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ser1777 wrote:大學學了一堆東西.....(恕刪) 小朋友,套句前輩給我們的一句老話,不是沒有用、是你現在的位階還用不到資深工程師隨便算個結構物的自然振動頻率就用得到工數了,如果你還是個在幫人家算樓地板面積、點磁磚數的基層工程師,當然用不到啦
事事留心皆學問,所有科目都很重要吧!輕易貶低自己不熟悉的領域,這是很糟的思維。歷史地理不重要?看看我們的橋樑道路做得多醜?就是因為過去工程單位只有技術,缺乏社會科目的陶養,盲目加狠心,就這樣把生活環境給扼殺了。同樣是結構技師,怎麼英國的 Norman Foster 能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專業?例如德國國會大廈改建一案,他把民眾參與、自然天光、歷史背景融入工程科技,賦予國會殿堂新的意義,而不只是另一個消化預算的工程案。沒有其他領域的涵養,這個傑作可以做得出來嗎?好像在台灣談房子,通常只聽到這個答案: 「Location!Location!Location!」,價錢以外的東西沒人在乎。不是那些不重要,而是許多人缺乏考慮和討論那些東西的思維能力。所以究竟是不重要,還是不擅長?我常說我們不缺乏超級頭腦,而是缺乏偉大的心靈。超級頭腦通常能製造超級災難,偉大的心靈才能使各種文明和諧成長。每一門學問剛開始都像一顆種子,只要留心灌溉,它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發芽。之後它會長成救你一命的籐蔓,還是害你踩空的腐木,就看你的心田怎麼培育啦!