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kyhihi wrote:
26k 工資在香港, 以初做幾年事的人來說真的不算低, 我也算半個專業人士...
但我想表達的是,即使像我一樣, 應在頭5-10%收入的人群中,仍很難應付開支
或者跟台灣的一般人比生活質素,還是比不上...
更難想像拿7-8k的人怎生活.....
就是第三世界國家式生活.....
26k 肯定無資格輪居屋, 連夾屋都無...
但也肯定買唔起私人樓(或者買一層很細很舊的私樓, 用15-20k 去供)
我仍跟屋企人住
,...(恕刪)
如果以專業人士嚟計,26K當然就系唔多啦~~~
但系每一個地方,都有佢嘅生活特色,我想用特色嚟講系相對較貼切嘅
事關社會福利分配問題
好似另一張講到GDP同CPI嘅貼一樣,好多嘢都系“相對”而言
香港就系一個CPI相對較高嘅地方,高收入維持高費用,所以啲錢唔見使
而臺灣,我同朋友講起食方面,單系呢一方面,就大陸沿海地區,好多同樣嘅嘢就會比臺灣要貴,個中原因有好多……
所以,我諗,其它地方畀到樓主嘅感覺系有所唔同,或好或差。只有活在其中嘅人,先至知道自己算系過得好定唔好。。。。。
私人屋苑,得罪講句唔系樓主呢種剛出社會工作3~4年,收入唔算高嘅人士可以買得起,大陸人嘅一句話,“買了房子成了房奴”。。。。
不過,如果唔想住公屋又想改變生活環境,就要考慮市區以外嘅地方啦~~好似新界、元朗、其它離島嘅地方~~~只系現實問題,你會考慮到嗰啲地方咩?(對於我嚟講,好似離島嗰啲地方系唔差咖)因為系一個系時間浪費嘅問題、一個系交通成本嘅問題,所以變得唔現實。
其實接受得到,住公屋都唔系噤大問題啫,同屋企人住我想比自己一個人住要好,系一種家嘅溫馨,呢種嘢買唔到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