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 沒人知道, 我說的也只是假設. 為何我會假設, 我提出以下幾個論點
1. 鴻海之所以現在能不斷壯大營業額, 用的一招就是比便宜. 這個比便宜很多甚至是虧本在做. 當然他搶到單啦.
那你會問, 如果虧本做, 鴻海怎麼可能會有盈餘? 這問題業界很多人都在談論.
大家在猜測, 鴻海家大業大, 財務數字遊戲不是我們能懂得. 甚至是否從股票數字上獲利更不知道了
2. 如果鴻海用超低價搶標, 試問, 你要不退出這個市場, 你要不就乖乖被吃掉.
所以我才會假設, 鴻海掛了. 這樣的生態會不會好一點? 也許客戶被養壞胃口了, 說不定都被對岸搶走也不一定?
3. 鴻海併吞/侵略同行的手法很多都知道吧? 這樣的惡性競爭, 讓整個台灣的電子慘業如此淒慘
當然以上都是我的假設, 當然鴻海還是不要掛掉比較好, 因為客戶只能接受降價不能接受漲價
當鴻海把價錢殺到這的低的時候, 這市場就爛了. 如果鴻海掛了, 這利益大概就被對岸搶去了. 我也不希望對岸如此壯大
鴻海對於台灣或是整個電子產業, 真的有如飲鶴止渴~~~
虎班喵喵 wrote:
我如果有一家與鴻海相同產品的小公司,他倒了,這就是我狀大的契機
...(恕刪)
你真的太天真的..能做代工的都不會是小公司
你以為鴻海做的是家庭代工嗎?
比如一台 NB 備料成本是1萬塊台幣
如果這個單子有100萬台, 那就是1WX100W = 100億
小公司有能力先拿出100億去買原料?
這還只是物料成本,還不包含廠房,機器,人事..等
代工毛利很低,量衝不夠大,是不可能賺錢的
這也是為什麼做NB或3C產品代工的公司資本額都很大
口袋不夠深,光備料成本就把自己壓垮了...
我們再假設,十家小公司等於一家鴻海的產能
你覺得APPLE會把單子分散給這10家小公司嗎?
答案是不可能的,因為十家的生產品質不同,無法掌控
,本來一組人盯一家代工廠,現在有十家,你覺得 APPLE
會花十組人力去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