁員潮 後續房屋被銀行法拍

能力夠的話 自備資金越早踏入有錢人競局的房市和股市的兩大遊戲之下

離有錢的夢想會越近 相對的 如果是利用政府低率房貸購屋

加入的可能就是未來不定機率的悲慘境遇遊戲 沒錢的話

租屋肯定比購屋還好 遇上經濟大蕭條 至少可以縮減支出

不必要背上房貸淪落成銀行眼中幫忙打工的終生屋奴 !

carssus wrote:
...(恕刪)...
我家在台北,在新竹上班租套房,本來想慢慢存錢買個房子,到目前我有些錢能買,剩下用銀行貸款慢慢還,但是目前看到房價一直上漲,一直不忍下手。
...(恕刪)...

您看到的是台北還是新竹

- - -

30 歲左右的"年輕人"們

似乎沒有人會買『國宅』

但有時候算一算

400 萬不到,買正 3 房含車位
怎麼算小弟都覺得住 20 年很划算

如果決定在某社區買下去了,要有在那個社區 ( 附近 ) 一住就是 10 年、20 年的打算
那是把孩子從 1 歲拉拔到 20 歲上大學的打算

我不知道我們的父母是怎麼樣、這樣算過來的

而要到『當成父母』的時候
才會學到這樣要該怎麼打算吧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