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mpshous wrote:
以前三版六幅現在是一...(恕刪)


可能廣告商太喜歡商周了吧,逼布的以只好犧牲COCO先生的插畫版
話說,商周有時候頁數未免也太少了點
有時候又多,是有特別原因嗎?

呼保義宋江 wrote:


商業周刊常有令人...(恕刪)


有這種板喔,抱歉我對商周訂閱年限還屬於2等兵狀態,
部過麻辣話題其實只要用點心,我想要找應該不是問題
不然網路上怎麼那麼多正義使者呢

Steven Beal wrote:

就台灣的商業書籍種...(恕刪)

Steven Beal wrote:

七年在軍中來講階級算不小了喔,真羨慕版主這麼早就接觸
我是最近才接觸的,看完商周我對事情看法有所不同,也了解些內幕<是商周寫的喔>閱讀習慣改變也不錯,至少能多接觸別的雜誌或是世界在報導什麼
我想讀感更不一樣吧
eugenelin wrote:
說實話,除了翻譯經濟...(恕刪)

前輩比商周更了解一些產業動態,對於了解內情會說報導不實吧,對於我們這些讀者只能看一頁想一夜了,的確跟不認識的人聊商周裡的內容,會讓人對你有一番尊重的感覺,但對高手有時候我是被教導更詳細
,每個人解釋看法不同,我尊重大家的聲音有討論才會有進步


nofreedom wrote:

我訂了不少年

...(恕刪)

前輩別想太多啦,鬼扯也好亂講也好,不喜歡就別看
退訂沒關係,你住哪若台南有需要我可以先給你看
結論:商周培養出一群很會反省與假裝思考,但卻依然過著不好的日子的讀者
,有些人可能不會這麼認為吧,老實講商周讓我學習很多,也讓我了解很多資訊
記得之前ALIVE報導的美食有尖叫梨子咖啡的,看到那篇我馬上帶我女朋友去吃
,雖然不是很棒,但我女朋友他吃完很開心,我認為我這就是賺到
賺與不賺,是看個人有的賺到錢,有的賺到友情





smewmao wrote:

這就是我今年退訂的...(恕刪)

世界經理文摘,好像不錯看的,多謝分享

nofreedom wrote:


我現在都只看bl...(恕刪)

那也不錯,至少訊息接收都是差不多的吧


eugenelin wrote:

BLG煮的味道,有時候太迷人了
,我有時候也會看
HBR,小弟沒看過呢,在這小弟見識到很多新的文物名詞
感謝你

完全同意,有的部...(恕刪)

王正隆 wrote:
複製成功人士的模式是...(恕刪)


板大指的是筆者與讀者的互動。

其實我有另一種方式:有任何直接寫信給作者(或到作者的blog留言)。我已經一年沒跟嚴長壽先生通信(動手寫信的那一種)了,只要你有心,這世紀比上世紀的通訊更寬廣與方便,任何人都可以透過六個人(現在可能變4~5人)的連繫聯絡到。

看許多網友執意在介紹食宿的篇幅多在北部居多,然,站在自稱是《商業》的雜誌,也定位在市場導向為主,哪裡有市場,哪裡就著墨。再說,99元的商週本位在商業金融最後是人文和生活(近年才加重份量,廣告也是...),除此之外,地域之近而行方便之利也是原因。商週都會定期的出刊雜誌中的某一頁,供讀者寫好小卡(問卷調查→客戶地區、年齡層,所好等等),而在貼補幾塊錢(回郵郵資)就送書(我拿過《慢活》《思考的技術》),收到的資料,便決定日後的主題。《商週雜誌》決非一天成功,也是經好多次調整才有如此的成績(業績)。說不一定到了南部銷量到了一定水準,商週或許會幫大家報導或介紹意想不到的題目也不一定。

以上,相信這大家都知道...

我多言了。

瞬仔 wrote:
板大指的是筆者與讀者...(恕刪)

原來前輩還有跟亞都總裁通過信啊,那真是種奇妙的經驗
那一次我在書店看到,你可以不一樣心裡被他莫名一陣感動
可惜他太忙了,南部的行程好像很少
,我也有看過何飛鵬最新的書
裡面描述著商周創辦的艱苦,我想商周成功絕非一夕吧
Steven Beal wrote:
就台灣的商業書籍種類...(恕刪)



請問一下~網路上哪裡有免費的電子刊物?
是RSS的那一種嗎?
大大可以推薦一下有哪些blog嗎??...
我商周也剛沒續定~~
eugenelin wrote:
完全同意,有的部落客文章精度勝過雜誌數倍,只要這個人夠聰明,他的主觀也相對精闢,另外這種人通常都會用客觀數據佐證論述,往往我看雜誌和部落客,部落客還客觀些...

可惜的是部落客有產量的限制,往往好文章要隔段時間才看得到,儘管如此我還是寧願看部落客的,有時你有想法也可以去和作者互動,比雜誌好多了
王正隆 wrote:
複製成功人士的模式是...(恕刪)


抬轎文可以思考產生興趣?不要一肚子火就不錯了
自從我看到某些文章內容描寫的是我自己專業領域認識的人事物,但描述內容卻跟業界人士認知大有不同
傻眼的是居然幫他寫兩次專訪..............
自此之後我就對商周的專業度就有所懷疑了



恩恩恩0422 wrote:
大大可以推薦一下有哪...(恕刪)


小弟忠實讀的先推兩個:意識型態咖啡,經謀濟略(個人味比較重,改過很多名字了,這是最update版本)他們產量算比較固定的


黑喬老大 wrote:
自從我看到某些文章內容描寫的是我自己專業領域認識的人事物,但描述內容卻跟業界人士認知大有不同
傻眼的是居然幫他寫兩次專訪..............


同感,
早期看了商周很多年,
但四、五年前愈看愈覺得商周的調子改變了,
當然,
追求生存迎合市場口味是不得不為,
但對我來說,
商周已經由一本值得花時間看,看完會想,想完會保留的資料,
變成可以不必花時間看的真正"雜誌"。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有這種轉變,
一般的資訊雜誌還會保留個壹年,
但,當我發現上個星期才到的商周已經被我毫不考慮的拿去資源回收的時候,
就不必再訂閱了。
~~婚逃賣卵蛋 兵能波賣卵蛋~~
我之前也常看商周,但會挑主題買(現在回想一下,好像80%的機率會買)

不過後來就很少買了...原因如下:
1. 很多主題都有預設立場來報導,所以會一面倒來敘述它們要的方向,佐證資料也是。
例如,要歌頌某某產業的前途無量,就寫一堆正面的事情,以及正面的資料來佐證。好支持他們(編輯)的想法與主體。不是很客觀公正的呈現。(報喜不報憂)

2. 很多事情,只有表面的點到為止,分析部分比較少。一開始看有幫助,可是後來看多了,就覺得幫助自己成長很有限。

拍些照片,好留下我曾經存在這個世界的證據。 http://smem.no-ip.com/blog/
黑喬老大 wrote:
抬轎文可以思考產生興...(恕刪)

願意把你所知道的分享嗎

eugenelin wrote:


小弟忠實讀的先推...(恕刪)

來去閱讀看看

超級不行者 wrote:



同感,
早期看...(恕刪)

不會占空間又可以換錢不錯呢

Marty wrote:
我之前也常看商周,但...(恕刪)

每個人的觀點 都是有所不同,謝謝你分享你的想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